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瘟疫极简史

中国人对瘟疫并不陌生。早在殷墟甲骨文已有“虫”、“蛊”、“疟疾”及灭虫的记载。古代中医常用“大疫”、“天行”、“时疫”等表示疾病的流行,认为灾疫多与天运及地域环境有关。

我国最早记载疫病流行是公元前674年的霍乱病,至鸦片战争,共发生瘟疫不少于500次。《汉书》17次;《后汉书》18次;《三国志》16次;《晋书》40次;《宋书》50余次; ⋯ ⋯ 《唐书》16次;《明史》23 次(其他书籍统计有64次)、《清史稿》100多次。其间疫情流行有三次高峰。第一次是汉末三国时期。第二是两宋时期。第三次是明清时期。

第一次:汉末三国动荡不安,大疫频发是诱因。

汉末三国之际(公元2—3世纪)是中国极为动荡不安时代之一。引起社会动荡因素很多,不一而足。除众所周知的连年混战之外,大疫频发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东汉安帝至三国末期150多年间,有32个年份出现疫情,平均不到5年一次。其中又以安帝时期(约2.5年1次)、灵帝时期(约2.6年1次)、建安末期(2年1次)、曹魏初期(1年1次)和孙吴后期(1年1次)最为频繁。瘟疫出现区域极为广泛,从黄河中下游的洛阳(东汉京师、魏京都)、南阳、宛、许等中原地区,到长江中下游的荆州、九江、庐江、合肥,再到长江以南的建业(吴京都)、会稽,甚至远在西北的陇右地区都先后有疫情发生。

故事一:赤壁之战,不是诸葛借东风,是天意。

建安十三年,曹魏和孙吴暴发赤壁战争。曹军败归,损失惨重。通常认为曹军赤壁之败原因有三:第一,曹军远来疲敝,缺乏休整和适应环境的过程。第二,曹军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第三,荆州新附之兵,不能尽心于曹军。然而,除以上三个因素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瘟疫。据《三国志·魏书》载“(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又《三国志·蜀书》载:“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三国志·吴书》也有类似记载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由此可见,瘟疫和饥饿也是曹军战败的重要因素。裴松之也曾云:“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天实为之,岂人事哉?”

故事二:建安七子,五子染疫而亡。

东汉末年,文坛享有盛誉的莫过于“建安七子”。“建安七子”除了孔融被杀、阮瑀早逝外。其余“五子”——即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都于建安二十二年逝世。据«三国志·王粲传»记载: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随魏军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曹丕在《与吴质书》中云:“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何可言邪!”建安文学中以“三曹”父子与“建安七子”为中坚,建安七子的离逝对当时邺下文人集团和建安文学是个巨大损失。

故事三:道教应运而生。

汉灵帝中平元年(170年),张角以太平道为号召发动起义,旬日之间,天下响应。自灵帝建宁二年(169年)至光和五年(182年)短短13年间,就发生大疫5次。连年的瘟疫,百姓苦不堪言。张角创立太平道:“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太平道的教义能给人民带来心理上的慰藉和寄托,迎合了民众的需求。十余年间,信徒达数十万,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太平道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宗教之一,是我国道教的早期组织。

第二次:两宋繁盛而多疫,公共卫生防御初步建立。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瘟疫频发的时期,也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治并取得显著成效时期。据《宋代重大疫情年表与史料》统计,北宋境内约发生149次重大疫情,南宋境内约发生144次重大疫情,合计约293次。此外,辽、夏、金、蒙古、吐蕃地区约发生l8次疫情,部分疫病在宋辽、宋金、宋蒙等边境,对双方边民造成很大影响。

两宋共320年,平均1.03年出现一次瘟疫。瘟疫共涉及现在十多个省份,占到宋朝疆域的大半部分。总体特征是南方比北方多,东部比西部多,涉及最多省份是浙江省。另外一显著特征是发生在都城——北宋开封、南宋临安的瘟疫次数多。宋代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重大转变时代,不仅文学、艺术、科学最为繁盛,医学上也达到了一个顶峰,被称为是“中国文艺复兴时期”。宋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疫情防治体系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当时政府采取了积极医学、经济和政治等措施,建立了公共卫生防御体系,对疫情开展了积极有效的防治。

特征一:政府重视,社会民众积极参与。

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皇帝对疫情态度,决定了政府防治疫情各项措施。宋代皇帝和政府对疫情的认识经历了“上天垂佑”“自然灾害”和“疾疫过后,盗贼必起”的过程,将疫灾视为“四大灾害”之首。在皇帝的重视下,宋代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到社会民众都积极开展了疫病的预防与救治工作。

特征二:采取医学、经济、政治等防治措施,建立公共卫生防治体系。

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比较完备,设立有翰林医官院,掌“供奉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之事”。还设有太医院、惠民局、方剂局、药局等专门机构,主管政府医学教育和药材经营。瘟疫流行时,这些机构调派官吏,到民间散发药品,治疗疾病。地方官吏则亲临疫区指挥,调动各种力量,积极救治。具体采取措施如下:建立病坊,隔离病人,防止传染。派医诊治,发放药物,救治患者。发放钱粮,施散粥食,赈济病民。收集名方,撰写医书,宣传医学知识。打击巫术,控制巫医,推广医药。清理河道,保护水源,改善城市环境卫生。

第三次高峰:明清人口剧增,瘟疫爆发频次增加。

明清后,中国开始进入世界交往体系。天花、鼠疫、霍乱、性病等从国外传入,大规模的疫病流行。明代1368-1644年,共277年,共发生了75场大的疫情,平均3.6年一场大疫。清代1636-1912年,共276年,仅《清史稿》记载疫情100余次,平均2.76年一次疫情。史料显示,中国历史各时代的瘟疫频次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尤其在明代中后期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剧增,这一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

故事一:明朝,一个被瘟疫灭亡的王朝

明万历年间,政府赋役越来越重。随之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频繁。后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万历八年,大同鼠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万历十年,鼠疫传到相邻河北宣化地区。这里是军卫密集的军事重镇,“秋至城,巷染户绝”。冬传至北京,后传至南方。疫区死亡人数占总人口40%。崇祯六年,华北鼠疫再次流行。此次爆发点仍是山西。天行瘟疫,朝发夕死。崇祯十四年,鼠疫再次传入北京。据清档案记载:京师瘟疫大作,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明史纪事本末》中说:京师内外城堞凡十五万四千有奇,京营兵疫,其精锐又太监选去。以至于北京城墙上,平均三个垛口才一个羸弱的士兵守卫。北京城,是不攻而克。

故事二:中医瘟疫学派形成。

温疫学说的形成以吴又可《温疫论》(1642年成书)的问世为标志。创立这一学说的医家首推吴又可,推崇者有杨栗山、余师愚、戴天章、刘奎等,他们组成的中医学术派别就是后世所说的温疫学派。温疫学派认为疫病大多是热证,寒证很少,故瘟疫又称温疫。伤寒是感受四时不正之气所得,而温疫是感受异气或杂气、疠气、戾气,或偶荒旱潦疵疠烟瘴之毒气所得。他们的学说构成了中医疫病学的主要内容。

明清时期瘟疫频发,间接促进了中医瘟疫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清代瘟疫学说的建立,标志着有2000多年发展历程的中医热病学说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与自然做斗争的战斗民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在疫情的斗争中,我们从没有被打败!这次,我们也必将迎来春暖花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医疗水平比现代差很多,一旦暴发大规模疫情,他们如何自救?
当瘟疫来临,华夏先民们都会做些什么?看看中国古代“战疫”史
《人类与瘟疫》 | 白环
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瘟疫暴发在哪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最长疫情持续51年,人口减少五分之四,很多名人死于这场瘟疫
建安二十二年冬,一批名士染疫而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