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里的楹联

作者系北京华樾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

作者

张晓冰

楹联产生于五代时期的桃符,自宋代开始挂、贴于建筑物的楹柱之上,始称“楹联”。元明时期,虽然创作楹联的作者渐渐增多,但是并没有多少好作品留传下来。至清代康乾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楹联这一文学形式开始繁荣起来,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红楼梦》里的诗词,让我们领略到全书洋溢的诗情画意,而读《红楼梦》里的楹联,则让我们在诗情画意中触摸到与《红楼梦》成书时代共贯同条的文化脉络。

《红楼梦》产生于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康乾盛世,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的鼎盛时代。活跃在乾嘉时期的文化大家梁章钜在其著作《楹联丛话》“自序”中说:“我朝圣学相嬗,念典日新,凡殿廷庙宇之间,各有御联悬挂。恭值翠华临莅,辄荷宸题;宠锡臣工,屡承吉语。天章稠叠,不啻云烂星陈。”可见楹联在当时的确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楹联作为这一时代显性的文化元素,便自然而然地充分地反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

《红楼梦》楹联一共51幅,其中前八十回36幅,后四十回15幅。梁先生《楹联丛话》把楹联分为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挽词、集句等类型。《红楼梦》中的楹联,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传统话本小说中贯用的“回末联”和作者直抒胸意的评论感叹联,也就是对句,这样一类楹联有16幅。另一类我称之为实用联,有20幅,即悬挂、镌刻、张贴在建筑物楹柱、房屋大门两旁和室内的对联,这一类对联往往与匾额相配,或称横批。横批有的是建筑物名称,遥则是题写的匾额。梁先生所说的应制联、庙祀联、廨宇联和胜迹联,都属于此。红楼楹联中没有挽联和寿联,也无集句联。需要说明的是,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原著,其楹联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水平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因而本文不作分析。

第一类,回末联和作者感叹联。这一类楹联是传统小说常用的形式。而《红楼梦》中这类楹联,在艺术表现和修辞效果上远胜于其他作品。

有的是书中人物所撰,如贾雨村苦于生不逢时,难展抱负,抑天长叹而吟诵的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第一回)。

有的是作者正面对故事情节的感叹,如第六回写凤姐资助刘姥姥二十两银子,伏线千里,为后来刘姥姥救巧姐埋下伏笔,所以这一回在回末作者直书一联:“得易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第七回写宝玉邀秦钟到贾府家塾读书,后来引发顽童大闹学堂,作者也直接撰联评述:“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

有的是作者对书中人物赞叹有加,用对联点明全书主题,如第十三回凤姐协理宁国府:“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有的则为小说的场面气势和生动情节所感动而直接发表评论,第十八回,元妃命将大观园“天仙宝境”四个大字,换成“省亲别墅”四字,作者感叹大观园的壮观气势在回末撰联:“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第二类,实用类联,共有20幅。也分为三种类型。

(一)廨宇联。所谓“廨宇”,是指官僚所住舍馆。这类联在内容上应制颂圣,为祖先歌功颂德,同时也呈现格言警句。分三个板块中:

第一板块,荣宁两府中的楹联。共有五处楹联,有一种威风凛凛,气势森森之感,让人看到后即对贾府顿生敬意。

(1)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正内室大堂上挂赤金九龙青地大匾,斗大三个字“荣禧堂”,一副对联,乌木联牌镶着錾金字迹:“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是:“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2)第五回,贾宝玉在宁国府上房看到一联后很反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第五十三回,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面悬一匾,写着“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两边有一副长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4)贾府宗祠院内,抱厦前面悬一块九龙金匾,“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5)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慎终追远”。傍边一副对联:“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宁荣。”俱是御笔。

第二板块,太墟幻境廨宇联(第五回)。这里是神仙住的地方,有4幅楹联,仿佛把读者也跟宝玉一起带到了太墟幻境虚无缥缈的仙境。

(1)贾宝玉在梦中,忽见前面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太虚幻境”四大字,两边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2)转过牌坊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着四个大字,“孽海情天”。也有一副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3)“孽海情天”宫内有“薄命司”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4)仙宫房内一联:“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第三板块,1联,元妃题大观园正殿联:第十八回:元妃命笔砚伺候,亲拂罗笺,题大观园正殿匾额:“顾恩思义”,对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颂圣通过在这里的一幅楹联得到体现。

第四板块,贾府个人房舍楹联,2幅:看到楹联,你便可以领悟到房子主人的品格。

(1)第五回,秦可卿卧室,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幅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2)大观园内贾探春住处秋爽斋房内,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二)胜迹类,即风景名胜,主要集中在大观园(第十七回、十八回)。大观园是人造园林,如果仅仅只有绿树花影,流水园田和楼宇亭榭,那么,这样的园林就毫无生气,没有灵魂,就如贾政说得那样,“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所以,曹雪芹对于大观园的匾额与楹联的题撰非常重视,在第十七回、十八回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写楹联与匾额的题写。

大观园胜迹类楹联共有7处,其中4联为贾宝玉撰,藕香榭一联并没说明谁是作者。

(1)沁芳亭:“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2)有凤来仪:“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3)稻香村:“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4)蘅芷清芬:“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另有两门客为蘅芜院所题联:“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5)第三十八回,藕香榭:“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

学习掌握楹联知识,除了要掌握诗词格律一样的平仄对仗、音韵修辞等基本规则之外,因为楹联是用毛笔书写的文字艺术品,所以还应该具备欣赏书法艺术的基本素质。贾探春秋爽斋房内的对联就说是颜真卿的墨迹。《红楼梦》中大量的诗词韵文,对于我们也许并不重要,但是借此学习掌握一点,对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还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楹联在今天还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比如,今天,旅行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方式。当我们走进一座城市,一所宾馆,一处景点的时候,都能看到装饰精美的楹联与匾额。同时,楹联里面隐藏的历史典故,楹联创作的修辞表达,也会让我们陶醉其中。

再如,今天的楹联文化已经深入到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婚丧喜事,佳节庆典,离不开楹联营造的氛围。在工作中,单位的会议布置、娱乐联欢、开张庆典等等活动,也常常用请文化名家撰联,请书法名家书写楹联,以此来彰显企业的繁荣面貌和文化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里的书法
故宫楹联匾额欣赏
匾额才情共争辉——《红楼梦》中的"匾额"
品红 | 大观园内的芳墨乾坤
孟宝跃:论《红楼梦》《儒林外史》中书法文化差异
【原创】《红楼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