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秀教师必备的能力:故事力、交响力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提出了著名的“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

分别是“三感”——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

以及“三力”——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

“故事力”,是王珏老师的文章中经常提到的

——老师需要把知识变成故事(对文科老师、理科老师均适用),

让学生在故事中产生关注、融入情境、自发思考、获得启示。

会讲故事的老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更容易让学生爱上学习。

很多优秀老师都在采用“故事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公众号中已经有很多故事教学的相关案例,如:

知识太难、百讲不懂?讲个故事、做个类比,立马搞定!——以python中for、while为例

好老师,必须要会讲故事!——国际关系学院储殷讲“舌头与牙齿”的故事,让学生认同国家战略

好老师必须会讲故事!——施一公:一个线虫实验,4篇SCI

用“故事化”策略,轻松记住15种消费税

听“最牛思政教师”金一南讲故事,无不叹服!

故事教学法,为什么能吸引学生?为什么能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首先,这是“故事”本身独特的魅力!

与冷冰冰的知识、以及某些书上的教条不同,

故事的主角,只能是人(即使是童话,也是“拟”的“人”)!

人物,有命运!

人类,可以不关心知识,但决不会不关心“命运”!

因为,别人的“命运”

——比如,某个人在某个地方摔断一条腿,

——再比如,马云真的是非常成功

会为我们自己提供“启示”

——比如,我们就别去那个地方了,

——再比如,马云一说话,甭管说什么,都会引起人们的天然关注!

人,对他人的、乃至全人类的“命运”的关注,

是与生俱来的!

——因为本质上,这是对他自己的“命运”的关注!

而在故事中,

主人公面临着什么样的现状,

他们如何想改变这种现状,

经过了多少挑战、多少挫折,

最终才改变了命运、或实现了理想,

在编剧专业中,以上所述被称为“通用故事框架”,

即所有故事,都如出一辙!

——想想古今中外的小说《西游记》、《哈姆雷特》、《射雕英雄传》,

以及基于小说的电视剧《甄嬛传》、电影《战狼》等等

哪个故事不符合这个框架呢?!

在这样的故事中,

由于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

读者、听众、观众会不由自主地代入自己,

产生了“感同身受”的人类普遍情感!

——当读者,能够理解主人公的处境、性格、心态时,

当读者,能够跟故事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时,

当读者,能够主动为主人公着想、替主人公着急或高兴时,

一切故事中的结论,都是顺理成章、很容易理解的!

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的“情感”也完全是内生性的!

当然,故事除了营造一个吸引学生关注、产生代入感的“情境”外,

要想通过故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还必须要借助于故事的另外一个特性:

——类比

在丹尼尔平克的“三感三力”中,有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词——交响力

其实,就是教师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类比”的能力!

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美国3M公司拥有各个领域的很多专利,研究人员对这些专利进行分类统计,想知道哪种人才的专利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最大。

结果显示,“专才”和“通才”的成绩差不多,但都不是最好的,成绩最好的是“全才”。公司内部有个鼓励创新的“诺贝尔奖”,获奖最多的也是“全才”,“全才”是创造力最强的人。

“全才”有自己擅长的核心领域,同时对其他领域也有所涉猎,也有人管他们叫做“T”字型人才。

丹尼尔·平克在书中总结到:

“全才”的优势来自于这样一种能力:他们能发现完全无关的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能将若干个相互独立且毫不相干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某种新的观点。

丹尼尔·平克之所以把这种能力称为“交响力”,是因为它有点像指挥家将各种不同声音的乐器组合成在一起,形成一首伟大乐曲的能力。

《创造力》一书的作者,芝加哥心理学家米哈里,曾对很多具有创造力的人做过研究,他发现,创造力一般都与“跨领域”有关,最具创造力的人,能看到各领域之间被忽视的联系。

老师们在科研工作中,需要进行大量科研、创新工作。在这方面,跨领域、将毫不相干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联系的能力,几乎是决定性的!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古拉斯·内格罗蓬特曾说过:

“很多工程学上的僵局都是由根本不是工程师的人打破的。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比智商更加重要,有突破性想法的人一般都具备跳跃性思维。一般而言,那些拥有广阔背景、多学科思维以及丰富个人经验的人,才会具备这一能力。”

可见,交响力——在不同领域之间发现全新联系的能力,对于科研、创新,至关重要!

当你能用不相关领域中的语言表达一个事物的时候,你才算真正理解它,无形中你也将这两个事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联系了起来。

正如舞蹈设计师怀拉·撒普所说:“你发明的所有东西都是其他事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创新过程中,比喻(类比)能力和智商一样重要。”

其实,在教学领域,这种“交响力”就是“类比”的能力!

因为,教学的本质,是要把教师熟知的专业知识,和作为“小白”的学生之间,建立起联系。

——不能建立这种联系,学生就不能理解,教学必将失败。

也就是说,老师需要在专业知识、以及学生的经验,这两个“完全无关的系统中”,找到联系!

这正是丹尼克平克说的“交响力”吗!

其实就是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类比”的能力!

在认知语言学巨著《表象与本质》一书中,把“类比”对人类思维的作用,用如下的类比句进行了描述:

类比,是思考之源,思维之火

上句中,一下子作出了两个类比:

把“类比”类比为思考的“源泉”——没有源泉,思考就没有源头

把“类比”类比为思维的“火花”——如果产生了火花,难题就会瞬间解开

关于类比,本公众号已经提供了太多的文章,比如:

如何实现“费曼技巧-把知识教会任何人”?——运用“类比”,分分钟搞定!

一个精妙“类比”,瞬间突破难点!(济南大学 方敏 教学案例分享)

类比的妙用:论女子与量子的相似性(中大李淼)

类比(7)—学习必须同时掌握事物的“表层特征”与“内在结构特征”

由此可见,类比对于教学确实相~当~有效!

而“类比”思维的核心,也正是在“学生的经验”、以及“新知识”这两个完全无关的系统中,找到二者有何“内在结构特征”的相同之处!

——只要找到了,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事物的“内在结构特征”,轻松理解新知识的“内在结构特征”。

因此,丹尼平克说“决胜未来的6种能力”,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识之外的能力
右脑时代来临 六种能力决胜未来
《全新思维》VS《终身学习》:在未来社会生存的6种思维方式
全新思维践行者 丹尼尔·平克: 与未来链接,做右脑思想家
丹尼尔·平克: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
该做“全才”还是“专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