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雨课堂|古代诗歌鉴赏系列学案(三):语言

诗歌语言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品味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其精妙之处。

从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题角度与命题方式来看鉴赏诗歌语言的试题大多针对诗歌的“炼字”艺术、诗眼、语言风格等命制。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得理解语言的字面意义进而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鉴赏诗歌的“炼字”

“炼字”是指诗人在写作时从众多的备用字中选择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那一个”使得所用之字较之其他字更形象、更凝练、更富有表现力。一首诗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所“炼”之“字”大多是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等。

[典题1](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典题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是从炼字的角度命制的。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大历元年入蜀途中于五盘岭的所见所感。所选两句诗为写景文字所炼之字”“均为动词写景文字中的动词的使用主要表现景物的某种态势或特征赏析时要看该词的意思是什么有没有特殊用法或运用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解释词义然后结合诗句阐述诗意并概括出该词所表现出的景物特征及其表达效果如果所在诗句感情色彩鲜明还要概括出诗人倾注的感情。这两句中”“两字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斗意为争斗对峙江流回转曲折两岸山崖交错对峙犹如两兽相斗字将山崖人格化写出了山崖高峻陡峭、交错对峙的特点。字意为聚集太阳未出时群峰聚集将山峰人格化写出了群峰密集、交叠的特点。这两句写景文字蕴含的感情不明显故不必分析感情。  参考答案: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大历元年杜鸿渐以宰相、剑南西川节度使兼副元帅之职入蜀平乱并荐表岑参为其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其幕府。这首诗即写于大历元年二月作者入蜀途中记录在五盘岭的所见所感。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即事抒怀诗。首句叙事中间写景结尾抒情。

起首两句交代行程: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接下来八句描写五盘岭的美丽景色: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诗人笔下的五盘岭江流回转层峦叠翠松疏花密景色优美。如此优美的景色给诗人以慰藉诗人沿途欣赏心情舒畅。最后两句抒发为知己知难而行的感情:我一点也不觉得蜀道难行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

诗人入蜀作杜鸿渐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济国心愿心绪也较为明快开朗。全诗以开合变幻笔法写远景布近景着力于染归结于点皴染调匀其色泽勾勒妙画其形神风烟美景疏密有致诗人从容悠然的心绪毕现。诗句组对精严语言华美而不繁缛是岑参融六朝丰美华艳的艺术风格与唐之清新俊逸于一体的佳作。

[典题2](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 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典题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是从鉴赏诗歌炼字的角度命制的。对于字与字的使用效果应结合诗歌的标题、诗句联系诗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等角度来分析。由诗歌标题可知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云山”“落日”“”“秋原等实景和远林”“等虚景抒发了自己寄情山水、陶醉于美景的闲适自在之情。答字好应从诗题和诗中所写景物的角度分析理由;答字好则应从诗歌所写景物的特征及诗人内心情怀的角度分析理由。  参考答案:字更好。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字更好。营造空旷的意境;流露出超然心态。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现的是恬淡闲适之情。

起句写端居室中显得宁静安闲不与世间接触。端居室中并不封闭诗人眼望室外遥望远山苍云与云山自然结合表现出一种恬淡适意的情怀。首联的艺术张力较强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

颔联使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除了对仗工整外还采用了对面敷彩表现法本为鸟在落日时飞上飞下被诗人表现为落日鸟边落下;本为人在秋原上心闲意静诗人却说秋原在人心之外显得安闲。

颈联表面上写自己只能看到遥远的山林而不见自己的屋檐实际上表达的是心胸宽阔视野博大寄情山水早忘记了身边的琐琐屑屑忘记了人世间的纷纷攘攘达到与自然冥合的境界。

尾联回到人世但不是世俗的人世而是仙风道骨的境界乘着明月等着友人门无须关窗不必闭一切适意一切自然何等闲适!整首诗突出一个字。写出了三层的境界。一为景闲山林自在鸟儿悠闲秋原无扰;二为心闲诗人在道友裴迪的亭台上遥望远山赏飞鸟落日与山林相伴一派安闲之境一怀安闲之意;三为境闲诗歌营造了一个安闲诗境境界安闲人心安闲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友相谐远离人世争斗的宁静心境与诗意境界。

解答鉴赏诗歌的“炼字”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常见炼的表现力。

动词:能使描绘生动形象或使物人格化或化静为动在勾勒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可使形象鲜明、生动、传神、动态感强。形容词: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特点还能渲染气氛传达作者感情。副词:强化程度、范围、频率等使内容深刻、感情突出富有感染力。叠词:使拟声、状物、传情更鲜明更富韵味并增强语言韵律感。

2明确炼字的作用。

炼字不仅炼形还炼声、炼意即可使语言简洁、准确使形象生动使意境丰富使情感突出。

3明确答题步骤。

一般遵循“释含义+描画面+手法、效果+思想感情”的步骤答题。具体而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诗意。(3)分析该字所用的手法最后点出该字的具体效果也就是诗人炼字的目的。可以从三个角度回答:为形象服务如果该字所在的诗句是要刻画某个事物的形象那该字的作用就是可以让该形象更加生动;为意境服务如果该字所在的诗句是写景的其目的是为营造某种意境那该字的运用就可以达到营造某种意境的效果;为情感服务不管是刻画形象还是营造意境炼字的一个核心效果是抒情。当然回答具体效果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不可生搬硬套。

总之要做好这类题目要读懂诗意明白诗歌“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为什么写”从内容与形象、语言与技巧、情感与态度的角度去赏析。

【巩固练习】

1(2017·南京市高三学情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和答郭监簿咏雪

黄庭坚

细学梅花落晚风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贫无酒愿邻富官冷有田知岁丰。

夜听枕边飘屋瓦梦成江上打船篷。

觉来幽鸟语声乐疑在白鸥寒苇中

有人认为诗中“疑”字用得佳妙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将醒来后现实中鸣叫的幽鸟错以为出没寒苇中的白鸥将想象中白鸥出没寒苇的白茫茫江面的画面和梦中的白茫茫雪景相互勾连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鉴赏诗歌的诗眼

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具体表现为句中“眼”和诗中“眼”两种形式。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这类题主要考查炼字。所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在言情和谋篇上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本书主要就“全篇诗眼”进行讲练。

[典 题] 〔2012·江苏卷第9题第(1)小题文本《梦江南》见第147页〕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典题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是从鉴赏诗歌诗眼的角度命制的。是全词的情感所在。开篇一个千万来形容表达之多、之深下一句紧接着点出恨极在天涯使读者体会到了这个思念丈夫的女子那喷薄而出的满腔怨恨。此句中的字在全词中属于直抒胸臆而下面的山月三句则是借景抒情借景写所以这里的便是这首词的词眼。  参考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解答诗眼类题型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诗眼型题目形式。

(1)这首诗(词)的诗(词)眼是什么?为什么?(2)全诗围绕×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3)有人认为×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请概括×词的内涵或原因。

2.一般答题思路。

诗眼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是为突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答题时要结合主旨点面结合先概括指出这个字(词)在表达主旨和结构安排上的作用然后重点分析这个“诗眼”是如何统摄或贯穿全篇的或者说全诗是如何紧扣或围绕这个“诗眼”来写的。组织答案时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来概括或分析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是怎样体现诗眼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概括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概括分析;对于词曲可以逐层概括分析。

1(2016·苏锡常镇四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唐 多 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

从全词看“何处合成愁”中“愁”的内涵丰富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羁旅漂泊思乡之苦;②时光流逝功名无成之痛;③客居他乡伊人远去之伤。

2(2017·江苏名校高三五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杜 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多病〕《汉书·汲黯传》记载:汲黯因屡谏而出为东海太守多病卧阁内不出。后徙为淮阳太守黯付谢不受印绶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上殿黯泣曰:“……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作者以汉代汲黯自喻。〔求欢〕指饮酒。

诗题为“初冬夜饮”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扣题的。

3(2017·镇江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戏呈孔毅父

黄庭坚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注】〔管城子〕即毛笔。 〔校书〕即校书郎旧掌校勘书籍。〔著作〕即著作郎旧掌编撰国史。

全诗以“戏”为脉络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戏说的。

[参考答案] 首联作者不明说自己不能升官发财而是说钱拒绝和自己交往幽默诙谐;颔联表面看来是自责实际上以反语暗指、自嘲文章不为世人赏识;颈联表面上说自己尸位素餐其实是对碌碌无为的官场生涯的不满或讽刺。尾联不直说退隐却写对往事的追忆也给诗篇结尾添加了戏说的风韵。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气质、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古人常用“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术语来评议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

【相关知识链接】

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风格繁多常见的有:

1豪迈雄奇(或豪迈奔放)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贺《梦天》中“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齐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倒在地上。

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显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2沉郁顿挫(或沉郁凝重)

通常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客居他乡并且多病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

      3悲壮慷慨

此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了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施展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或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初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4朴素自然(或平淡自然)

主要是指语言表达上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不矫揉造作不露雕琢涂饰的痕迹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言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用语平淡朴素但其中却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有思致”。

5工丽华美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如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中“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6清新明丽

清新明丽之诗往往给人清朗明净之感令人耳目一新主要表现在意境和语言上。一般以新颖、轻巧的构思生动、活泼的语言描摹大自然的清幽秀美抒写轻快、隽永的情思。这种风格要求不蹈袭不做作少粉饰有新意。

如宋朝周密《野步》:“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诗歌移步换景依次展现了诗人漫步郊野所见的春日景色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的生机和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给人触目皆新的感觉。

7委婉含蓄

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成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幽默讽刺

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唐朝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结句“刘项原来不读书”采用幽默调侃的口吻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典型例题】

(2018·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绣衣〕官服。 〔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铜陌〕代指襄阳。

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典题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是从鉴赏诗歌艺术风格的角度命制的。回答该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龙吟虎啸和缓这两个关键的提示词。结合诗句先回答龙吟虎啸的表现再回答词中和缓的表现。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述处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和缓。  参考答案: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之笔。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

解答鉴赏诗歌语言风格题注意以下几点:

1积累常见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特点理解不同风格在语言表达、意象选择、情感内涵及传达等方面的特点。

2解答前先回忆诗人一贯的语言风格然后联系诗歌的内容、意象体会是否符合他一贯的语言风格做到心中有数。

具体组织答案时:

第一步: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评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它的答题模式不是固定的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回答。另外大多数诗人的语言风格一贯是固定的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苏轼一般被认为是豪放派的词人但是苏轼也写过婉约的词;李清照前后期的词风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答题时还是要根据具体诗歌具体分析切忌先入为主机械套用。

【巩固练习】

1(2016·扬州中学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结合尾联简要分析本诗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 尾联妹妹问兄长答语言自然传神全诗将相逢情景娓娓道来语言浅显寻常又真挚亲切富有生活气息。

2(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飘逸挥洒自如。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古诗词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
古典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中考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鉴赏专题之三------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作品的语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