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复习|修辞运用训练

【知识储备】

1.【初中常见八种修辞辨识】

名称

定义及分类

教材中典型例句

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分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 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明喻】例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宗璞《紫藤萝瀑布》)

【暗喻】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流沙河《理想》)

【借喻】例句: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

定义:比拟就是把物当成人来写,或者把人当成物来写,或者把此物当成彼物来写的一种修辞。

分类:

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②拟物:还有一种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拟人】例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拟物】例句: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鲁迅《“公理”之所在》

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分类:

①成分之间的排比

②句子之间的排比

【成分之间排比】例句: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句子之间排比】例句: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冰心《观舞记》)

定义: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方法。

分类:

①扩大夸张:即将事物故意向大、多、高、强处说。

②缩小夸张:即将事物故意往小、少、低、弱处说。

③超前夸张:即故意将后出现的事说成之前或现在出现的。

【扩大夸张】例句: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缩小夸张】例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长征》)

【超前夸张】例句: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定义:对偶是汉语所特有的,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两个语句对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对、相似、相关或相承的意思。

分类:

①正对:即上下两句意思相似或相关,从两个角度说明同一事理,互相衬托、互相补充。

②反对:即上下两句表示相反、相对的关系,互为比较、对照。

③串对:即上下两句存在着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两联顺连而下,又叫“流水对”。

【正对】例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反对】例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的《自嘲》

【串对】例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分类:

①连续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连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

②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春》)

【间隔反复】例句: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纪念刘和珍君》)

定义: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设问】例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二项实践中来。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定义: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反问】例句: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在哪里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傅雷《傅雷家书》)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并在附录中明确列出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实际上在考试中很少单独对修辞手法进行考查,常融合到其他题型和试题中,以考查综合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考点透视

(1)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2)赏析修辞或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3)理解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4)修辞手法的辨识

题型概述

根据对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结构的分析,中考试卷基本分为“基础积累(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作文”这五大板块。而修辞类题目在这五大板块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考查均有所涉及。考查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表述形式为主。

分类精讲

(一)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即要能够明辨常见修辞的特点,并能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灵活恰当地运用,特别是要注意各种修辞在表达上的作用。这一考查点所占比例最大,题型也更灵活一些。

例1.(2020·辽宁朝阳)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绿菌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

B.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

D.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其中A项中的句子没有本体和喻体,虽然有比喻词,但不能构成比喻修辞手法。故选A。

例2.(2020·北京)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阅读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第三单元 人水相亲,古都添画意

①生态补水后的永定河重新焕发青春,绿头鸭、白天鹅逐水而来,给京城增添了勃勃生机。②经过治理的大运河碧波荡漾,人们可以观赏白鹭在河面翩翩起舞,体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③遁入地下多年的转河“重见天日”,河水清浅,弱柳扶风,像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让人们感到别样的清新。④曾经被填埋地下近半个世纪的玉河,如今穿街走巷,波光粼粼,宛如闹市中的一条玉带,成为人们休憩的好去处。

第三单元引言的四个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方法,你认为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能力。第③句中描写遁入地下多年的转河流动的情态“河水清浅,弱柳扶风”与后面的比喻“像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不搭配,描述的特点也不一致。故选C。

例3.(2019·北京)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路线示意图上看,丝绸之路是一条迷人的曲线,扣人心弦,使人赞叹,感人肺腑。

B.每当想到张骞、郑和、马可·波罗等奔波于丝绸之路的先贤,我的敬意就油然而生。

C.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物精品,虽然经过千百年岁月,却依然像璀璨的珍珠,弥足珍贵。

D.“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必将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奏响和平、繁荣、文明的新乐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与词语运用正误的判断。A项中“扣人心弦”意思是“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用在此处不合适;B项“油然而生”意思是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用在此处符合语境;C项,比喻修辞运用恰当,把“文物精品”比作“珍珠”,突出其珍贵;D项,拟人修辞运用恰当,“倡议奏响新乐章”生动。故选A。

例4.(2020·北京昌平区二模)学校开展“知我长城,爱我中华”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四位同学攀登长城后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惨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长城,你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你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花草原,跨过浩瀚沙潢,奔向苍茫大海。

B.长城,你历经千年风霜、人世沧桑,你用厚重的历史讲述文明的发展,你就是一首清新淡雅的诗!

C.长城,你千百年来屹立于此,你那坚固浑厚的灰墙里蕴含着什么?难道不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精神吗?

D.长城,你是举世闻名的建筑,是华夏大地古老文明的象征。你虽历经风雨,却依然笑迎四方来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与词语运用正误的判断。B项,“历经千年风霜、人世沧桑”和“清新淡雅”都是形容长城的,但是其展现的长城特点不一致,放在同一句话里就会使句意前后矛盾,故选B。

例5.(2020·重庆A卷)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云层与夕阳握手,渲染出缤纷的晚霞;茶叶与沸水握手,弥散出怡人的清香。

示例二:高山与薄雾握手,幻化出缥缈的云海;笔与纸张握手,描绘出动人的画卷。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实际上是考查对偶修辞的恰当运用。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相同,内容相近,风格一致。这段话围绕“握手”展开,描写出的是“美好的境界”。例句“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中,“握手”一词运用的是拟人修辞,而且“微风”与“湖水”是有关系的,风吹湖水,于是“漾出轻柔的涟漪”。据此分析仿写句子,意境要美好。如:细雨与小草握手,渲染出碧绿的草地;月儿与层云握手,勾勒出朦胧的夜空;蜜蜂与鲜花握手,酿造出香甜的蜂蜜。

例6.(2020·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孟浩然的《春晓》借雨后的落花抒写

淡淡的怜惜,玉维的《竹里馆》借竹林的幽静表现内心的澄明。边塞诗雄浑开阔,悲壮高亢。高适的《别

董大》写挚友离别,洋溢着前程万里的信心;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塞外奇观,表现雪中送

客的不舍和为国戍边的豪情。山水诗派的牧歌情调与边塞诗派的英雄气魄,构成了盛唐诗坛的别样风貌。

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句。

田园骚客寄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塞诗人放歌风雪,《别董大》诉说离情,抒发戍边人豪迈雄心。

【答案】示例:《竹里馆》书写幽美,描绘士大夫诗意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对偶句子的仿写。实际上是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一致。题干已经给出仿写的句子及句式,结合材料,选取相关内容进行仿写即可。联系材料及题文,第二空可对:《竹里馆》表现情怀;第三空可填“勾画读书人高雅情趣”。

例7.(2020·重庆A卷)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

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示例:月一一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执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 大海 夕阳

【答案】示例一:落叶一一落叶在空中飞旋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舞出生命的极致。示例二:大海——海面翻腾奔涌,潮起潮落,而心之深处一片宁静。示例三:夕阳一一夕阳吻着山峦的额,迟迟不肯坠落。示范四:落叶——即使是离开,落叶也要以最美的姿态来告别。大海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容纳百川,给漂泊的游子以抚慰。示例五:夕阳一一夕阳总是红的格外辉煌,也许是因为还没有尽兴。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其实质是考查修辞的恰当运用。答题要注意:选择一个景物,写一句带有景物的话,赋予景物以情感,借景物表达一种感情。修辞和句式不限,最好有比喻、拟人的修辞。

(二)赏析修辞或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即能够从修辞角度赏析语句或词语。

例1.(2020·河北)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

①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

②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③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

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

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选第____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有标语任选一个均可。理由言之成理即可。①、②、⑤句:语言简练。句式工整。结构整齐。音韵和谐。③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④句:语言独具特色。通俗易懂,符合相应语境。

【解析】这道题考查赏析标语的能力。本题实际上是赏析修辞的效果。可以从修辞、语言、句式、结构、音韵等角度入手。①句“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典型的对偶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便于记忆;②句“众志成城,防控疫情”:语言简练、结构整齐、音韵和谐;③句“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运用反复的修辞,加上感叹号的标点,语气强烈,强化了提醒人们“不要出门”的效果;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口语化的特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符合抗疫的语境;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运用排比的修辞,语言简练,句式工整,突出了抗疫的紧迫性和生命的重要性。

例2.(2019·河北)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联使用了对偶、用典的修辞手法,“ 东海白鹤”和“南岭青松”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都是长寿的象征。而且“千秋寿”和“万古春”也都表达了长寿的意思,表达了对老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美好祝愿。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修辞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确定对联中所使用的修辞,一定含有对偶的修辞,读起来朗朗上口;其次,这幅对联中还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东海白鹤”和“南岭青松”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都是长寿的象征。而且“千秋寿”和“万古春”也都表达了长寿的意思。所以切合了标题的含义——表达出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美好祝愿。

(三)理解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要根据每种修辞方法的基本特点和作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具体作用。修辞方法作用的答题要求是:既要点出该修辞方法的基本作用,又要写出在文中具体的表达作用。从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来看,重点是理解分析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四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例1.(2020·北京燕山一模)3月17日开始,大批外省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完成使命,陆续撤离。-位武汉网友写了一段致谢的话,下面四个选项中对其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一月的湖北格外阴冷。环湖大道上,秀颀的红杉孤立湖畔;树木掩映中,雄伟的黄鹤楼寂寞伫立;滔滔江水上,

宏伟的长江大桥黯然失神……

后来,你们来了!你们来了!席卷四面八方的暖流而来,怀揣医者赤子之心而来,抱着不胜不还的誓言而来,如磐石,像泰山!你们用力量把力量传递,用胜命把生命点燃。虽不见面容,却深信那防护服下有最美的面孔;虽不曾相逢,却懂得那白衣之下有一颗颗滚烫的心!

如今,困局已破,归期将至。千里驰援,你们用温暖的手点亮荆楚大地;万里相送,我们用虔诚之心感念英雄。

来年春日,相约武汉,看樱花烂漫,叙兄弟情长!

A.第一段第二句运用拟人和排比,主要是为了表现冬天武汉环境的凄清。

B.“你们来了!你们来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援汉医疗队的期盼和医疗队到来后人们喜

悦、激动的心情。

C.“如磐石,像泰山”既写出了医护工作者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也暗示他们的到来坚定了疫区人民的信心。

D.文段多次使用感叹号,感情强烈而真挚,主要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激、赞美之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经分析,A项有误。这里的环境描写是交代疫情的环境,为下文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的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精神做铺垫。

(四)修辞手法的辨识。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要求对是否使用修辞手法进行选择,或辨识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来看,辨识类题目相对较少,并逐渐弱化。这类题目在近三年已经融入综合性学习或语段阅读中,在此不赘述。

例1.(2020·北京四中九年级阶段测试)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偶)

B.秘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拟人)

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比喻)

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反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的辨析。D项,句中“这是什么精神”是一般疑问句,“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是答语。此句是先问后答,所以此句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故选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寒假初中语文知识大梳理)标点与修辞2
备考2019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修辞手法通用版(含解析)
巧识修辞,化难为易
东学堂试题·修辞手法练习(一)
【题型新解】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0种修辞手法高考新题型例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