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慧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介绍

1. 智慧水利内涵

“智慧水利”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与水管理服务等体系,可概括为“物联感知、互联互通、科学决策、智能管理”。

智慧水利的核心是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具体表现在:

l 更全面灵活的水利行业内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

l 更高效安全的水利信息处理和资源整合能力。

l 更科学的水利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

l 更高水平的水利设施远距离控制和智能化执行能力。

l 更协调的水利业务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

2. 总体目标

“智慧水利”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建成水利信息基础感知体系,健全保障支撑环境,推动水利综合业务精细化管理,提升科学化决策调度管理水平,最终形成“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科学的决策、更高效智能的管理”的智慧水利管理体系,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3. 总体框架

4. 建设内容

4.1. 水利物联感知体系建设

水利物联感知体系是水利综合业务应用的基石,“智慧水利”建设需要在现有信息采集设施基础上,针对采集站点种类,空间密度、时间频度,数据精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提升,为水利智慧应用提供基本支撑。同时全面建设闸泵等工程的远程控制系统,提高工程调度执行的效率,实现工程智能化、精细化调度。

主要监测内容如下:

4.1.1. 水文监测体系

包括降雨信息监测、水位信息监测、潮位信息监测、流量信息监测、蒸发监测、土壤墒情监测、地下水监测等

4.1.2. 水环境监测体系

主要包括水质信息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排污口监测等

4.1.3. 工程运行监控体系

主要包括水库、闸门、泵站远程测控,大坝、堤防、海塘安全监测、取水口监测、视频监控系统等

4.2. 基础运行环境建设

4.2.1. 云数据中心

云数据中心是智慧水利综合业务信息汇集、存储与管理、交换和服务的中心。数据中心通过有序汇集基础感知信息,形成有用和可用的信息资源,通过提供各类信息服务,深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共享、改进工作模式、降低业务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 机房及软硬件设备

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现代化中心机房,并配套建设服务器等软硬件设施,保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水利综合数据库

依托水利行业数据库标准,同时结合区域水利业务特征,构建水利综合业务数据库,实现业务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

(3) 水利信息服务总线

以水利综合数据库为依托,构建水利综合信息服务总线,实现多层次、多方面水利信息的深度交换、汇聚和挖掘,形成水利行业信息枢纽,为智慧化应用提供统一、高效、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和服务发布平台。

4.2.2. 指挥调度中心

指挥调度中心是“智慧水利”综合信息展示、决策指挥调度、视频会商以及日常会议的主要场所。因此需要保证其布局合理、功能健全、配套设施完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指挥中心、工程调度中心、专家会商室、值班室等。

4.3. 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结合水利部门职责及核心业务需求,依托水利云数据中心,针对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电子政务、农村水利管理五大方向,为各部门建设业务应用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4.3.1. 防汛抗旱指挥体系

包括汛情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防汛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防汛预案智能化管理系统、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流域洪水风险在线分析管理系统、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公众信息发布共享系统、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值班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

4.3.2. 水资源综合管理

包括取水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水质监测与管理系统、地下水综合监管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系统、区域水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等业务应用。

4.3.3.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包括水库现代化综合管理平台、水利普查信息展示与维护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

4.3.4. 农村水利管理

包括农村饮用水管理系统、农村小水电及灌区管理、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管理系统等。

4.3.5. 供排水管理

城市供排水管理,城市用水调度,利用分析等;

4.3.6. 水利水电子政务

包括协同办公系统、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平台等、水行政许可审批管理系统、水政监察管理系统、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

4.4. 智慧水利门户应用平台建设

智慧水利门户应用平台以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为依托,实现各业务专题的全方位无缝融合和扩展,建立一个“多维业务信息融合”、“全方位多手段服务”、“可持续可扩展应用”的智慧水利一体化平台,实现水利智慧化管理的新突破,从信息化升华为现代化,推动水利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平台可实现PC、平板、手机等跨终端服务,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全面、快捷的智慧水利综合应用平台。

4.5. 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

4.5.1. 标准体系

“智慧水利”建设与管理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从而实现水利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以保障水利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减少重复开发,需要在信息采集、汇集、交换、存储、处理和服务等环节采用或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4.5.2. 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水利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和促进“智慧水利”的健康持续发展,信息安全保障主要包括: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和服务等。

4.5.3. 组织管理

“智慧水利”建设需要严密的组织领导、周密的计划安排。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及其组织体系,加强各级部门协调,合理配置资源,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合力,把“智慧水利”建设推向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度。

4.5.4. 政策、资金、人员

要保证“智慧水利”的健康推进,实现规划目标,完成建设任务,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保障资金投入,重视人才培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养老【821】智慧水利——构建智慧水务平台
以数字化提高淠史杭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
南阳智慧水利方案怎么写
城市智慧水务建设研究
智慧机场如何理解?“智慧机场”的发展理念是什么
【四创分享】建设江都水利枢纽调度管理系统,推进水利信息化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