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积!注安新教材 |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数字考点”汇总

一、燃烧与火灾

No.1

燃烧(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燃烧的三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三要素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

在火灾防治中,阻断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防止火灾发生。

No.2

燃烧的5种形式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形式一般5种, 即扩散燃烧、混合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

No.3

火灾的分类

(1)《火灾分类》( GB/T 4968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2)公安部《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公传发[2007] 245 号),根据《生 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按照 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将火灾等级划分为4类, 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火灾。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 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 人以下(不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50 人以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No.4

火灾的发展规律

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初起期:是火灾开始发生的阶段,这一阶段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

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一般采用T平方特征火灾模型来简化描述该阶段非稳态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即假定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最盛期: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火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

熄灭期:是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阶段,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的作用等。

No.5

燃烧机理

3种理论:活化能理论、过氧化物理论、链反应理论

物质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首要的条件是相互碰撞。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相互碰撞约1028次。

二、爆炸

No.1

爆炸分类

(1)按能量来源分为3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2)按爆炸反应相不同分为3类:气相爆炸、液相炸和固相爆炸。

气相爆炸: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喷雾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

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例如, 硝酸和油脂,液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 时,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

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3)按照爆炸速度分为3类:爆燃(燃爆)、爆炸、爆轰。

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1000~7000 m/s 。爆轰时的特点是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冲击波”。例如,梯恩梯(TNT)炸药的爆炸速度为6800m/s

No.2

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

分解爆炸性气体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时,可产生相当数量的分解热, 这为爆炸提供了能量。一般说来,分解热在80 kJ/mol以上的气体,在一定条件(温度和压力)下遇火源即会发生爆炸。

为防止乙炔分解爆炸,安全规程中规定:不能用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制造盛乙炔的容器;在用乙炔焊接时,不能使用含银焊条。

乙烯分解爆炸所需的发火能比乙炔的要大,所以低压下未曾发生过事故,但用高压法工艺制造聚乙烯时,由于压力高达200MPa以上,分解爆炸事故却屡有发生。

No.3

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

燃烧反应过程分3个阶段:扩散阶段、感应阶段、化学反应阶段。其中扩散阶段时间远大于其余两个阶段。

No.4

物质爆炸浓度极限

(1)危险度

危险度H=(L—L)/L,一般情况下,H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2)影响因素

温度的影响、压力的影响、惰性介质的影响、爆炸容器对爆炸极限的影响、点火源的影响。

No.5

粉尘爆炸

(1)特点

①粉尘爆炸速度和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②爆炸感应期较长;

③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2)条件

①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

③粉尘虚浮在空气(或助燃气体)中并达到一定浓度;

③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初始能量(点火源)。

(3)特性及影响因素

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特征参数是: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

No.6

燃烧、爆炸的转化

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上升,并不一定着火;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但与压力无特别关系。

固体或液体炸药燃烧转化为爆炸的主要条件有3条

(1)炸药处于密封状态,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增大了压力,使燃烧转化为爆炸;

(2)燃烧面积不断扩大,使燃速加快,形成冲击波,从而使燃烧转化为爆炸;

(3)药量较大时,炸药燃烧形成的高温反应区将热量传给尚未反应的炸药,使其余的炸药受热爆炸。

文章声明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冬季节防火防爆知识
注册消防工程师专区丨你必须记住的40个消防基础考点
看完这个,你就知道防止粉尘爆炸其实并不难!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这些注安知识点年年考,看不看随你
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点(第二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