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中兴”(一):《中兴公司——一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史》

百年中兴

枣庄有着140多年近代工业文明,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家民族股份制企业——中兴公司,创造了一段辉煌的民族工业历史,“工业基因”深深融入城市发展之中。3月2日,枣庄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平同志在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指出,枣庄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在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工业强则枣庄强,产业兴则枣庄兴。我们有理由相信,枣庄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未来也必将因工业而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百年中兴文化,我们开辟《百年中兴》系列专栏,今天推出的是《中兴公司——一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史》。

枣庄煤田的开采历史虽然悠久,但大工业生产则始于中兴公司。

中兴公司,全称为“山东峄县(枣庄)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历时六十年(1899 年—1958 年,1952 年开始公私合营,1958 年终结),经历了清末、北洋、民国、日伪、新中国成立五个历史时期。

中兴公司由一座小型煤矿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旧中国民族企业中的一颗闪光的明星,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其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是很大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兴公司不仅仅是属于枣庄的,而是属于中国的,属于炎黄子孙们的。时至今日,中兴公司现象,仍然被史学界所关注、研究,这颗明星仍在奕奕生辉。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兴公司、关注中兴公司,让更多的仁人志士研究中兴公司、关爱中兴公司,特对中兴公司略作简介。

一、中兴公司的创建与发展

枣庄煤田的开采历史可以上溯源至元代,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十九世纪初,枣庄地区已是炭窑连片、商贾云集、漕运千艘、载煤万担的产煤销煤两旺之地。

十九世纪中期,在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先行者思想的影响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改革吏治、开通言路、吸收外资、振兴工业、提拔人才、开启民智的思潮逐渐占了上风,提出了“富国强兵”、“工业救国”的口号。这就是后人所称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不但使军事工业得到了建立和发展,而且催生了一批民用工矿业和轮船、铁路运输业。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内工业大量需要煤炭的大环境下,东明知县米协麟、候补知县戴华藻在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支持下,创办了“中兴矿局”。十八年后,因多种原因,中兴矿局倒闭。因此,也就有了中兴公司的诞生。中兴公司发展之路曲折坎坷起起伏伏:洋人争夺矿产权;地方封建势力阻挠大工业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窑工罢工;黑社会势力的干扰破坏;张宗昌的勒索钱物;蒋介石没收中兴公司财产;日本侵占……

中兴公司的领导者们,面对重重困难,没有退缩,知难而进,以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拼搏精神,一种富国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在创业路上,和洋人和地方封建势力和黑社会势力和军阀和政府相争相斗、敷衍周旋,终于使中兴公司兴盛起来,到民国中期,达到鼎盛,成为旧中国黑夜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中兴公司在当时的中国矿业中居第三位,为中国十大企业之一 , 唯一的民族资本股份制大企业。它拥有大型矿井三座、分矿三个、小井近二百个、焦池一百余座;它先后在上海、南京、香港、武汉、重庆、天津、济南等地或独自或合作开设公司,其中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下属子公司有:天津鼎中盐业公司、兴成煤业公司;它建有电厂、炼铁厂、上海和兴钢铁厂、铁工厂、水泥厂、机器厂、翻砂厂、材料厂、车辆修配厂、砖瓦厂、面粉厂、榨油厂、农场、林场、医院、学校等;它兼营客货运输和向商民供电而获利;它在台儿庄、连云港、上海、南京等地有自建的港口和码头十余个;它有自修的连接津浦铁路的枣临(临城)铁路和连结陇海铁路的枣赵(赵墩)铁路;它拥有自备的火车头和客、货车厢;它在省内及全国各地设立分销厂如:德州、济南、泰安、兖州、滕县、峄县、济宁、韩庄……上海、无锡、常州、苏州、浦口、江阴、清江、徐州、蚌埠、安庆、宁波、余姚、海门、南通……;它占有中兴轮船公司近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它在枣庄和连云港分别筑有市街出租;它向国内外发行股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中兴公司代表朱启钤、黎重光时,称他们是“爱国的资本家”。

中兴公司一九一六年在天津设立总部,一九二八年后在上海设立总部,后总部迁往武汉。

二、中兴公司在国际国内的影响

中兴公司是一个在国际国内皆具有影响的大企业。

从国际方面讲,在当时中兴公司所占有的煤田以及企业本身就引起欧美等国的注目,并与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有着紧密的业务往来关系,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向国外发行股票。在当今中兴公司历届近百名董事的后裔以及从中兴公司学校走出来的学生的后裔现散居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大区,有的成为大企业家,有的成为商界知名人物。

从国内方面讲,中兴公司在民国中期便已成为全国的十大厂矿之一,而且是十大厂矿中唯一的私人股份制民族资本大企业。在新中国走入市场经济的今天,中兴公司的光辉重新突显出来。不同时期对中兴公司的高度评价使它的光辉更明亮:

《中国近代史词典》中的“中兴煤矿公司”条目中,称它是旧中国最大的私营采煤企业。

《中国十大矿厂记》和《中国矿产》两书中载,开滦为中英合办,抚顺为日人占有,“完全归华商自办者,惟山东之中兴煤矿”,它是旧中国矿业颇著成效的佼佼者,后人有的把它比作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新中国时期出版的《中国近代煤矿史》一书中,对中兴公司的创办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个纯由民族资本投资开办的煤矿,在外资入侵、外煤倾销的情况下,未被挤倒,反而逐渐扩大,实有颇可称道的地方。中兴公司的足迹故然不可能脱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发展道路,最终逃不脱帝国主义的摧残、吞占。但是,中兴公司在一九三七年以前所走的道路,所采取的发展矿业的措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其中某些做法,对后人办矿办企业是有借鉴作用的。”

总之,中兴公司在国内外的影响是大而深远的。

三、中兴公司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兴公司之所以在民国时期达到兴盛和辉煌,成为当时一个股份制民族资本大型企业,引起当时与至今经济界史学界注目,是因为它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上有着诸多闪光之点。这些闪光点,不但有很大的历史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些闪光点是,它合理利用洋资洋技术,又不完全受制于洋权。中兴公司创办人张莲芬的这一兴办实业理念,贯彻于中兴公司的创办与发展始终。由于《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使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两条,及铁路沿线三十里内陆区的开矿权。因此,要想杜绝包括德国在内的洋人对山东峄县枣庄煤田的窥视和争夺,最好的办法是与德人合办,但又必须限制其权力。中兴公司和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以华六德四的股份共同创办了中兴公司。张莲芬任华总办,德璀琳任洋总办。后在矿章中规定:洋总办只能稽核银钱出入等事,但不得揽权掣肘;洋人职员也只能和华人职员一样,都要听从张莲芬的领导。由于矿章中的规定太严以及中国高涨的收回矿、路权运动,德股退出,使中兴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股份制企业。正是这一兴办实业理念,才使中兴公司得以成为民族工业的骄子;它创新了经营体制。中兴公司的创办者张莲芬等人,找准了企业发展的切入点,成立了近代中国刚刚萌芽的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峄县〔枣庄〕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商办民营,具有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和义务的法人,具备了现代工业的雏形。它有完善的公司章程,对股份的确定,股东会的作用,股东的选举权,董事的任职,公司的禁约,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在以后长达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中,从清末到民国到抗日战争,都遵循这一基本制度,没有大起大落,中兴公司由一个无名的小型煤矿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大型集团企业;它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奖罚分明、职责明确。从一九一一年后,中兴公司的管理体制有了很好的完善。董事长与总经理实行分设,此后,一直沿用这种形式,中兴公司董事会成员虽然更换频繁,却不影响它的稳步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对于当今国有企业改革和规范经营仍具有启迪作用;它成功的进行了资本运作。从对银行财团的借贷,到民间资本的募集;从小额拆借,到大股东的一募千金;从国内到国外发行股票,每一次都解决了企业陷入困境时的资金缺口,避免了资金链的断裂。他们注重资金的投入与回报,将募集到的大额资金投入到修铁路、开大井、建码头上,实现了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使企业的效益逐年递增,规模不断扩大,跻身于中国民族大企业的行列,成为当时中国上空一颗闪亮的明珠;它使用了先进科学的生产力与运用了规模化生产的经营方略。生产上,公司先后开设了数个大井,数个分矿,自修铁路,自建码头,组建中兴轮船公司,从德国购进了先进的大型开采设备和运输车辆。公司不但使用先进的机器,而且采用科学的生产方式,如停止柱房式和陷落式采煤,改用长壁式采煤;如井下人力和畜力运煤改为无极循环索运煤等。经营上,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通畅的营销网络,而且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建立了业务往来。大工业生产的使行和经营网落的扩张,使中兴公司在于国内国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它有育人为先的先进企业文化。中兴公司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机器的使用,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事实使他们明白,要想企业得到稳步发展,必须提高企业职工素质,而要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只靠引进和招聘是不行的。于是,中兴公司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先后创办了中兴小学、陶庄中兴塾小学、台儿庄分厂小学、中兴中学、中兴职业中学、工人补习学校等。中兴公司育人为先的先进企业文化的意识,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不但成为本企业的骨干力量,而且走向社会,有的成为民族抗日的将领,有的成为新中国高级领导干部……中兴公司的亮点很多,不能一一述之。正是因为中兴公司有着这么多的亮点,才能成为当时一个股份制民族资本大型企业,才会引起当时与至今经济界史学界注目,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四、中兴公司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民族精神

中兴公司从筹建到结束涉及到的重要历史人物累计以百人计,分布在政治、军事、企业、金融等领域。清末民国时期,有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有重臣李鸿章、王文绍、裕禄、荣禄、袁世凯;有矿务大臣张翼;有天津道台、后为山东盐运史的张莲芬和候补知府的戴绪万;有边防大臣、参谋总长张怀芝;安徽都督倪嗣冲;直隶总督张勋……还有徐世昌、黎元洪两位“民国”大总统;“民国”总理周自齐;东三省总督、盛京将军民国段祺瑞执政时任参政议长的赵尔巽;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北洋政府代总理、交通总长、南北政府议和北方总代表朱启钤;大财团大银行家钱新之、任风苞、袁静谙、陶湘、胡希林、周作民……除李鸿章等少数大臣外,很多是中兴公司的大股东。其中,中兴公司创办人张莲芬,曾参与河道、铁路等实业工程建设,后官至山东盐运史,带职办矿近二十年,奔波在千里之外的中兴矿区,历尽艰辛,积劳成疾,在井下掉水大事故后因忧愁一病不起而亡,为中兴公司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任职董事长、总经理的朱启钤是一位技术官僚,曾创办中国营造学社,官至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代理“国务总理”,他躬身行事,悉心办矿,历经风雨,艰苦创业,百折不挠,为中兴公司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过突出贡献;“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任职中兴公司董事长期间,蒋介石没收中兴公司,病中的他仍派其子黎重光前往上海活动交涉,后因病离开人世;在中兴公司危难之时接任总经理一职的钱新之,当时是中国金融业的重要人物,曾任南京政府财政部次长,为中兴收回矿权、筹建第三大井、运作资金、扩大生产经营、改善运输条件做了许多工作;先后任职驻矿协理、经理二十五年之久的戴绪万,因“数年来干戈扰攘,荒旱频仍,防护维持,倍极辛苦,近竞因老致疾。据医家言,系因忧劳所致。”后病情逐日加重,英年早逝,享年只有四十五岁……还有黎重光、任凤苞、陈景寒这几位总经理、经理,都能够把握大局,审时度势,在中兴公司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巧于周旋,献计献策,为中兴公司的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除此之外,中兴公司还在国内外广招知名的科技人才,在国外高薪聘用了德国、美国工程师克礼柯、高复曼等。国内先后从广州、上海、唐山等全国各地聘用了大批机、电、矿山的专业人才,如煤矿师邝荣光、留学回国的张温清、地质学家丁文江、探矿专家俞道吾等。

对于中兴公司董事会中的一些历史人物,后人对他们的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在日军侵华占领枣庄煤矿后,那宁断不弯的民族气节是值得尊重的。一九三八年日军占领枣庄煤矿后,企图通过南京伪政府,要求和中兴公司共同经营枣庄煤矿生产进行谈判。中兴公司在武汉召开董事会,会上全体董事表示拒绝谈判,并做出“一致抗战,绝不与日本人合作”的决议。而后沉船于海,拆迁机器西运,表现出宁断不弯的民族气节,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在接见中兴公司资方代表时称他们是爱国的资本家一说与此有很大关系。

中兴公司的发展史,犹如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涉及的人物上至皇帝、总统、总理,下至乡民、窑工,历经的事件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国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公司合营,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

来源:《百年中兴》 作者:倪景翔

觉得好看请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老照片:1939年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枣庄煤矿)
老照片|档案里的民族工业之魂(下)
中兴那些令人傲娇的成就
100年前的枣庄
枣庄“百年中兴发展史”---“一个活着的民族工业发展史”
历经百年沧桑,中国煤史的悲惨记忆—中兴煤矿的白骨塔与大坟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