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敬佩自律的人,但大多数可能都不知道自律的背后是什么

对于自律的人,很多人都敬佩不已,似乎这些人是超人,而自己是普通人一样。我们一直认为,自律的人都很厉害,早起锻炼、晨读,晚上又去写作,似乎一整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的,好比一匹野马一整天都在奔跑,从来就不会累似的。没错,自律的人有点像一台机器,到了某个时间点,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工作时,恍若机器人;生活时,回归本性,有血有肉,比自己还要真实。

人人都敬佩自律的人,但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自律的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好习惯的集合体。那么,好习惯又是如何养成的呢?其实,好习惯的养成更多的是,了解我们自己的大脑是如何运行的,并由此采取相应的方法或措施。




少即是多,慢就是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之城非一日之功。人的大脑偏向于简单的东西,一件工程显得太复杂了,我们就会突然头痛。但如何将一个大工程分成,一个个立马能执行的任务,那么不用想太多,埋头苦干就行了。

有些人,总想一步登天。早上,早起锻炼和读书,晚上又去写作,恨不得一天就能全部事情做完,把好习惯养成。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很多人坚持和一两周,或者一两个月可能就放弃了。都知道不同心的两个人在一起,是走不远的,同样的,大脑想要的跟你想要的不一样,短时间可能没什么大问题,但时间一长,痛苦就会不断放大。如果说早起与读书只选其一,那么大脑就不用分太多精力。当然,一个习惯,越具体越好,某个时间段做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的指示。




大脑——我追求的只有快乐


《自制力》这本书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人的大脑追求的是及时享乐。有些人总喜欢把读书看成一件很艰难的苦事,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一般是读不下去。如果,我们好好利用好大脑这一点偏好,那么我们喜欢上读书这件事,可能就不会太难了。通过外部奖励刺激和内部动力驱使,我们可能就不会,将读书认为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比如说:每读完半本书,就奖励一瓶自己喜欢喝的饮料,或读完一本书就允许自己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当前,这些外部奖励都建立在对自己有足够诱惑力的前提下。内部动力更多指的是精神奖励,如读书能使自己知识更加渊博,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尊重,或读书厉害的人,一般都会带有某种气质,比较吸引帅哥和美女;还有一种说法是读书厉害的人,能赚到钱的概率更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将之某部分需求满足,大脑就很容易快乐起来。《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也说过类似的观点。我们也要学会利用好我们大脑,追求快乐这一偏好。




不断地刺激,才能强化神经反应


读书也是需要环境的,好比说在安静的家里或咖啡厅,将会更加容易读书。或者说是,到了某个时后,就让自己进行读书。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环境,它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某个场所。其实,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以自己为主体创造的环境。比如说,随身携带一本书,在等车或坐地铁的时候随时拿出来阅读。亦或是将每天的事情安排好后,根据顺序进行工作,也可以是拿起手机,进行写作或看一些文章。上面的全部行为,更多的是强化肌肉反应或者神经反应。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


常说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一个人没有拖累,确实有时候走的很快,但是因为一个人,所以后面没人推动,可能没有一群人走的远。目前的一个个读书群、书法群等的建立,很大程度是根据这一点创立的。“报团取暖”这个词,可以说形容的很恰当。人不可能一直正面,总有颓废的时刻,就这短短的时间就可能让你之前的付出,化为乌有。

自己参加过不少的社群,一般参加总能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一旦不想参加社群,将会在短短几天的时间放弃了之前的行为。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更快地达成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变命运,先从改变习惯开始
大部分人,无法行动的根本是,梦太大,想太多
【原创】465.坚持,有时就在一念之间
怎样培养一个新习惯?
用这10 个日常习惯,让我写完了一本书
习惯的养成——别小瞧微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