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外文言短文阅读

愚人食盐 

原文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 ⑪?有盐乎?母出盐而怪13之,但见儿唯14食盐不食菜。母曰:15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16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17,味败18,反为192021。天下之事皆2223,过则非唯24无益25,反26害之27

解释1、昔:从前     2适:到……去     3乃:. 于是    4、益:增加     5、甚美:(味道)很美。甚:十分,非常      6、suì于是      7、缘:因为      8、故:原因      9、薄暮:黄昏      10、具:准备、置办     11、乎:“吗”<语气词>    12、出:拿出     13、怪:对...感到奇怪     14、唯:只15、安:怎么     16、咸:尽,全部都     17、已:停止     18、味败:口味败坏     19、为:成为     20、其:指示代词     21、患:害     22、皆:都是      23然:这样     24非唯:不仅     25益:好处,益处     27反:反而     27之:指代自己  

译文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不停吃盐,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 弄巧成拙。 

启示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文言知识

适。“适”是个多义词,指“恰巧”,“正值”,“安逸”,也可指“到”,“到......去”。上文“适友人家”,意为到友人家去。又“适江南”,意为到江南去;“同适故乡”,意为一同到故乡去。

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 狼曰:“如猛犬何? 狐谓于犬曰:“羊数詈君言不堪入耳君竟无所怨无闻邪.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君其许之! 犬笑曰:“欲加之罪无辞乎? 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离去

[答案] ①副词.表感叹语气.译为“可 “多么 ②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③代词.译为“其中 ④代词.译为“你的 ⑤代词.译为“那 或“我们 ⑥代词.译为“它的 ⑦.⑧连词.表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 ⑨代词.译为“它们 (羊) ⑩代词.译为“那 ⑪副词.表祈使语气.译为“一定 或“可要 ⑫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参考译文] 狐狸对狼说:“羊肉一定很鲜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尝.不妨叼一只吃吃饱饱口福. 狼说: “有凶狗守护着羊群怎么办? 于是狐狸对凶狗说:“羊多次在背后骂你.那些话太难听了.你竟然不生气.是果真没有听到.还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们追逐嬉戏的时候.我也愿意为你一雪前耻.你一定要答应我. 凶狗笑着说:“想要加害于人.还怕找不到罪名吗? 于是凶狗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和狼的奸计没有得逞.悻悻离去了.  

①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解析] “其 作主语.宾语.定语.是代词的用法,“其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是副词的用法.表感叹.祈使.反问.推测等语气,“其--其--? 表选择问.是连词的用法,“其 还可以表假设.也是连词的用法.

执竿入城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选自【笑林(三国魏)】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启示

“执长竿入城门者”:做事死板,不会思考,不懂变通。

“老人”:自作聪明,好为人师。

这个故事说明了四点【寓意】:

1.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

2.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非均匀分段。

3.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4.不要自作聪明,否则会贻笑大方。

字词注释

字词

鲁:鲁国,在山东。

执:拿。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

初:开始时。

不可入:不能进入(城门)

亦:也

计无所出:计,计谋,策略。指想不出办法。

俄:不久,一会儿。

老父(第三声):老人。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至:来到。

非:不是。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名词作状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截:截断

但:只,只是。

以:用。

而:连词,表顺接,然后。

遂:于是,就。

之:代词,指竹竿

依:依照。

入:进入。

句子翻译

1.计无所出。

想不出办法了。

2.遂依而截之。

于是鲁国人就把长杆截断了。

3.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杆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管宁割席

成语释义

  管宁割席(拼音:guǎn nìng gē ),出自《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不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友。

原文

管宁、华歆共②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⑥(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⑦,歆废书⑧出观⑨。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把它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后来,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座位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带着官帽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再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释义

本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原属《德行》第十一则。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②共:一起

③捉:拿起来,举起,握。

④掷:扔。

⑤去:抛去。

⑤尝:曾经。

⑥乘轩服冕:复词偏义。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⑦如故:像原来一样。如:如同,好像。

⑧废书:放下书 。废: 停止。

⑨观 :观望

⑩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⑾窥:偷看

⑿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指你

⒀割席:割开草席,分清界限,断交关系

成语演变

【割席断交】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心得体会

“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

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有点苛求于人,但是,华歆贪慕虚荣,就不能怪管宁割席断义。

但是,管宁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的向往之心,也未免有些武断。不过,他很有定力,而且他发现了与华歆不志同道合,迟早会割席!

也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谨慎交友。

成语启发

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

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这样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出自管宁割席的成语

成语即管宁割席,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出处:《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阅读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华歆掷轩冕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_给菜除草___

2)管挥锄与瓦石不异。____________

3)又尝同席读书。____________

4)有乘轩冕过门者。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华捉而掷去之。

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4,“管宁割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一个人?

5.本文写了哪两件事?

【参考答案】

2,(1)共同(2)没有差别(3)曾经(4)······的人

3,(1)华歆拿起来又扔掉了金子。

2)管宁读书和原来一样,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

4,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

5.管宁与华歆锄地时发现了金子和豪车经过门前两个人的态度。

楚人学舟

原文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译文

楚国有一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船掉头还是船转弯,只听从师傅的(教导)。因此他到江中岛屿之间的小河里小试身手,没有不如人意的,他于是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现在造成危险的地方,不正是前几天尝试的地方吗?

注释

1.楚:楚国(古代国家名)

2.习:学习

3.操:控制,这里指驾船

4.折:指船调头

5.旋:指船转弯

6.疾:快

7.徐:慢慢地

8.惟舟师之是听:只听从师傅的(教导)。这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倒置句式,应按“惟听舟师之”理解

9.惟:只,仅仅

10.舟师:传授驾船技术的人

11.渚:水中小洲

12.莫:没有

13.遂:于是就

14.尽:全部

15.遽: [jù ]急忙

16.谢:辞别

17.椎:用椎敲,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18.径:径直

19.亟:立即,突然

20.犯:遇到

21.乃:于是,就

22.四顾:四周张望

23.柁:通假字同“舵”,驾驶

文言知识

“惟舟师之是听”这是文言中的一种倒置句式,应按“惟听舟师之”理解,“是”无义,句意为“只听从船师的教导”。又,《学弈》:“惟弈秋之为听”,应按“惟听弈秋之”理解,意为“只听弈秋的讲解”。又,成语“唯利是图”,意为“只贪图利益”,其中“是”「无义」

句子翻译

乃四顾胆落:于是四处张望吓破了胆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他于是就认为自己已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

椎鼓径进:敲鼓快进。

道理

1.学无止境,不要因为自己学了些皮毛就骄傲自满,否则会犯下大错,人们工作、学习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2.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不能略有新知就骄傲自满,略有进步就妄自尊大,否则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3.不论做什么事,凡浅尝辄止者未能有成功者;凡在学习或工作中不断进取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彼岸。

直不疑

原文

直不疑,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译文

直不疑是南阳人,担任侍郎侍奉汉文帝。他的同舍郎官请假回家,误将同舍郎官的金子拿走。一天后同舍郎发觉,无端怀疑直不疑,他谢罪说确实拿了金子,便买了金子赔偿了他。后来请假的郎官返回,把金子还给丢金人,使这位以前丢金子的人大为惭愧,因此称直不疑为长者。

(1)南阳:郡名。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

(2)有告归:有人请假回家。

(3)亡:这里作妄。意:疑也。

滥竽充数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注释

1)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骗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骗子就难行骗。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假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 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2)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3)使:命令。

4)南郭:复姓。

5)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6)请:请求。

7)说:通“悦”,喜悦。

8)廪食(lǐn sì)以数百人:官府供食。廪:粮仓。食:供养。

9)以:用,拿。

10)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或遂。

11)好∶喜欢,喜悦,此处是喜欢。

12)逃:逃跑。

13)立:继承王位。

14)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像现在的笙。

揭示道理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寓意: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曾子杀彘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②,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1]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孩子吃掉了。

注释

1)曾子(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 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

3)其子随之而泣:曾子的孩子就哭了。之:指曾子妻子要去市场。

4)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5)反:通“返”,返回。

6)顾反为女杀彘:回头回家时给你杀猪(吃)。

7)待:依赖。

8)彘(zhì):古代意为“猪”。

8)适:往,到,去。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9)特:只不过,仅,只是。

10)止:阻止。

11)戏:玩笑,戏弄。

12)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13)非有知:没有知识,意思是孩子很单纯。

14)待:依赖。

(15) 是:这。

16)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17)而:则,就。

18)非所以成教也:不能把(它)作为教育的方法。

19)烹(pēng):煮。

20)反:通“返”,返回。

21)遂:于是。

22)婴儿:孩子。

21)成教:教育有效果。

赏析

曾子为了不失 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 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 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体现了儒家“言必信”的道德理念。但这不见得是韩非 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 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 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道理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要有言必行。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古今异义

适:

今常用义:适合.文中古义:往,到;如"妻适市来".

特:

今常用义:特别,特殊.文中古义:只是;如"特与婴儿戏耳".

学者:

今常用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古义:学习的人;如"待父母而学者也".

成教:

今常用义:"成人教育"的简称.文中古义:完成教导,教好;如"非所以成教也".

还:

(1),动词,回去;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2),,动词,交还;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3)xuán动词,通"",回转,掉转;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顾:

(1)动词,回来;如:"顾反为女杀彘".

(2)动词,看;如:"顾野有麦场".(《狼》)

(3)动词,拜访;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止:

(1)动词,制止,阻止;如:"妻止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2)副词,同"",只有;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欺:

(1)动词,欺骗;如:"今子欺之".

(2)动词,欺负;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子:

(1)名词,儿子,女儿,泛指孩子;如:"子而不信其母"."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2)代词,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如:"今子欺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教:

(1)动词.教育.如:"是教子欺也".

(2)动词,使,让 ;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信:

(1)动词,相信;如:"子而不信其母"."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形容词,诚实;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成:

(1)动词,实现,完成;如:"非所以成教也".

(2)动词,成为,形成;如:"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狼》)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待父母而学者也"中的判断主语"婴儿"省略,"待父母而学者"是判断谓语,""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婴儿)是向父母学习的啊".

(2)"是教子欺也"中的""是判断主语,"教子欺"是判断谓语,""帮助判断;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顾反为女杀彘"之前省略主语"",代曾子的妻子,即"()顾反为女杀彘";该分句可译为"等我回来给你杀猪()".

"特与婴儿戏耳"之前省略主语"",代曾子的妻子,即"()特与婴儿戏耳";该分句可译为"()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2)省略宾语

"婴儿非与戏也"之中,介词""之后省略宾语"","婴儿","婴儿非与()戏也";该分句可译为"孩子不能欺骗啊".

"是教子欺也"之中,动词""后面省略宾语"",代别人,即"是教子欺()";该分句可译为"这是教导他欺骗别人啊".

(3)省略介词

"妻适市来"之中,谓语动词""后面省略介词"",表示""的处所,即"妻适()市来";该分句可译为"妻子从集市回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虚词总结
文言疑问句特点及翻译
15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及文言虚词能力提高
高考语文每日诵读44——文言基础强化19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