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烟艾灸帮你远离老寒腿

中医认识“老寒腿

“老寒腿”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据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阐述了人体受寒后,营卫痹阻不痛,肢末失去荣养而出现麻木,疼痛的中医机理

《素问.痹论篇》又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分别论述了老寒腿(痹症)于下肢肢体各部位的症状及体征:如肢体沉重乏力(骨痹),关节屈伸不利(筋痹),肌肉麻木不仁(肉痹)、皮肤畏寒怕冷(皮痹)、血脉阻滞不通(脉痹)等症状及体征。

“老寒腿”是怎么得的?

腰腿痛在古代称为“痹证”,痹是闭塞不通的意思,是指经脉、血脉闭塞不通了,有句话叫“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是所有疼痛证总的病机。

形成痹病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外感风寒湿邪,二是机体抵抗力下降, 而老寒腿属于“ 痹病” 中的“ 寒痹”。

寒表现为阳虚生内寒,内寒更容易招致外寒,寒性收引,出现怕冷、肢体拘挛不适、抽筋、发凉、疼痛等症状;老寒腿患者受外寒侵袭,必有源头。部分患者多有下肢受寒的痛苦经历,如涉水、淋雨、受寒、着风,久吹空调等因素,询问病史,最具特点的就是患者都能回忆起比较刻骨铭心的受寒经历,后续都未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导致疾病迁延难愈,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此类患者多以怕冷,发凉,疼痛较剧烈为主要表现。

从临床来看,本病既有寒的因素,又有虚的因素,更有淤的因素。

虚表现为气血两虚,肝血虚或脾肾阳虚。因为脾主肌肉四肢,肝主筋脉,肾主骨,这些脏腑功能不好,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机体就会相应出现筋脉、肌肉、关节、骨头的病变;而部分患者因虚而受寒,祖国医学称之为“虚邪贼风”,多为女性生理期、产后、久病、大病后体虚而受寒,多无明显的感寒经历及痛苦体验,初起症状不显著,此类患者多以局部畏寒,发凉,麻木,关节酸痛肿胀,严重者出现肢体萎软乏力,而无明显剧烈疼痛。

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招致寒邪的侵袭,而寒邪侵袭人体的经络,脉络凝涩,气血不通,形成淤血阻滞,不通则痛,逢寒加重,可以说是除了以上两种因素外,经脉淤阻是老寒腿又一重要的发病因素。淤表现为脉道不通,血液循环不好,出现下肢肿胀、肤色暗、疼痛等症状。

黄帝内经谈老寒腿

关于痹证,《黄帝内经》中有专门的一章叫《痹论》篇,《痹论》开篇,黄帝问医生岐伯:痹证是怎么得的?岐伯回答:人受到风、寒、湿三种邪气侵袭就会产生身体、腰腿疼痛。

风、寒、湿三种邪气

风的特点是来去不定,无处不到,在八卦中称为巽卦,巽的意思是无处不到。风邪伤人导致的腰腿痛称为“行痹”,疼痛部位游走不定。

再谈湿邪,湿邪是一种含水的气溶胶状态,譬如雾或霾就是湿邪,特点是重浊、黏滞、趋下,最易伤阳气;湿邪伤人导致的腰腿痛称为“着痹”,症状特点为腰腿酸重,麻木不仁。

最后的主角是寒邪,寒邪伤人的特点是疼痛,因此寒邪导致的腰腿痛我们称为“痛痹”,为什么寒邪伤人使人产生疼痛的感觉呢?

这与寒邪的特性有关:

第一,冬天是寒邪最盛的季节,所以,老寒腿冬天加重;

第二,寒性凝滞,水遇寒则结冰,人的血液也同此理,中医说血“遇寒则凝,遇热则行,见黑则止”,即寒邪加重血瘀,温热促进血液循环,黑色药物止血作用较好,治疗出血病时往往将中药炒黑;

第三,寒邪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它不仅使血脉不通,还使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进一步增加疼痛。

如何治疗老寒腿——寒痹益温

治疗这类老寒腿,《内经》总的原则是“寒痹益温”,即用温通的药物来祛除寒邪,从临床实际来看,需要在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的基础上,佐以温经散寒、活血通脉之品。

可用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上温阳药物如附子、肉桂、细辛,再加上补肾药物如仙茅、仙灵脾、怀牛膝、巴戟天等协同作用,效果更佳。

学会三招远离老寒腿

无烟艾灸

温经散寒,活血通痹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患侧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等穴位,距离穴位2~3 厘米,以能耐受艾灸器的热量为度,每穴约15 分钟,每天一次即可。

取穴方法:鹤顶就在膝盖上缘中点的位置;内、外膝眼在膝盖下缘两侧,伸腿时是两个突起,屈腿时是两个小窝;足三里在膝盖下四横指的位置。

自我按摩法——温阳、活血、通经

五指并拢,全掌紧贴皮肤,稍用力施压,沿直线往返快速擦动,频率为每分钟120~160 次,感觉有热量徐徐进入体内,可根据自己的患病部位选择擦动的部位,大腿、小腿或膝盖,每个部位约1~2 分钟。为了预防擦破皮肤,自己在家里可以先涂点爽身粉。这个方法也可以在泡脚时同时进行。

泡脚

俗话说,“寒从足下生,下肢暖,全身益”。对于老寒腿患者而言,平时不妨多用热水泡脚。人体的12条经络有6 条发源于脚底,泡脚可起到刺激经络运行的效果。气血充足、血流通畅,寒湿之邪无处藏身,腿自然也就无忧了。

泡脚时可以在水里加些祛寒的药物,艾叶有温通经络的作用,祛湿排寒效果最好,能除五脏六腑之寒,且能通血脉,调关节。

先用开水把艾叶包泡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入热水,水以盖过脚踝为好,泡上半小时,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宜。因为,出汗是祛寒的最好方法。

艾叶泡脚:祛邪散寒,活血通络。生姜大枣大小一块,红花一小把,生姜剁碎,和红花一起煮10分钟左右,晾到适宜温度(40~50 度)进行泡脚,一般泡20~30 分钟即可,泡脚过程中可加白开水调试水温,或用恒温容器进行泡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且行且珍“膝”,教你一招预防“老寒腿”
倪师黄帝内经(1到40集)
惊!「大长腿」因何变身「老寒腿」?
老寒腿、滑膜炎关节疼痛僵硬,风寒湿瘀经络不通,艾灸2个穴位
白酒加一物,腰腿疼痛一敷就好,老寒腿的救星!
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导药配方—单桂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