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痘疫苗
2014年2月18日168元
水痘疫苗是经水痘病毒传代毒株制备而成,是预防水痘感染的唯一手段。接种水痘疫苗不仅能预防水痘,还能预防因水痘带状疱疹而引起的并发症。
水痘
本词条由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目 录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1病因
水痘传染性强。病人为惟一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天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免疫缺失患者可能在整个病程中皆具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
2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脱症的演变过程,脱症后不留皮痕。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摧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
3检查
必要时可选作下列实验室检查:
1.取新鲜疱疹内液体作电镜检查
可见到疱疹病毒颗粒能快速和天花病毒相鉴别
2.在起病3天内取疱疹内液体接种人胚羊膜组织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
3.血清学检查
常用的为补体结合试验水痘病人于出诊后1~4天血清中即出现补体结合抗体2~6周达高峰6~12个月后逐渐下降亦可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PCR方法检测鼻咽部分泌物VZVDNA为敏感和快速的早期诊断手段。
4.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
5.疱疹刮片或组织活检
刮取新鲜疱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多核巨细胞,用酸性染色检查核内包涵体。
6.病毒分离
在起病3天内取疱疹液做细胞培养,其病毒分离阳性率高,后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咐试验及放射免疫等方法鉴定。也可取新鲜疱疹内液直接做电镜检查。4诊断
1.病前2~3周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密切接触史。
2.发热与皮疹(斑丘疹、疱疹)同时发生,或无发热即出疹。皮疹向心性分布,以躯干、头、腰处多见。皮疹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疹→结痂,不同形态皮疹同时存在,痂盖脱落后不留疤痕。
3.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5治疗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积极隔离病人,防止传染。对于抵抗力低下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3ml/日,连续3天。
早期隔离至皮疹完全结痂干燥为止。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龙胆紫液,继发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
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抗病毒药物治疗。或加用a-干扰素,以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
目 录
1预防疾病
2疫苗简介
3历史
4接种对象
5接种方法
6制备
7组成性状
8作用用途
9反应处理
10注意事项
11疫苗费用
12免疫效果
1预防疾病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疱疹病毒属A疱疹病毒科,有6~8种病毒糖蛋白(G),他们与感染、中和抗体的产生、病毒的复制和毒力有关。VZV只有一个血清型,与其他疱疹类病毒有无交叉免疫尚无定论。人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
VZV主要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淋巴结内复制,经4~10天产生第1次病毒血症,病
水痘疫苗
毒再经淋巴液血液播散,被单核细胞吞噬。经4~6天,开始第2次病毒血症,病毒大量释放在血液中,经毛细血管入表皮侵犯皮肤形成水疱疹。VZV在原发感染后肌体缺乏免疫力则发生水痘。并具有继续潜入于人体内的能力。带状疱疹仅见于感染VZV而患过水痘的人,虽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认为带状疱疹乃是原发感染VZV后病毒在体内潜伏的结果,当机体处于某种病理状态,防御功能下降至一定水平,VZV在神经结内复活、复制,逆向延感觉神经传递至该神经末稍所支配的皮肤范围释放,产生特征性的单侧水疱疹称为带状疱疹。
水痘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好发于春秋季,90%以上在儿童中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在托幼机构易引起多发或暴发。
水痘起病急但一般症状较轻微,如低热或中度发热及头痛、全身
带状疱疹病毒
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日-2日即迅速进入出疹期,出现密集奇痒的水疱疹。
若无并发症,水痘一般1周-2周左右便会痊愈。有些小孩在抓挠奇痒的疹子时污染伤口,因而造成水疱破裂后续发性细菌感染的脓皮症蜂窝组织炎。另外,还有一些较少见到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小脑性运动失调、脑炎、肺炎关节或是骨头的细菌感染雷氏症候群等病症。
2疫苗简介
水痘减毒疫苗是将水痘病毒OKA株在MRC5二倍体细胞培养繁殖而获得的病毒冻干制品。每剂疫苗含有不少于103.3蚀斑形成单位(PFU)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历史
1974年日本人高桥在患从一名患天然水痘男孩的疱液中用人胚肺细胞分离到VZV,并在人胚胎肺细胞、豚鼠胚胎细胞和人二倍体细胞(WI-38)的培养物中通过连续繁殖减毒。该病毒通过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物(MCR-5)经历进一步传代,建立疫苗毒种(Oka株),是当今世界广为应用的疫苗毒种。21世纪初北京、上海、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相继研制成功冷冻干燥水痘疫苗。
国产和进口的对比:
进口疫苗的病毒滴度保持在10000pfu,国产的病毒滴度在2000pfu.进口疫苗1984年在欧洲上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痘疫苗.在世界上上100多个国家进行使用,有大量学术论文和临床跟踪随访资料,有22年以上的安全有效的使用经验.1998年进入中国,为中国的水痘疾病的预防作出很大贡献,当时的价格是282元.国产水痘疫苗有两种,一种是长春所的,一种是上海所的.在国内使用时间均不长,约3年左右,在临床跟踪随访上相对缺乏.另外长春所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相对严重的副反应.
4接种对象
建议无水痘史的成人和青少年应该接种,易感人群主要是12月龄-12周岁的健康儿童。
特殊人群应重点接种:
1、工作或者生活在高度可能传播的环境中的人,如幼儿园教职工、小学教师、
接种对象
社会公共机构的支援、大学生和军人等。
2、与发生严重疾病或者并发症为危险者的密切接触者,如卫生工作者、儿童白血病及其他免疫功能不全和接受类固醇类药物治疗的儿童和家属等。
3、未妊娠的育龄妇女。
4、国际旅行者。
如易感者接触受然后,应注射免疫球蛋白,接触后3天用大剂量,可缩短病程,减轻临床症状。
5接种方法
推荐2岁儿童开始接种。1~12岁的儿童接种一剂量(0.5ml);13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种2剂量,间隔6-10周。儿童及成人均于上臂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疫苗应通过提供的稀释液复溶,并应完全溶解。应在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行接种。对于健康人,水痘减毒疫苗可与其他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水痘减毒疫苗可与其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但均需接种于不同部位,且不能在注射器中混合。如水痘减毒疫苗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则接种间隔至少1个月。
6制备
水痘疫苗由水痘-带状疱疹减毒活病毒Oka株组成。水痘病毒疫苗经冻干并在再组成时,0.5毫升疫苗含有Ok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超过1350个空斑形成单位。每0.5毫升剂量还含有12.5毫克水解明胶、微量新霉素和牛胎血清、25毫克蔗糖以及MRC-5细胞的微量残留成份(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该疫苗不含防腐剂(CDC,1996)。
7组成性状
本疫苗系采用国际通用的水痘病毒OKa减毒株,经MRC-5人二倍体细胞培
疱疹病毒结构
养制成。冻干成品外观呈乳白色疏松体,溶解后呈淡黄色液体。
8作用用途
本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水痘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水痘。水痘的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人是唯一的宿主,极易传播,现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控制水痘爆发流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9反应处理
接种本疫苗后一般无反应,在接种6-18天内少数人可有短暂一过性的发热或轻微皮疹,一般无需治疗会自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10注意事项
(1)安瓿有裂纹、瓶签不清或溶解后瓶内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
(2)疫苗瓶开启和接种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并应在开启用30分钟内用完。
(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后接种本疫苗。
(4)育龄妇女接种本苗后至少3个月应避孕。
11疫苗费用
一般水痘疫苗进口的价格是320元~350元,国产的价格160元~208元。
12免疫效果
水痘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较好。在美国的调查表明,免疫5年后有93%的儿童
水痘
和94%的成人具有VZV抗体,有87%的儿童和94%的成人具有细胞介导的免疫力。最近由Ampofo等发表的关于承认接种疫苗的报告表明,在始于1979年的21年间,突破性水痘的患病率和严重性未增加,提示成人接种疫苗后免疫力没有明显衰退。
接种6周后,血清阳转率均大于98%,13岁以上的人群接种2剂(间隔6~10周)血清阳转率可达100%。暴露于自然水痘感染72小时内,仍可通过免疫获得保护性。
13禁忌
在所有年龄组均有很低的综合反应原性,注射后偶见低热和轻微皮疹,但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且自行消失。
⑵禁忌症 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患者应推迟接种。对新霉素全身过敏者、白细胞计数少于1200/m3者及孕妇,不得接种。
14贮存方法
疫苗应在2~8℃条件下贮存。在2~8℃条件下效期为2年。在21℃条件下贮存1周、37℃下贮存4天,效价没有明显损失。
15不良事件
轻微
在临床试验期间11 000多名健康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种时,水痘疫苗具有良好耐受性。非故意接种对水痘具免疫力的人未造成不良事件的增加。在对914名健康的易感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双盲无效对照剂对照研究中(Kuter等,1991),接种部位疼痛和发红是疫苗受接种者中比无效对照剂受接种者中显著更经常发生的唯一不良事件(p<0.05)。
接种对象
在年龄为12个月至12岁儿童中,对约8900名健康儿童进行了无控制临床试验,他们接种了一次疫苗,然后连续监测42天,其中14.7%出现发烧(口腔温度为39℃),通常与间发性疾病有关。共有19.3%的疫苗受接种者主诉注射部位的反应(如疼痛/溃疡、肿胀、红斑、皮疹瘙痒、血肿、硬结和强直)。3.4%在注射部位有轻度水痘样皮疹,由中位数为2的损伤构成,并且在接种后5-26天出现高峰。在不到0.1%的儿童中出现接种后热性癫痫发作;尚未能确定因果关系。
在年龄为3-13岁的人中,对接种一次疫苗的约1600名受接种者和接种两次水痘疫苗的955名受接种者开展的无控制研究持续42天监测不良事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种后,分别有10.2%和9.5%的受接种者出现发烧(如口腔温度为37.7℃),通常与间发性疾病有关。在一次或两次接种后,分别有24.4%和32.5%的受接种者主诉注射部位的反应(如疼痛、肿胀、红斑、皮疹、瘙痒血肿、发热、硬结和麻痹)。分别有3%和1%的受接种者在注射部位出现水痘样皮疹,由中位数为2的损伤构成,并且在接种后6-20天和0-6天达到高峰。一种由中位数为5的损伤构成的非局部性皮疹分别在5.5%和0.9%的受接种者中在7-21天和0-23天形成高峰(CDC,1996)。
关于可能不良事件的数据可从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获得。在1995年3月至1998年7月期间,在美国总共分发970万份水痘疫苗。在这一时期(CDC,1999),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收到6580份不良事件报告,其中4%为严重不良事件。约三分之二的报告涉及年龄在10岁以下的儿童。最经常报告的不良事件是皮疹(发生率为分发的10万份疫苗37例)。聚合酶连锁反应分析确认,在接种后两周内出现的大多数皮疹事件是由野病毒引起。
严重
美国批准后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和疫苗生产厂家严重不良事件报告,不管因果关系如何,均包括脑炎、运动失调、多形红斑、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肺炎、血小板减少症癫痫发作、神经病带状疱疹。关于已知基础发病率数据的严重不良事件,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的发病率低于天然水痘发生后预期的发病率或社区中疾病的基础发病率。但是,由于漏报和报告系统的未知敏感性,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数据是局限的,使之难以将向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的接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天然疾病后并发症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然而,这些差别的量值使接种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可能显著低于天然疾病后的发生率。在极少情况下,已确认水痘疫苗与严重不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一名免疫妥协儿童的肺炎或带状疱疹)。在某些情况下,水痘-带状疱疹野病毒或其它致病生物已经查明。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数据不足以确定因果关联。在向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报告的14例死亡中,8例对死亡有其它明确的解释,3例对死亡有其它可信的解释,另3例的信息不足以确定因果关系。由天然水痘引起的一例死亡发生在一名年龄为9岁的儿童,在接种后20个月死于水痘-带状疱疹野病毒的并发症。
16其他关联
水痘减毒活疫苗可与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相结合,可促进为公共卫生目的在幼儿中采用水痘疫苗接种。对与标准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结合或不结合的水痘疫苗两次剂量水平(5300和200空斑形成单位)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虽然10%的儿童有可能可归因于该疫苗的较轻皮肤反应,但是这两个效价水平的单一水痘疫苗被认为是安全的。通常与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有关的反应在水痘加麻疹、腮腺炎和风疹联合疫苗接种后并未显著增加(Vesikari等,1991)。在麻疹、腮腺炎和风疹-水痘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Reuman等,1997)以及甚至白喉破伤风百日咳、b型流感嗜血杆菌,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联合疫苗(Shinefield等,1998)中观察到相同的安全性。
17HIV阳性接种
水痘疫苗并不表明适合HIV感染者(Gershon等,1999),但是正在进行研究以确定安全性和可能适应症(AAP,1997)。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6张)
1/1
相关文献
水痘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 第29期 (9)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迎宾街水痘疫苗接种后水痘流行特征-口岸卫生控制-2011年 第5期
水痘疫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评价-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 第7期 (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hinese.pdf
水痘知识
哈里森感染-精选(第18期)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水痘高发期儿童易感,如何预防和护理?
孩子出水痘,你需要知道这些
水痘疫苗1剂变2剂?这7大常见问题你必须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