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扎龙,一个凄美的故事(2016-03-02)

《黑土地__白土地》(7)

  


   28年前,在江苏盐城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因寻找丢失的丹顶鹤而牺牲的23岁女孩徐秀娟的事迹,确实让中国感动了一阵子。
   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这首歌,歌词很感人,旋律也很美。但直到去年底我去了扎龙,才知道“一个真实的故事”开篇是在黑龙江扎龙,结尾才在江苏盐城。




 


    徐秀娟于1964年10月出生于齐齐哈尔市扎龙屯的一个养鹤世家。1975年,扎龙鹤类动物自然保护区成立时,父亲徐铁林因在养鹤方面的丰富经验,被吸收进入保护区野生鹤类调查队工作。

    徐铁林一家七口,上有老母,下有四个儿女,家境贫困。徐秀娟是家中的大女儿,少年徐秀娟对父亲的养鹤事业并不感兴趣,她最热爱的事情是读书,然而徐秀娟就读的边屯高中在1981年停办,她不得不失学在家。为了解决女儿的出路和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徐铁林请求保护区的领导将她调入鹤场做了临时工。

   17岁的徐秀娟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顶鹤、白枕鹤、衰羽鹤等珍禽饲养、放牧、繁殖、孵化、育雏的全套技术,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100%。她的出色工作曾得到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尔德博士的称赞。

 





   1985年,一个到扎龙湿地考察的专家提出让徐秀娟到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进修,然而五百元的进修费用对当时的徐家来说,却是个天文数字。徐秀娟死后家里人才从她的日记中知道,她曾经四次卖血才凑足这笔钱。

   1986年徐秀娟在东北林大进修了一年半后又回到扎龙。那年江苏盐城成立珍禽保护区,请徐铁林去作指导,徐铁林放不下他倾注了心血的扎龙,就叫女儿代他前行。

    徐秀娟独自踏上了去盐城保护区的旅程。临行前,父亲让她带了三枚马上要破壳的鹤卵,还带了作孵化用的热水袋、脱脂棉。徐秀娟怀揣着三枚鹤卵一路辗转,五夜五天,她用自己的体温进行着孵化。到盐城不久之后,三只小鹤破壳而出了。徐秀娟没有想到,在这片她带去新生命的土地上,最终将会永远留下自己刚刚铺展开的年轻生命。






     1987年9月16日晚,徐秀娟和鹤群相伴度过自己一生中最后的一个中秋节后,因寻找天鹅在盐城保护区涉水身亡。徐秀娟死后两年,江苏人民政府追认她为革命烈士,她的骨灰永远留在了盐城珍禽保护区的湖心岛上。

   “仙鹤姑娘”的事迹感人至深。徐秀娟走在了时代之前,为了仙鹤能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她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年徐秀娟的死,在刚刚兴起环保概念的中国确实曾经受到不小的重视,她甚至还被称作是中国为环保牺牲的第一人。不过在短暂的宣传热潮过后,一切也就迅速归于平静。当年盐城保护区的徐秀娟事迹纪念馆已经被拆除,她的墓地上长满了荒草。

   令人欣慰的是徐秀娟的故事入了歌,这首歌还曾经唱红了大江南北。

   徐秀娟仍然活在那首描述她的凄美故事的歌里,她的生命还以一 种特殊的方式延续着!

   人们常把人的死亡与仙鹤连在一起,说人的去世是驾鹤西去。但这个世界上,又有谁的死能像徐秀娟那样真正与仙鹤连在一起呢?

    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我宁愿看到的是无数只丹顶鹤承载着仙鹤姑娘的魂魄,翱翔在湿地的上空。








                                                (本文资料从互联网搜集整理;图片由作者摄于2015年12月2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媒体人丨霍秀:仙鹤姑娘,一家三代的护鸟故事
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墓地,年仅23岁化身仙鹤,事迹歌曲被广泛传播
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散文】王加清
丹顶鹤轻轻地飞过,有个女孩却再也没有回来
《一个真实的故事》的真实故事(转)
一家三代与丹顶鹤的生死情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