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槐 | 介休抗日民主县政府办公地——孝义宜兴村

往期回顾 

·  赵处亮 :孝义的“蜀道”

·  孝义籍科学家张齐兵教授在《Science》刊发科学评论文章


/王槐

1

宜兴古村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遗风久远。“宜兴”二字文化底蕴深邃,彰显出先祖们无限的智慧,热土孕育祖辈先民,为华夏文明灿烂的历史文化名村。


宜兴村在明清时期传为“经济强村,文化名村,长寿之村,”民国27年(1938年)成立村党支部。

张定常、杨全义、张恩佑、赵增琪、张开元、陈 钦、陈 渊、张 照、杨 桐、张广恒等地下党工作人员常组织率领游击队、民兵、妇救会等群众依托远近闻名的林木繁茂,庙宇古建筑层叠无穷,地形易守难攻,便于迂回的峪泉山域抗击日寇的入侵,成为抗日组织的集聚地,秘密活动中心,有力地打击了入侵日寇武装力量,留下了许多神奇的英雄抗日故事。


宜兴村交通便利,自古有孝义西南恒交通驿道之称。村域山青水秀,南河域古称七百亩花果园,是祖祖辈辈人赖以生存的经济特色产业创收的支柱,漫山遍野的果木林品种多样,被视为“摇钱树。”多品种系的杏子闻名三晋大地。有宜兴杏花香之美誉!雄厚的经济来源、富裕的村民、成为了世代人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奠定了可靠的基石。

这些有利因素均为介休抗日民主县政府择宜兴村为办公地视为先决条件。


2

介休县志:民国28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国共合作破裂,抗日县政府成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府。民国32年秋,阎政权在所属各专县区村各级建立了组(县分会,政(县政府),经(联合社),军(国民兵团)统一行动委员会,简称统委会。介休统委会驻在孝义县宜兴村,设立主任委员1人,兵农、肃反、经济专任委员各1人,并由县长,县分会主任,联合社经理,国民兵团副团长担任兼职委员。统委会设田粮处、政卫团、兵站仓库、爱乡团,内设秘书主任1人,秘书4人,干事若干人,具体分配承办收费、事务、管卷、文书等项。

民国34(1945年)8月,介休统委会由孝义进驻介休城内县府办公。


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当我得知:介休抗日民主县政府在宜兴村曾办公几年,给宜兴人留下了永久难忘的记忆。我便开始走访查证村里年老人,并根据村人所说,当年在宜兴村介休县政府是集中与分散办公、居住相结合。我便根据集中与分散办公、居住情况绘制了一简草图。

任琦县长(坐者)及其儿子

介休抗日民主县政府办公院:楊旺宅院,蔡春生宅院。


杨锡田宅院政府厨房地,由聂风祥为厨师长,此人后留宜兴村居住生活到老。


“厚道巷”和“积善院”大门前老槐树是政府人员出入和栓马之地。

杨氏宗祠场院为政府车马饲养地。


马氏宅院为任县长居住处。他老母死后葬于村河里杨沟里。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孙来迁坟。


后任县长居住圪垛里陈氏“惟善为宝”院,此县长姓张,村老人说为骑兵团长兼县长。


公安人员居住杨氏宅院和十景院,操练在杨场里处。


杨安林上院为粮库处,汪树千负责保卫队工作。下院为政府科员住在“子孙楼”窑房内,有史祥庭等人居住。


任氏宅院居安生村叫立珍科员几人。


张宅院和圪瘩里张宅院为政府判案,断案人员居住院。

王马三姐夫王有堂三科科长和妻子。经她们保媒说合、魏够香才嫁给当时在杨安林家打长工的任全保,恋情故事成为印记往事。


村西头张氏宅院居住魏够香老人



村西杨氏书香门第人家、住着岚县人王继贤主任。后与杨家女结为终生伴侣,在宜兴并生有一女,二人爱情故事家人扎根心田。


村西张氏宗祠院为政府关压犯人监狱处。内放置石磨、石碾,犯人戴足手烤链日每推磨面,供给犯人自食。村人说曾发生越狱事件。还说到曾关有一西山女犯人。


政府曾先后在村东、村下街处办有学校,并接纳宜兴孩童入学就读。

3

共产党领导的介休抗日民主县政府虽只有四年时间,在宜兴村驻扎办公也只二年多,但据说期间曾有许多国共将领多次来巡察视访,楚溪春司令曾几次来过,这些在村老人心里成为情趣难忘之事。1942年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日寇推行杀光、抢光、烧光政策,发动了疯狂的军事扫荡。宜兴村地下党组织人员和民兵、游击队以及群众与介休抗日政府人员同仇敌忾,依托峪泉山地域武装力量反扫荡,有力打击了日寇的来犯。日寇炮击峪泉山笔塔,将笔头打下山脚下,笔塔体上至今留下累累弹迹。

地下党组织粉碎兑镇、上栅、孝义城三股日军妄图包围消灭在峪泉山上的战斗。在抗击日寇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宜兴村世人心中难忘怀!

这虽说只有短暂的两年多时间,介休抗日民主县政府与宜兴人结下了共同抗击日寇的斗争史。虽无详实文字资料佐证,可也有间接的或耳闻目睹之印记,也为今人研究挖掘其抗日红色文化辉煌史提供具有价值的辅助资料。

宜兴人将不会遗忘或不知道曾有的抗击日寇侵犯的光辉岁月!    


作者简介


王槐,男,1953年生,孝义市胜溪湖街办宜兴村人,中共党员,中师学历,七十年代初当几年兵。后从事小学教学.教育工作,任小学校长二十年久。九十年代曾为孝义县第四届,孝义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任教期多次获市、县、乡镇,教办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模范教师等多项奖励。曾获中国德育学会,中国德育研究会,德育报刊德育科研论文二等奖。中共孝义市委宣传部,吕梁马烽文学研究中心民间剧本奖。现孝义市三晋文化研究常务理事,民俗风情专委会主任。市作家协会会员,市读书协会会员。孝义市刊物发表多篇文章。编撰《三晋名胜一一玉泉山》,主编孝义市小王营《王氏族谱》等。二〇〇五年离岗,二〇一四年退休。二〇一五年在自家院舍自办“槐启文化记忆馆”将多年研究收藏的本地域古建筑庙宇,古院落,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料,老物件三千多件展示,得到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媒体网络,学术界人仕,群众的认可!二0一七年主编参加全国第五次古村落评选资料。为后辈留下了过去的记忆,留住家乡文化的根,活着的历史教科书。踏着文化自信路坚持着。


联系电话: 13327581357


更多人在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老照片】-1万-280- 老照片背后的苦难,80年前日寇烧毁绵山古寺,将百姓放大钟内烧烤
山西农村庙会会谱捌农历7月230个
孝义市历史沿革
白雀奖 || 2020年11月份散曲入围作品及点评
古村落游之三十三:东泉村
任家村惨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