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元的往事

思文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民间一直留有祀祖的习俗。供奉时行礼如仪,有的上坟扫墓,还有的在路边,支起一处处火丛将买来的元宝、纸钱焚烧,听老人们说,这样做,在我们看不见的世界的人是会感知的。
 
然而他们中许多人会做梦,梦里总是出现故人的音容笑貌,然而如果不是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恐怕也不会如此神奇。
 
儿时的印象中,中元节是发硬的寿桃、油饼馅饼乳饼糕点。大概要在那前几天,市面上时鲜瓜果,以及不同的祭祀用品纷沓至来,叫卖声亦是不绝于耳,然而那吃食我是分辨不清的。色彩斑斓,我以为好看,也要嚷着买来吃。
 
后来我倚在糕点店橱窗前,看有年轻的阿姨和上了年纪的婆婆买了一些,可随即看母亲从别的橱窗前急忙来寻我说,“那东西小孩子是不能吃的”却又不告诉我缘由。就像幼时在集市上看见袋装的醋却以为是饮料一样,她同样一声喝住,“别扎它,不能喝。”
 
中元节那天,家里总是嘱咐大人们早些回来,更是不许小孩子晚上出门,以前姥姥姥爷在世时,从来也都是如此。

但有的长途跋涉,大包小裹的返回老家去,较之清明节尤胜。还有胆子大的小孩儿会拿着不知哪来的着纸扎的花灯,不明自已的我倒觉得煞是好看。
 
后来,读到萧红的呼兰河传说起中元节放灯,才知道灯是给故去的人点的。“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再后来,家中有老人先后故去,于是中元节也徒增了祭祀的人,更曾添了无数伤悲,而对于儿时喜爱的花灯有了落寞与凄凉之感,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每年那天,母亲与她的姊妹都要聚在一起,一束淡菊、几碟糕点、一丛火焰。而我经过水果店旁,有老板问我,买水果做什么用么?我摇了摇头又走开了。

我见到的街头蹲着的忙碌的人们,想起了火光照耀着,略带疲惫有些释然的面庞里,该寄以怎样的相思。

修得浮生缘几世,池塘芳草萋萋,寸心何以报春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过年习俗——古画完整版
人生启迪---燃起自己的心灯
【烘焙糕点】圆乎乎胖滚滚,谁人不爱小餐包
这是多少人童年的回忆糕点,这几种你都吃过吗?
老北京“恶五月”“避毒”“扔灾”15
夏天,大米别再煮饭了,做成小糕点,香甜软糯又解馋,吃完还想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