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栽培技术
摘要 根据桐庐县当地蚕桑产业现状,结合强桑1号桑品种在当地栽植的特性,介绍了强桑1号的栽培技术,包括栽植、树形养成、肥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桑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桐庐县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延缓蚕桑业在当地的衰退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88.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75-02
  桐庐县是浙江省蚕桑西进八县市之一,现有桑园面积1 946.7 hm2,养蚕农户超过12 300户,年饲养蚕种84 080张,产茧量4 101 t,蚕茧收入12 122万元,平均产值62 269.5元/hm2。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以及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劳动用工日益紧张,养蚕风险不断增加,养蚕收益不再成为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追求经济效益大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桐庐县的桑园面积逐步萎缩,养蚕农户不断减少,养蚕队伍老龄化趋势明显,成为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进一步提高桑园单位面积桑叶的产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桑经济效益,延缓蚕桑产业在桐庐县的衰退,有必要选择适合于该县丘陵、山区等多种土壤类型和地区种植的耐瘠、抗旱、抗寒的高抗、适性广的桑树新品种,以此来改善本县蚕区主栽桑树品种单一、老化、产叶量低的现状。从2006年冬开始引进强桑1号桑品种,在桐庐县瑶琳镇毕浦村农田和山地进行试验种植,当年种植后其生长势明显,蚕桑技术人员在秋季对该品种桑树的产叶量和生长势与当前的主栽品种荷叶白开展数据对比调查,当年种植的强桑1号比对照种荷叶白枝条长1.1 m,增长50%;桑产量达24 t/hm2,比对照种高36.7%。如此优势的新品种,吸引了周边乡镇村的养蚕大户、村干部来田间参观。2007年后,本县蚕桑的发展和改造主要以引进该品种为主,截至目前,全县已示范推广该品种333.3 hm2。该品种属中生中熟桑品种,高产、抗逆性强,秋叶硬化迟,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深受广大蚕农喜爱。现将近10年来示范推广过程中的高产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广大养蚕种植户参考。
  1 合理稀植
  当前桐庐县蚕桑生产的主栽桑品种以农桑系列、荷叶白等湖桑系列为主,在提倡丰产丰收、见效快、收益早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示范推广的栽桑模式为低干密植,栽桑量达1.5万~1.8万株/hm2,使桑叶产量到第3年就可达丰产的目标。而强桑1号是用浙江的大种桑作母本、桐乡青作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生、中熟、高产、抗性强的优良桑树新品种。其生长势旺盛,叶片大,光合作用强,适当合理的稀植有利于发挥桑树品种的特性。从2006年冬开始引进示范推广的基础上,从2007年开始连续3年分别在水田、旱地开展9 000、12 000、15 000株/hm2的栽植密度模式探讨[1-2]。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丰产前栽植密度越高,桑产量也相应提高;在调查的年份内未出现大的旱灾和涝灾,水田比旱地的产量略高;由于桑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不可能在种植几年后适当间除,从成本、田间操作省力及光照影响的情况看,水田以10 500~12 000株/hm2为宜,旱地可适当密植12 000~13 500株/hm2。
  2 树形养成
  强桑1号桑品种树形直立、树冠紧凑。当年种植后,离地40~50 cm定干后,连续进行2年春伐,可以促进枝干生长粗壮。离地65~70 cm定拳,根据栽植密度留3~4个拳,每拳留2~3枝,可以保证冬季桑园有效条达6 000条以上,总条长在10 000 m以上,为培育丰产型树形奠定良好基础[3-4]。
  3 肥培管理
  强桑1号桑品种生长势旺,桑叶产量高,需要充足的肥水,根据生产100 kg桑叶需纯氮2 kg的标准,养一代杂交种用叶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按10∶4∶5的比例进行配方施用;桑园施肥的总体要求做到适施春肥、重施夏肥、追施秋肥、冬施土杂肥;每个季节根据桑树对肥水要求不同,合理配比肥料用量,春、夏、秋、冬肥施用比例为20%~30%:40%~50%:10%~20%:20%,可以充分发挥品种高产优质的潜力。因为新品种比荷叶白发芽早,所以整枝、修拳、剪梢等管理工作宜于每年春节前完工,以便减少养分流失,提高桑叶产量[5]。
  4 病虫害防治
  强桑1号桑品种,由于生长势旺,相对其他桑品种而言,枝条比较粗壮,但木质结构疏松,容易受桑天牛侵害。传统的防治方法为见天牛幼虫侵食枝条或主干后,用湖州产的杀蛀灵药签塞入天牛幼虫侵入口,便可以杀死天牛幼虫;或用80%敌敌畏与水按1∶2的比例配制后注入天牛幼虫侵入口1~2 mL,并且用黄泥封口可以起到同样的杀虫效果[6]。
  桐庐县属桑瘿蚊发生严重的地区,在旱地种植强桑1号时发现该品种对桑瘿蚊的抗性比较强,为此开展不同桑树品种的桑瘿蚊危害情况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强桑1号的桑瘿蚊危害率为12.3%,而对照品种荷叶白的桑瘿蚊危害率为40.8%,强桑1号的桑瘿蚊危害明显轻于对照荷叶白。
  5 桑叶收获
  强桑1号桑品种,春季桑叶产量比对照荷叶白高30%左右,而秋季桑叶产量则高出40%以上。为保证第2年春季的桑叶产量和提高萌芽率,秋季采摘桑叶时,要采叶留柄,保护腋芽;在晚秋蚕结束时每条留3~4片叶,任其脱落,切忌“剃光头”,避免桑树在10月下旬后遇高温而萌芽,消耗树体冬季贮藏的营养。
  6 参考文献
  [1] 吕志强,计东风.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的选育[J].蚕业科学,2011,37(1):9-12.
  [2] 冀宪领,盖英萍,牟志美,等.干旱胁迫对桑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蚕业科学,2004(2):117-122.
  [3]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桑树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蚕业科学,2004(4):390-394.
  [4] 黄平,储一宁,罗太义,等.在云南立体气候条件下对不同桑树品种性状的比较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7(3);474-477.
  [5] 姚芳,倪吾钟,杨肖娥.桑树的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其应用前景[J].科技通报,2004(4):289-292.
  [6] 潘一乐.桑种质资源和桑树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蚕业科学,2000(z1):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虫夏草×蚕宝宝=蚕虫草,你猜猜它的身价吧!
他让蚕宝宝与冬虫夏草彼此合体,已申请专利,经济效益高
繁星 | 蚕桑
蚕业教育家、遗传育种学家----陆星垣
专题阅读:《诗经》
重庆蚕科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