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可染等知名大家的得意门生 —— 张仁芝

“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它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下手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此真大家也,不必论古今。”这是石涛题画语录中的一段话,透彻地道出了山水画所以为山水画的美妙所在——自然的“或真或幻”与画家的“笔头灵…,自古至今,虽山水画名迹颇多,而真能达此“真趣”境界者委实不多。李可染得意门生——张仁芝先生,小编认为他是为数不多的得“山水真趣”的画家之一。

“面对现实,面向生活”,恢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优良传统,是李可染先生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中央美院任教时的教学主张,“以意描画,欲颂祖国山河之美”,是李可染先生晚年的追求和他晚年作品的特色。作为他的学生,张仁芝无疑继承了李可染的思想和理念,他坚持对景写生,艰苦卓绝的探索,观察和研究自然。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成功吸收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技巧和特点,游刃有余地在中西融合上施展自己的才能。加上张仁芝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形式美的敏感,青年时期的张仁芝就取得画坛瞩目的成绩,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

张仁芝和他的老师李可染一样,比传统画家更重视对景观表现的现场感受,更强调笔墨对景观形象和意境的塑造。所不同的是,他的老师李可染为达到这一目的,弱化了笔线,特别突出了墨法尤其积墨法,并由此呈现出富于现代气息和“晴光明灭,墨入太阴”式的深秀风格。同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张仁芝坚持以无所假借的笔墨来感染打动观赏者,强调笔墨的回归主要在笔法上而非仅限在墨法上。他的创造性在于通过笔法点画的勾搭,讲究笔与笔、笔与墨、单元结构与单元结构之间的变化,来表示一种“心理空间”,整个画面由局部到整体相映生发,一气呵成,画法,因脱去了笔墨多层叠加的“外衣”,就更要求墨骨点画经得起推敲,章法也要有别致的气势。这种含有书法式欣赏意味的独特画法,更宜于抒发对自然的感受,更突显“以意描画”的行笔特色而获得“山水真趣”。

历史上但凡能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深入大众精神世界的,这些作品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张仁芝对景创作的作品《早春》、《碧血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祠》、《颐和园佛香阁》、《施工中的北京南站》、《大同云冈石窟》、《紫禁城全景》、《古代洞窟延庆古崖居》、《人如漫步画中游》等,用相对宏大叙事手法和全景式构图,使画面繁密而不杂乱,呈现沉雄博大、深邃浑厚的境界,这些创作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大道至纯的自然表达,也是画家满怀深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讴歌。

张仁芝还有一些按照自己审美理想营造丘壑的作品,比如:《高山流水》、《黔南山居》《燕山雨后》、《大江日夜向东流》、《林岚秋色》等,这些作品在图式上,深度融合几十年来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积淀,把传统文化艺术与时代赋予的笔墨精神、历代绘画技巧与自己笔墨锤炼的心得体会产生共鸣,把自然之美转换成笔墨之美,笔墨语言上力图摆脱对于形似的刻意追求,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从深层次的精神领域挖掘中得心源的内在感悟,再现从师法自然过渡到天人合一的朴素之美,通过对精神世界的赞誉,对意识领域的讴歌,表达当代人对如诗如梦的山水世界的追寻,阐述着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对艺术化生活方式的向往。

对于年逾八十高龄的张仁芝来说,几多寒暑的执着探索,承载他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从师从李可染的励志少年到功成名就的当代著名山水画家,见证了一个对艺术极其纯粹的画家从苦心孤诣的心摩手追到柳暗花明的拊掌跳跃,直至心手合一的艺术状态,这种艺术创作的化蝶过程既是人生的选择,也是价值的回归,它不同于竞技比赛,要有胜负,而是自我博弈,自我超越的艺术实践和探索轨迹。

张 仁 芝

北京画院专业画家

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画学会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砚边谈艺】求新求美一意孤行——张仁芝的山水天地
李可染山水画少见线条 实非上乘境界-头条网
品味大师李可染水墨中的光影表现手法!
黄宾虹的山水不可名状 但并非一排点一排黑
笔墨淋漓,墨云悠然,李可染再传弟子——唐年桂
国画山水泰斗李可染《清漓风光图》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