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秋雨《文化苦旅》: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余秋雨这样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他是从文本文化走向生态文化的散文大家。90年代的某一天,他想到,苏东坡曾把自己的放达行为称之为“老夫聊发少年狂”。
他右手牵猎狗,左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其实细说起来,他自称老夫那年才三十八岁,因此他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
他发出了4连问:
1.我们这些人,为何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
2.如何每宗学问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的学问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3.如果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4.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就是在这样一种困惑里,余秋雨换上远行的行头,开始了一个人的天涯孤旅。
站在古人曾经站过的地方,看中国的自然景观,看世界的自然景观,联系人、物、历史、地理、自然……于是他就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漂泊旅程——文化走向……唐朝的烟尘、大宋的风,洗去他最后的少年英气,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历史的沧桑感总会引发人生的沧桑感。
《文化苦旅》是外出的浪子,它出门旅世。文化苦旅》1992年首发,迅速地占领了各大图书市场,极度畅销,引发文化热点。
市场上各种盗版风靡。余秋雨说朋友们都捧着他的盗版书,信着他的假生平,听着他的假传说。一句话,《文化苦旅》大火。
现代文化名人,书写历史各种文化历史名人,精彩纷呈。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通过对山水风物的品位来寻求文化的灵魂和人生的真谛。
那隐于山川河流的前人踪迹,流传于千家万户的盛世传奇,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灵动又多情。
这本书虽然是散文,却带给人们新的阅读体验和新的思考,唤醒人们内心和灵魂深处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强烈共鸣。
这本书是三十年影响最大的一本文学书,中国家长留给子女最多的一本书。
全国文学书籍十年排行榜前列,全球文学书籍十年排行榜前列,甚至在台湾,也在庆祝这本书发行达到几十万册。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
这本书开启一代文风,是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也是他的开山之作。
余秋雨说:“即便是在钻研中国古代线装本的时候,耳边也会响起一批大诗人、大学者放达的脚步声……"
那中国各地文化聚集的福地,各类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走马灯一样在他的书里灵动着活动着,在作者的笔下,在读者的梦中,一次次抵达。
我们旧地重游,和古人对话交流,永不停息的 步履,覆在重重山,叠叠水,覆在茫茫大地上。


作者简介:柳七公子,另用笔名柳如眉,山东省作协会员,已出版作品《萧何的奋斗笔记》《待我相思放下,许你浪迹天涯》《最美流年遇见最美古诗词》《一宵冷雨,半世浮萍:纳兰容若词传》等作品。喜欢我的文,欢迎点赞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苦旅经典三
余秋雨《文化苦旅》目录
《品读》 余秋雨-《文化苦旅》赏析
《文化苦旅》读后感
品读 | 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一场自我修养的文化旅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