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文/柳七公子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这是一首写在新春佳节里的诗。

刘长卿(约725—791)字文房,祖籍安徽宣城人,是盛唐至中唐过渡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擅长五言律诗,自诩五言长城。他以写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见长。他的七律被称中唐之首。

刘长卿年轻时在河南嵩山读书,唐玄宗天宝年间中进士,不久便被诬陷入狱,后遇大赦获释。

他的一生有过漫长的迁谪生涯,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任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第一次迁谪是在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海盐令。758年春天,他由苏州长州县尉贬至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任县尉。第二次是在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至十二年(公元777年)深秋,刘长卿因得罪鄂岳观察史吴仲儒被诬陷为贪赃,由淮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今睦州(今)浙江建德为司马。

刘长卿离开苏州去南巴途中,在洪州待命。在今江西余干时与李白相遇,当时适逢李白被浪放夜郎遇赦从白帝城归来,诗人写下了《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他的仕途人生,从开始便注定了历经坎坷。他一生失意不得志,所以他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感,描写谪贬生涯之怨的较多,也颇有特色。

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五言绝句是写在《刘随州诗集》开宗明卷的第一首诗,便是写在诗人谪贬湘楚之时,是老少皆宜,妇孺皆知。这首语言清淡完美,意境深邃隽永的小诗,全诗仅20个字。

诗人宛如一个笔墨老道的画家,于洁白的雪地上,妙手为我们描摹、勾勒出一幅旅人风雪夜归图。这副美图,远看笔笔错落有致,近观搭配摇曳生姿,疏密相宜,动静相联。

唐代疆域辽阔,那时的湖南长沙以南,地广人稀,广东茂名一带更是人迹罕见,极尽荒凉。


至德三年(公元758年)春,诗人从人间天堂苏州贬至这不毛之地,心中的委屈可想而知,无奈天命难违。这首诗便写诗人第一次迁谪时期,在他到茂名后的第二年,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新春来临之际。

异乡零落,恰逢年末岁尾,仿佛已清晰地听到新春的脚步声声,重重地踩踏在诗人的心上。心中无限伤感化墨,成感人的诗行。

马上就要过年了,遥远的南国边城也开始弥散着过年的味道,思念如蚁,吞噬着诗人的心。自己与亲人相隔关山万里,思乡的情绪恰似陈年的老酒,浓烈又呛人。

来到茂名一年了,异乡的水土滋润不了诗人那颗思乡的心,仕途的坎坷,心中的失意,倒是可以承受,唯有这年根底下,那颗思乡的心一直在萌动着,思乡之情切切。他想念远方的老母亲,想念家中未成年的小儿女,想念为他操持着家的妻子。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除夕夜,本是合家团圆共享欢乐的夜晚。一家人老老少少围着火炉而坐,和老人话话家常,和孩子温情嬉戏,共度良宵美景,共享新春的欢乐。家,无论贫穷与富有,因为团圆却弥散着别样的温馨。

古时就传说连监狱里的死囚也能被特赦回家过年,节后再返回监狱。可见从古至今春节合家团聚是经年的习俗。

新年在即,诗人离家千里,人至老年本应该和亲人相守在一起,可是他老了老了却寄人篱下,春归之日总是急匆匆地走到他的前面。别说这南国的小城不属于他,就是在这里生活得再好,这里终究不是他的家。

春天是岁首,一切将会有新的开端。可是他依然独守天畔,诗人心底那份冉冉而起的紧迫感便自然而然融入到他的诗行,仅于他的事业他的前途来说,依然是一片黑暗,没有一丝亮光。

每一天,诗人只是与山中攀援的猿猴相伴朝晚,心中的抑郁与悲愤无人诉说,只能倾诉给江畔的杨柳。倘若杨柳依依能拂去他心中的孤单与郁闷,他的心便不象现在这样凄苦与无助


南国的春天烟雨蒙蒙,风烟袅袅,一片迷离。诗人的心却是一片雾色迷茫,看不到一丝新意与光亮。思乡的人,他的心是愁苦不堪的,他的心是沧桑伤感的。

漫长的谪贬岁月,早已蹉跎了诗人的青春,他已到了暮年,年轻时的梦,年轻时的烈烈情怀,都还如当初那样么?

刘长卿在第二次谪贬从鄂岳来到长沙时,于深秋的黄昏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凭吊贾谊写下了唐诗中的精品七律《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汉文帝时洛阳才子,著明的政论家贾谊因上书痛切评论朝廷时政,被权贵中伤,疏放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最后又被召回京城,一直没有重用,抑郁而死。

刘长卿和贾谊的遭遇颇为相象,同是天涯沦落人,他才同病相怜吟出了这首诗。其中的诗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一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在这首《新年作》里,诗人巧用贾谊被贬不得重用的典故,抒发自己心中郁郁不得志的悲愤心情,他的梦还没有彻底消亡,他的信念还在熊熊燃烧,他还想着有朝一日能被皇帝召回京城,实现他报国的理想。

一首蕴含着浓浓的思乡凄切之情的诗歌,一颗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心,一个远游在外的唐代谪贬之人,孤孤单单,凄凄惨惨戚戚。想每一个古代被贬的官员在远谪边城的漫长岁月里都还会对自己效命的朝廷抱着这样的幻想,这也是古代文人或官员的悲哀所在。

卢文昭评论: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

整首诗宛如南国江面上漫洒的风烟,迷离茫茫一片,那长长的乡愁,那无尽的思念,仿佛就从刘长卿的诗里被拉伸出来,漫渺着扯到了读者的心头,久久都不曾散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就地过年,1300年前的大诗人无奈写下《新年作》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53首
​唐 · 刘长卿《新年作》赏析
刘长卿《新年作》
每日一题: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诗(130)《新年作》(刘长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