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脉通


来源:循环医药

作者:袁则红 


2017年12月4日,卫健委(当时叫卫计委)网站颁发了《关于印发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的通知》。此通知一时间激起千层浪,中医粉们高声叫好,药品生产商举双手赞成,但很多高年资医生或者西医医生却是冒了几泡酸水:不需要科班出身就能拿医疗执业资格证,那我们成了啥?中医有什么好,不就是个巫医吗?


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医诊所备案制的推进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中医诊所的开设数量还远远达不到预想。比如下面的关于温州市瓯海区第一家中医诊所的新闻报道。想想看,经济如此发达的温州市,且是在温州的超级大区瓯海区,在2018年5月10日刚刚发出第一张中医诊所备案证。


“只用一天证就办好了,节省不少事情,真的是太方便了!”近日,温州市瓯海区颁发出首张“中医诊所备案证”,获得此张备案证的是温州首宣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开办的一家中医诊所,该诊所是瓯海区招商引资的中医类医养结合项目,瓯海区卫计局实行全程代办,成为卫计系统优化服务,推进营商环境的一项新举措。


而且目前各地的中医药管理局在推的中医特长考核制度,据传有可能又成为一个过场和闹剧。在我的朋友圈,到处可以看到中医特长考核包过的信息,想来这个玩意儿又要成为诊所压货的又一把利器了。


当然,我这只是杞人忧天。今年2月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诊所(部)较2016年比增加了13000家。13000家诊所,相比较现今的诊所总量67万家,还是有巨大的差距。


不过,卫健委总是急我所急,所以在5月18日召开的“海峡两岸医院院长论坛”上,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的演讲中释放了这样一个信息:在提升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方面,国家卫健委计划松绑个体诊所的设置标准,弱化诊所面积、设备台套数的设置门槛。


具体的相关信息如下:


分级诊疗还需要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焦雅辉提到,国家卫健委正在制定“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和管理制度,力图纠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过度偏重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倾向。在她眼中,社区医院不仅有全科医学科、中医科,还要有一定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有一定的(日间)病房,并建立起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符合条件的加挂‘社区医院’的牌子”。


值得一提的是,焦雅辉提到,个体诊所建设也是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的一部分。比照香港和其他国家、地区,在闹市区的写字楼里有很多医生个体诊所,并不提供检查检验服务,这些服务都交由第三方独立的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提供。


焦雅辉透露,下一步正在研究修订个体诊所的设置标准,强化对医生的执业资质的监管,弱化诊所面积、设备台套数等设置门槛。


焦亚辉透露的相关政策虽然没有公布,但是行业已闻见端倪。在今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曾在网站上公布了一则很短的动态:发改委社会司组织召开社会办医疗机构审批文件协调会。公安部消防局、民政部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局、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等6个相关单位出席。会议重点就落实国务院184次常务会议部署。


在不久前由IQVIA主办的2018社会办医疗机构创新峰会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透露,这份松绑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评审批的文件力度相当大,“其中有一条是,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设置不再需要审批,这在医改政策的开放上是史无前例的。”


此外郝德明还透露,相关文件在社会办医医疗用地的审批、抵押贷款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力度,这份文件目前正在会签阶段,预计将在今年七八月份出台。


”我们很多的代表看了这个文件以后,非常的感动。这个文件的印发之后,我们预感到社会办医在全国又会掀起高潮。”郝德明表示。


不过,陶红兵表示,一旦松绑个体诊所等社会办医疗机构的设置标准,各地卫生监督局(所)需要加强对诊所医师的执业资质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引入信息化监督手段。他举例说,美国个体诊所医生主要都是博士毕业,独立执业之前已有大医院的工作经历。相比之下,由于中美学制不一样,中国培养的标准和医生的知识水平与临床技能差异较大。


如果一旦政策出现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设置不再需要审批的松动,那么可想而知,从二三甲公立医院出来多点执业的医生首要的动作就将是:开设自己的诊所,因为个体诊所的新设置标准,将强化对医生的执业资质的监管,弱化诊所面积、设备台套数等设置门槛。


正如我所预料,一旦此政策放开,那么可想而知有多少医生出来开设自己的个人诊所,而这些医生却是拥有正规的医学教育背景且多年的临床或门诊实践经验,那么是不是对目前已存在的诊所业务构成巨大的威胁?是的。诊疗水平和技术始终是衡量一家诊所的基本准则。


那么接下来的境况是不是这样:目前已存在的诊所,其门诊量逐步流失且转向到有二三甲医院背景医生开设的诊所。如果这个判断正确,那么这个转变将非常迅速,估摸着也就是12个月的时间。


好了,我可以预言下:诊所转型的最大浪潮将发生在2019年的上半年。如果诊所的转型在2018年底还没有完成,那么很多现有的诊所将会出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大政策文件,鼓励医生创业!
中医执业医师七大变革 !会影响20执医考试吗?
个体诊所 口碑好才能让百姓放心
医疗乱象之我见
中医理疗馆不是中医诊所,开诊所必须执业医师!
诊所政策大放开!中国正迎来医生创办诊所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