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QQ浏览器

一、热疹(热痱,汗疹、痱子)

热疹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痱子,天气一热就会出现。表现为细小凸起的红疹,摸上去有颗粒感,多出现于婴儿颈项、背部和胸前等部位。(见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形成原因:天气炎热,宝宝出汗比较多,汗液淤积在皮肤表面不能完全蒸发,导致汗腺导管变窄或受阻,汗液不能顺畅排出,周围组织受刺激,引起毛囊炎,也就是咱们说的痱子。

护理要点:保持凉爽、皮肤干爽。

如果情况轻微,只要让宝宝离开闷热环境,脱掉多余的衣服或者穿宽松衣服,打开空调或电扇,温度保持在22-26℃,保持凉爽通风的环境,宝宝的痱子2-3天就消退了。

如果情况较为严重,注意出汗后及时用清水进行擦拭并用棉麻毛巾擦干,保持皮肤的干爽。如果宝宝感到痒,在皮肤无破损时,可涂炉甘石洗剂或者百草膏止痒。

如果痱子破了,一般外用药物及护理膏就不能乱用,可用干毛巾给孩子凉敷一下,每次几分钟,可以一天多敷几次。建议外用百多邦软膏涂抹患处,每天2·3次。

如果已发展成脓痱,或破溃出水,为防止进一步感染,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二、婴儿湿疹

湿疹的表现特点:湿疹宝宝皮肤会成片变红或变干燥,有时候会形成一些细小的水泡,水泡穿破后便结成痂。湿疹多出现在宝宝面颊、手肘、膝盖和身躯等部位。两岁后,则多出现在颈部和手脚的褶皱部位。大部分湿疹在五岁前出现,十五岁后消退,少部分会持续到成年。(见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婴儿湿疹是一种复杂且极易反复的疾病,目前尚未有根治的方法,生活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复发,其中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食物过敏等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中直系亲属有过敏史

2.环境因素:衣物纤维、灰尘、花粉、烟雾、螨虫、汗液、尿液、空气干燥、湿热、不够清洁等外部刺激,都有可能引起湿疹。

3. 食物过敏因素:主要是高蛋白类的(牛奶蛋白,鱼虾类蛋白,鸡蛋白等),也称之为“食物不耐受”。注意:母乳喂养的宝宝,当妈妈吃了一些有刺激性,高蛋白的食物,宝宝也会因摄入妈妈的母乳而引起湿疹,所以当宝妈已知宝宝湿疹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饮食,避免高蛋白的摄入。

宝宝患湿疹了怎么办?

1、检查食物

注意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现象,对于混合喂养或者正添加新的辅食的宝宝,应当立即停止新的食物的摄入,看湿疹情况是否有好转,以此判断新添加的食物是否为致敏物。

2、给宝宝保湿

湿疹喜湿怕热,湿疹并不是宝宝皮肤湿润引起的,而是太干燥引起来的,因此宝宝患上湿疹,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湿工作,保持皮肤滋润。衣物以棉麻舒适的为主,小宝宝避免捂得太紧。

建议:宝宝洗浴后(注意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过高),皮肤无需完全干燥,可在皮肤微湿的时候使用身体乳,增强宝宝皮肤的封闭性,修复皮肤屏障。

3、用药选择

除非是控制中重度湿疹的急性发作(此时可以选用强一点的激素),尽可能选用弱激素类的药膏;

激素类药膏一般每日1~2次;

大面积使用时,不要超过身体面积的1/3;

用药时间以5~7日为宜,连续使用不要超过2周;

如果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膏,每种药膏之间涂抹的时间要间隔半小时以上。

4、衣物选择

衣被不宜裹得太紧,穿宽松低领的衣服;衣服、被褥选用全棉织品;不要让毛衣、毛毯、化纤等接触皮肤;衣物、枕头、被褥等也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

5、环境方面

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温度保持在25℃左右。保持室内的通风并最大程度减少过敏源的接触,以降低宝宝皮肤受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

三、荨麻疹

荨麻疹,民间俗称“风疹块”或“风团”,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发生新的皮疹。表现为皮肤的水肿性的红色斑块,或苍白色小“包包”,多出现在宝宝的面部、身躯、背部和手脚等部位,瘙痒无比,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炎症反应消退,皮疹自行消退,几乎不留痕迹。(见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因:多是因为遗传因素,也可能由食物(坚果、鸡蛋、牛奶、贝类等)、药物、植物、冷水、蜜蜂或蚊虫叮咬等引起。

防治和护理:

1、宝宝出现荨麻疹之后,家长要找到引起荨麻疹的原因,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过敏物质,停服、停用引起过敏的药品和食物。

2、宝宝痒得厉害,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减缓瘙痒症状,也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3、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继发感染。洗澡用清水,水温略高于体温(37-38°C)即可,出疹期间停用洗发和沐浴液。

4、宝宝活动和居住的房间要保持通风、整洁、干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过敏的花卉,也不要喷洒杀虫剂、清香剂等化学药物,以免致敏。

5、合理喂养,清淡饮食,但要及时添加辅食,避免营养缺乏性疾病,忌食鱼、虾、蟹、羊肉、香菜等发物,以及辣椒、咖喱、蒜等辛辣刺激类调料。

6、家长的化妆品、洗护用品等不能有强烈的刺激性味道。

7、经常清洗被褥等床上用品,勤换洗衣服,不用碱性较大的洗衣液,并在户外晾晒,进行紫外线消毒,不用樟脑球存放儿童衣物。

9、建议补充益生菌,最少三个月至半年,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过敏。

四、小儿急诊

小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常见于7-8个月宝宝,宝宝在连续发热3~5天的高热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直径2~5毫米不等,一压就会褪色,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

成因: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最常见的病毒。其他病毒包括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B型和埃可病毒)、腺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1型。(见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护理方式:幼儿急疹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重。

给宝宝补充适量水分和营养,注意居室内要安静、舒适,空气要新鲜、流通,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以免内热难消。避免用碱性皂剂擦洗皮疹,不要让患儿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当发热超过39℃让宝宝感到不适时,可使用儿童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降低宝宝的体温。皮疹无需治疗即可消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疹、湿疹、荨麻疹、幼儿急疹、水痘…区别和护理
这8种疹子你分得清吗?用错药,小心越治越糟!(附超强图解)
图解|宝宝的八大“疹”分清了吗?判断出错可越治越严重!
幼儿急疹、风疹、麻疹、猩红热、水痘、荨麻疹、热疹、湿疹等等,皮疹都是什么样子?怎么治疗和护理?
夏季身上的小红疹,是痱子?是湿疹?教你分清 8 种皮疹
宝宝是如何得湿疹的?宝宝得了湿疹,该怎么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