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慧灯之光:《存在与不存在》
userphoto

2013.01.27

关注

存在与不存在

作者:
转载
发布时间:
2012-10-30
来源:
智悲佛网

 ——宇宙可有开端?

 

开天辟地观念是所有宗教与科学的根本。声明宇宙连同时间和空间起源于一百五十亿年前的“大爆炸论”,是说明宇宙形成的最佳科学解释。佛教对这问题的说法则大不相同,主张原初开端的观念是错误的,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乃是无量大千世界的一环。究竟这“大爆炸”真是原初的爆炸,还是无始亦无终的无尽量宇宙中一个特定宇宙的开端?时间和宇宙开端的观念是否有根本上的缺失?   

郑:就目前所知,“大爆炸”是最能解释宇宙的源起的理论。我们认为,宇宙创生于一百五十亿年前左右,当时有一难以想象的微小、致密和集热的能量急速膨胀,过程中同时也形成时间和空间。  

自此以后,宇宙即不断膨胀。美国天文学家哈伯在一九二九年观察到,绝大部分的星系都以极高速度离开我们的银河系,于是理论成型。更奇特的是,距离越远的星系,移动速度越快;十倍距离外的星系,移动速度也快上十倍。科学家从哈伯观察中推测,所有星系都是同时从起始点移动到目前的位置。现在,我们不妨想象有一部影片拍到星系在宇宙中各自散开,一倒带便可发现,所有星系都循着原路,在同一时间会合在太空中的同一点上。这种见解衍生出大爆炸形成膨胀的观点。对很多人而言,大爆炸论取代了宗教上的创世观。  

大爆炸的观念刚形成时虽遭到很大抗拒,但也有不少科学家立即接受此种推测。一九二二年,俄罗斯气象学家弗里特曼利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建构扩张宇宙模型;一九二七年,比利时宇宙学家兼牧师勒梅特分别做同样的研究,并将极小的宇宙原始状态称为“太初原子”;一九四六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推算出,宇宙存在的前三十万年只有基本粒子和辐射,且其温度与密度极大,目前的结构体(星系、恒星系与生命等)无一存在。依伽莫夫的说法,这高度辐射应该还可以抵达地球,只不过在宇宙扩张一百五十亿年间,由于能量消耗而大幅冷却罢了。  

马:这就是所谓宇宙背景辐射,对吧?  

郑:是的。这是“创生之火”的余热,一九六五年探得它的存在,再为我们提供大爆炸论一个最佳的证据。多年来一直没有人费心探求背景辐射,一九六五年发现也是纯属偶然。有两个原因造成这种延误。第一原因是,很多神学家支持大爆炸观念,反倒使宇宙学家失去干劲。譬如说,教皇十二世就在一九五一年把上帝在旧约《创世纪》所说的“要有光”比拟为“大爆炸论”的爆炸。  

科学家延宕许久未能探查背景辐射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人提出与大爆炸论相抗的理论来规避创生问题。由三名英国天文学家邦地(Hermann Bondi)、高德(Thomas Gold)和霍伊尔(Fred Hoyle)所构想的“稳定状态论”,主张宇宙处于“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宇宙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后也会跟现在差不多。换言之,宇宙无始亦无终。然而,科学观察不多久就推翻这种理论。一九六○年代初期发现的类新星,是在宇宙边缘从极致密体积释出极大能量的天体;接着又发现以无线电波段的电磁波形态释出能量的无线电星系。许多科学观察结果都显示,类新星和无线电星系的数目随着时间逐渐减少,总数不断在改变,与不变动的稳定状态观念背道而驰。  

一九六五年意外探知宇宙背景辐射,是对稳定状态的致命一击。稳定论的主张既悖离宇宙有开端与超密度和超热爆炸的观念,也无法解释太初热量仍然笼罩整个宇宙的现状。大爆炸论于是成为在解释宇宙源起上广为接受的理论。星系向外移动、宇宙背景辐射和宇宙其它重要特征,如星体结构的化学成分,种种看似毫不相干的现象,唯有大爆炸论可以解释。  

马:但不知如此的爆炸如何形成宇宙演化?大爆炸后立即出现的是什么?再者,依照这个理论,宇宙是如何成型的?

郑:物理学家认为宇宙生于真空,并称之为量子真空,但这真空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安谧祥和。量子真空虽然不含物质,却是能量激荡。看似空无所有的太空中充满着可称之为“波”的能量场。事实上,我们周遭的太空充满各类型波,正是名副其实的万花筒。  

无线电波的能量最弱,现代电子学用个简单的开关把电波变成贝多芬交响曲或电视节目。来自太阳的可见光,不断在我们周遭的物体表面跳跃,然后进入我们眼睛,让我们能看得见。此外,还有太阳紫外线。我们周遭的世界充满这种波。同样地,在宇宙太初的量子虚空中也充溢着各种能量场。  

在一场令人称奇的演进规模中,这巨大能量极为迅速地促成宇宙扩张。宇宙物理学家把这个宇宙演化阶段称为“膨胀期”。这一膨胀便使得宇宙体积在瞬息之间急剧增加。大爆炸后约10-35秒之间,宇宙体积就从小于一个氢原子呈指数函数成长到一个桔子大小。  

宇宙越扩张,温度也越降。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比但丁笔下的炼狱全加起来还要热,而这不可思议的热度也阻碍物质的形成。宇宙一冷却,能量开始依照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2转化为质量。正如爱因斯坦所发现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粒子(能量E等于质量m乘光速c的平方)。自此以后,宇宙史进入越来越复杂的长期演化期。  

基本粒子(如夸克和电子)生于太初真空,结合后形成原子、分子,乃至星体,这些星体组合所形成的星系,每一个都包含数千亿颗星体。而在可观测的宇宙中,这几千亿个星系就构成一个涵盖大宇宙的苍穹。无限小创造出无限大。在这些星系当中的银河系里,一个被称为太阳的恒星附近,在行星地球之上,分子相连形成DNA长链,创造出生命、意识,乃至有能力创造周遭世界和形成他们存在的宇宙。 

马:这个理论在解释宇宙演化上诚然说服力十足,却没有解释大爆炸的原因。有一回,我跟一位博学多闻的西藏朋友提到大爆炸理论,他闻言叫了起来,“宇宙、时间和空间全都‘啪’的一声无中生有,没有来由?这岂不是跟假设造物者的存在本身就是第一因一样不合逻辑!”  

依佛教的说法,时间和空间只是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知所创出的概念,实则除了我们的认知之外别无存在。换句话说,时空并不是“真的”。因此,依照佛教的思想,绝对的时空开端观念还有瑕疵。此外,我们也相信,若无原因或条件(因与缘),便无法成就任何事物,即使是时空之始也不例外。换言之,东西只有变化,没有开端或终结存在。因此,大爆炸不过是无始无终的连续中的插曲。   

郑:你提到的正是大爆炸论的棘手问题。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大爆炸“前”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所以在“前”字加个引号,正因为时间若是与大爆炸同时开始,“前”的观念便毫无意义。  

科学是否可以穷本溯源追到创生那一刻?答案是不可能。目前,这条路上还有一道“墙”的阻隔,也就是以率先研究这个问题的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命名的“普朗克之墙”,横亘在无限小的时间10-43秒里。在这所谓“普朗克时间”那一刹那间,宇宙比一个氢原子还要小上十兆兆倍,其直径等于“普朗克长度”,亦即10-33公分。  

马:你言下之意就是说,这是自然极限?我们永不可能知道在此之前的状态?或者,这重障碍是我们知识不足所致?  

郑:普朗克时间不是绝对极限,我们没有能力看到这个时间之前的状态,纯粹是无知的结果。直到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怎么统合二十世纪两大物理学理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前者叙述的是无限小,说明在引力不明显时原子和光的行为。后者描述的是无限大,让我们在强弱两个核力与电磁力为非主要力的大宇宙尺度下,了解宇宙与其结构,这便是障碍所在:大爆炸后,在“普朗克时间”10-43秒之内,当四种力(即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与弱作用力)等量齐观时,我们不知如何描述物质和光的行为。  

隐藏在这道虚拟的墙之后的,是仍不为物理学家所知的实相。有些人认为,今日宇宙中的密切关联的时间与空间,在早期宇宙里却是分离的。根据这个说法,时间不复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观念意义全失;而空间一旦和老搭档时间分开,就会变为不断变幻的量子“泡”。  

研究超弦论的物理学家则认为,量子泡并不存在。根据他们的说法,基本粒子是用“普朗克长度”的能量微“弦”振动所产生,既然没有比这些弦更小的东西存在,在小于普朗克长度的空间上究竟会发生什么事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空间的尺度不可能比这更小。这种理论似乎有量子物理和相对论的能耐,可惜到目前为止仍隐藏在数学面纱之下,未经实验证实。我们若接受有量子泡的存在,那么量子泡无尽的变易形态中,也许其中就一个存在一百五十亿年前创造出宇宙和时空。在这之前既然没有时间存在,自然不能说是在哪个量子泡里待了多久。普朗克之墙的后面也许是个无量时。  

马:你所谓“无量时”是指没有开端?  

郑:这很难说,什么都有可能。我们依已知的物理定律往“零时间”推,目前只推到10-43秒,到了这道墙后面,目前的物理定律就不再适用了。所以,目前的物理学适用于从大爆炸后10-43秒开始。  

马:佛法从截然不同的角度看待宇宙的实相,认为现象并不是从非存在过渡到存在般地真的“生”出来;它们只存在于“相对真理”中,并没有实际上的“实相”。相对或约定俗成的真理来自我们对世间的体验,来自一般看待世间的方式——亦即假设事物是客观存在。佛教说,这种观念靠不住。终其究竟,现象并没有内在性的存在。这便是“绝对真理”。依此而言,创生问题变成假问题,创生观念变成唯有在相信有客体世界时才需要的观念。  

不过,佛教的观点并不排除世界开展的可能性。我们所见的周遭现象显然并非不存在,但若审思它们存在的方式便不难得知,不宜把它们看做是各自独存的实体。因此,现象的存在如梦、如幻、如海市蜃楼,如镜里的虚像,虽然清晰可见,可是无法离镜独存。公元二世纪印度大哲龙树菩萨说,“现象的本质彼此依存,现象的本身空无所有。”其演化既非随机,也不是由“圣神干预”来策定,而是遵循整体相依存的因果律和互馈的因果关系。有“源起”的问题,只会来自于相信现象的绝对实相和时间与空间的存在。  

在绝对真理里,没有创生,没有持续,也没有结束。这看似吊诡的陈述正是现象界虚妄本质的绝佳写照。现象界可以用无尽方式呈现,正代表它本质上的虚妄。在表相的相对真理里,我们说这个轮回的因缘世界“无始”,因为每一种状态都是以之前的一个状态为因。但不知这大爆炸论是否谈到“无中生有”,或表达某种尚未在宇宙显现出存在前的潜量?大爆炸是真正的开端,还是宇宙演化的一个阶段? 

郑:诚如我们刚才所讨论的,现代物理学无法审视普朗克之墙以前的时间。所以,大爆炸之前极可能是无量时,也可能是没有时间。另一个可能性是,大爆炸只是无量周期之中一个周期的开始。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会避开在零时间上宇宙如何无中生有的问题。这些可能性只是规避创生问题的方法,仍然属于纯臆测,没有科学观察或实验佐证。  

马:大爆炸也许可以被解释为,现象界从无量但尚未自显的潜量中迸发的过程,这潜量在佛法中比喻为“空间粒子”,不是指物质意义的粒子,而是说空间的潜能。只要不赋予任何实质或独立的“实相”,这潜量或许可以跟你所说的物理学上的真空相提并论。  

佛法认为不可能有“无中生有”式的创生。寂天菩萨在第七世纪时便写道:

无实不容有,何时成实有,

实有不生起,不离无实有?

若不离无实,不容实有机,

有亦不成无,应成二性故。

——《入菩萨行论》

  

“无”不能成为“有”的理由是,如此一来,从来也就没有“无”了。原来就不存在的东西,要怎么除去?“无”只是相对于存在而言的一种概念,本身丝毫没有实相的意思。“无”不能转化,若是出现了“有”,就表示自显的潜量已经示现。 

郑:物理学认为,自显的潜量蕴含在真空的能量里,但我们还是搞不懂,真空是如何形成的?是在空无所有之中突然爆发,就同时出现充满能量的真空、时间和空间? 

马:没有原因的爆发,使无变有,好个起始点!大爆炸或任何一个宇宙的“开端”,都不可能没有原因或条件便发生。现象界不可能凭空而来。佛教有个根本观念认为,由于万物都没有独立的实相,自然不可能以个别实体形态真正地“开始”或“结束”。我们一提到“开始”,心里立刻浮现“有”的影像。宇宙的观念属于相对真理,在绝对真理上毫无实义。譬如说,梦中见到城堡,毋需操心建堡者到底是谁。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在创生问题上卡住了,科学藉由除去造物主上帝而脱困,佛学则是除去有始的观念。  

郑:你可记得十八世纪法国伟大数学家兼物理学家拉普拉斯的故事?他把讨论天体力学的专书呈献给拿破仑皇帝时,皇帝骂他完全不提“伟大的创造者”(指造物主)。拉普拉斯答道,“陛下,我用不着这类假设。”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为什么要有宇宙?为什么有自然律?为什么有大爆炸?或者,我们不妨再回到莱伯尼兹的大哉问,“为什么是有,不是无?无比有既简单又容易。两者,设使真有万象存在的必要,为何是如此而不是那般的存在?想必其中必有道理。”  

马:第二世纪的龙树大师有句著名偈语可以解答,“一切皆空故,一切皆成就。”著名的《般若心经》说得更明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佛法里,空不只是现象的本质,也是孳繁无尽现象的潜能。用个简单的比方来说,大陆、树林和木所以能存在,正是因为有空间让它们存在,倘若天空是岩块所形成的,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同样的道理,如果实相是恒久的,它的属性也是恒久的,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自然也不会万象森罗。正由于万物都没有内在的实相,才有无边无量的自显。  

了解万物本空的道理之后,就比较能理解在相对真理里万事运作的缘由。现象虽然没有实相,却也不是随兴而生。这就是佛教的空性观,它不是无,而是指没有恒久和自主的存在现象。  

郑:话虽不错,但很多人都把空和无混为一谈。十九世纪时,佛学就被指控为虚无主义。  

马:这是严重的错误。我们认为虚无论和物质实有论是两套相对的谬见,而佛教称后者为“常见”,亦即假设有实在粒子构成的不变物质,藉以将世界具体化。抑有进者,莱伯尼兹自问“为什么是有不是无”,其实就已预设真有个“有”。在佛教的中观里,非无(虚无)亦非有(物质论或实有论)。因此,我们不妨问问莱伯尼兹,“既有象,何以必定要无?”现象彼此依存,既不是存在,也不是非存在,其真正本质与一般学识有异。知识有其极限,我们不能凭一般的构思方法来了解实相的本质。唯有超越传统思想的直接体认,才能非二元化地看透现象界,如此,则主体与客体变得毫无意义。  

郑:那么,佛教如何解释世界形成?佛学里也有宇宙论吗?  

马:有的,但不是教条式的陈述,其中有些虽已不合时宜,但在禅修上仍具有象征意义。这一部分的宇宙论虽非出自佛陀亲口宣说的绝对真理,但和被佛教采用的时间观念相符。这宇宙论和佛教所分析的“实相”并不冲突。要切记的是,宇宙成形的观念是属于相对真理和事相界,因此,从相对的角度来看,佛教所说宇宙生于“空粒子”并不表示是物质粒,而是代表一种潜量。 

从空粒子中生出的“虚”,“充盈”着五种“风大”或能量(即“气”,梵语称prana)。这些气呈五色光,逐渐凝聚成五种元素:空气、水、火、地和空间(佛教称地水火风空为“五大”),五者混合就形成“元素汤”,亦即由太初之气促成元素之海,接着便形成各种天体、大陆、山岳,乃至生命。这就形成了无量宇宙中的一个宇宙。佛教不接受第一因(造物主)的说法,自然也就没有初始创造的观念。  

郑:佛教的叙述用的虽是意象化的语言,却与现代科学观念相互响应。从这两种观点来看,我们把宇宙生成看做是诸神爱憎的结局,可说是谬之百万里。科学和佛学都提到“盈虚”观念,尤其令我大感兴趣。  

马:是的,但要注意的是,两者仍有根本上的差异。科学所说的宇宙是确实存有、独立的客体,佛学则认为宇宙不能独立于意识之外。可以这么说,主体与客体相互融铸,没有客体即不成主体,反之亦然。  

佛教的宇宙是循环不息的(但既不是环状,也不会重复,这是跟斯多噶学派最大的不同),每一循环都由(成住坏空)四个时期所构成:形成、持续、毁坏和“非自显状态”,亦即介于前后两个世界的虚有状态。空粒子让前后世界相续不绝,所以这种循环既无始也无终。  

郑:现代宇宙学也有周期宇宙的观念,认为只要宇宙间有足够的物质、引力作用,自会在一定时间内阻止宇宙继续扩张,把星系引到别的方向,这时便会出现与“大爆炸”相反的“大坍缩”,星体会在高热中爆炸,物质会分裂成基本元素。宇宙在目炫神摇的内缩中终结生命,变成极小、极热和极密实的状态,时间与空间再度变得毫无意义。宇宙是否和火凤凰一般,可以自毁而后从灰烬中重生,并可能代之以另一套物理法则?谁也不知道。我们刚刚说过,现代物理学到普朗克时间就束手无策,无法处理如此极端的温度和密度。  

马:依佛教的说法,循环的末期是火劫,据说届时会有七种劫火渐渐炽盛,烧尽一切有形界,然后,宇宙再度被吸入虚空,开始另一个循环。  

郑:依现代宇宙的说法,宇宙若是真的开始另一个周期,结果必是大不相同。宇宙的能量会越积越多,所以每一个新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比前一次更久,最大面积也会越来越大。这种情况跟你所说的非重复循环观念很像。但是倘若宇宙没有充分的物质提供必要引力阻止其扩张,宇宙就会不断延展,一直到时间终了,这就不是周期性了。到最后,星体耗尽核能,无法再照亮苍穹,世界将陷入漫漫长夜,热量消失,温度越来越接近、但始终不会到达绝对零度。在没有能量维系的情况下,我们今天所知的生命都会消失。在遥远的将来,宇宙会变成浩瀚的辐射和基本粒子海。  

依我们目前的知识来说,若要扭转宇宙扩张,宇宙中所包含的物质必须高出迄今为止所观察到的多出更多。这也就是说,宇宙间大量的“暗物质”(起码占总数90%)只对周遭产生引力作用,本身并不释放辐射,要查出宇宙中究竟含有多少物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光,天文学家可真是什么都看不见。

由最近对遥远星系中有超新星(爆炸中的星体)的观察,显示宇宙膨胀速度非但没有减缓,反而是在加速中。这加速扩张表示有引力以外的因素,并暗示着“暗能量”(或称为“第五元素”)的存在。如果不假,那么宇宙会永远不断扩张;既然宇宙不断加速膨胀,就不可能有“大坍缩”,自然不会有“大爆炸”来重新开始另一个新周期。不过,由于我们对这遥远超新星的属性还没有充分了解,这结论也须做进一步论证。此外,我想再提一点,最近初步观测到宇宙背景辐射温度的波动现象,似乎也显示确有“暗能量”存在。

马:我们将宇宙形容为无始的系列变形,并不是只谈论物质而已。意识也是没有开端的。在佛学里,物质与意识都是没有内在的、独立的存在,因而物质——意识二元论,也就是所谓身——心问题,其实只是假问题。现象和意识均无第一因的问题,虽然落在佛教所谓的“不思议”范畴里,但我们面对这种知性无法解决的奥秘时,毋需茫然若失。有些事就是无法靠一般的概念来理解。开端的观念之所以“不思议”,不是因为它太久远,而是我们这散漫心无法超越观念,从这开端的进程中跳脱出来。一般的思考方式既然源生于同样的进程,自然无法“自外”于这因果链,乃至无法判断自己的源起。  

郑:这种论点跟科学上讨论不可解决性的论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颇为雷同,由著名数学家哥德尔所发明的定理指出,人往往受制于自己对系统的认知,譬如我们称为宇宙的这个系统,我们自己就是这系统的一部分。总之,现代科学对时间开始之后意识与物质是否共存的问题没有任何答案。  

马:“不思议”概念有助于使我们的直觉不将现象视为自主的“实相”体。由于现象的终极本质超乎“存在”和“非存在”的知性认知,所以可称为“不思议”,但并非“无明”。尤有甚者,纯觉知乃是超乎所有概念、非二元式地了解心与象的终极本质,这正是开悟的一个特质。  

有些佛法(密续部教法)更从思证的层面来分析现象,认为现象的初始本质超越主体与客体、时间与空间的观念。但是,一旦现象从初始本质中显现,我们就无法察觉全体,因而错误地区分意识和世界。我与非我之别一确定,无明(或轮回)世界便油然而生。轮回生起没有特定的时间,它只是时时刻刻反映出,在我们动念之间,无明是如何地将世界具体化。

  

摘自《僧侣与科学家——宇宙与人生的对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加速膨胀“罪魁祸首”,占宇宙70%但科学家对它几乎一无所知
宇宙重生的三种方式:暗物质比黑洞还可怕
《散文.宇宙起源学说的演变》
自137亿年以来宇宙正在膨胀 未来将收缩再一次爆炸
俄罗斯科学家称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
38、逐渐形成了星球、星系及其间的能量——《论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