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和集旨要27:动静说
userphoto

2023.01.30 内蒙古

关注

太上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此言静极而动也。

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说的是静极而动。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此言动极而复静也。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这说的是动极而复静。

又云:复命曰常。此言静一动,动一静,道之常也。

又云:复命曰常。说的是静一则动,动一则静,这是道之常态。

苟以动为动,静为静,物之常也。先贤云:静而动,动而静,神也;动无静,静无动,物也?其斯之谓欤。

若以动为动,以静为静,只是万物的常态。先贤云:静而有动,动而而有静,是为神;动而无静,静而无动,是为万物。说的就是这个呀!

是知保身心之要,无出乎动静也。

由是可知保养身心的关键,不出于动静二字。

学道底人,收拾身心,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则能观复。

学道的人,收摄身心,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则能观复。

《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夫复之为卦,自坤而复,自静而动也。五阴至静,一阳动於下,是谓复也。非静极而动乎。

《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这个卦,自坤而复,自静而动。五阴至静,一阳动于下,是谓复。这不是静极而动吗?

观复则知化,知化则不化,不化则复归其根也。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非动而复静乎。

观复卦则知变化,知变化的那个则不化,不化则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这不是动而复静吗?

《易·系》云: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一阖一辟之谓变,往来不穷之谓通。一阖一辟,一动一静也。往来不穷,动静不已也。互动互静,机缄不已,运化生成,是谓之变。推而行之,应变无穷,是谓之通。

《易·系辞》云: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一阖一辟之谓变,往来不穷之谓通。一阖一辟,即是一动一静。往来不穷,即是动静不已。互动互静,机缄不已,运化生成,是为变。推而行之,应变无穷,是为通。

太上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此言虚灵不昧,则动静之机不可揜也。

太上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说的是虚灵不昧,则动静之机不可掩蔽。

又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乾阳坤阴,一阖一辟而成变化也。

又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是乾阳坤阴,一阖一辟而成变化。

又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往来不穷之谓通也。

又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是往来不穷之谓通。

天根阖辟,犹人之呼吸也。呼则接天根,是谓辟也;吸则接地根,是谓阖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是谓变也。风云际会,龙虎相交,动静相因,显微无间,是谓通也。

天根阖辟,犹如人的呼吸。呼则接天根,是为辟;吸则接地根,是为阖。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是为变。风云际会,龙虎相交,动静相因,显微无间,是为通。

予所谓呼吸者,非口鼻也,真息绵绵,往来不息之谓也。苟泥於口鼻而为玄牝,又焉能尽天地鼓舞之神哉。

我所谓的呼吸,不是口鼻呼吸,而是真息绵绵,往来不息之谓。若拘泥于口鼻而为玄牝,又怎能极尽天地鼓舞之神呢。

知天地变动、神之所为者,是名上士。达是理者,则知乾道健而不息,即我之心动而无为,工夫不息也。

知天地变动、神之所为的人,方能名为上士。通达此理的人,则知乾道健而不息,即是我心动而无为,工夫不息。

坤道厚德载物,即我之身静而应物,用之无尽也。

坤道厚德载物,即是我身静而应物,用之无尽。

心法天故清,身法地故静,常清常静,则天地阖辟之机,我之所维也。

心效法天故清明,身效法地故寂静,能够常清常静,则天地阖辟之机,即为真我之所维持。

经云: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正谓此也。

清净经云: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说的正是这个。

经闲庵辈,叩予保身心之要,予以动静告之。盖欲使其收拾身心,效天法地之功用也。

经闲庵辈弟子,叩问我保养身心之要,我就以动静之道告诉他们,是想让他们收拾身心,以效法天地的功用。

夫保身在调燮,保心在捡摄。调燮贵乎动,捡摄贵乎静。一动象天,一静象地,身心俱静,天地合也。

保身在调和燮理,保心在捡择收摄。调燮贵乎动,捡摄贵乎静。一动象天,一静象地,身心俱静,天地相合。

至静之极,则自然真机妙应,非常之动也。只这动之机关,是天心也。

至静之极,则自然真机妙应,这是非常之动。只此动的机关,即是天心之所在。

天心既见,玄关透也。玄关既透,药物在此也,鼎炉在此矣,火候在此矣。三元八卦、四象五行,种种运用,悉具其中矣。

天心既见,玄关则透。玄关既透,那么药物就在此,鼎炉就在此,火候就在此。三元八卦、四象五行,种种运用,都在其中了。

工夫至此,身心混合,动静相须,天地阖辟之机,尽在我也。

工夫至此,身心混合,动静相须,天地阖辟之机,尽在真我之中。

至於心归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俱忘,精凝气化也。到这裹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化虚,与太虚混而为一,是谓返本还元也。

至于心归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俱忘,即是精凝气化。到这里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化虚,与太虚混而为一,是为返本还元。

咦,长生久视之道,至是尽矣。

咦,长生久视之道,至此尽矣。

至元壬辰上元后四日,清庵莹蟾子书于中和精舍,赠经闲庵辈。

至元壬辰上元后四日,清庵莹蟾子书于中和精舍,赠经闲庵辈弟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息直指阐微 (下)
中和集卷之四
古传养生笺 第2页
中和集(下)
胎息、服气古籍实操指南
[转载]黄元吉精华录八(一惊而觉之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