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闻 | 工程师一直做「自己擅长的事」是一种好的选择吗?

你知道吗,其实工作十分顺手、省事的状态,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状态。最近,我们接触到了平台上的一些 30 刚出头的候选人。他们无一不有着良好的工作背景,但却在看机会时,觉得自己「严重被低估」,我们分析了一下,背后可能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误解了「擅长的事」的概念。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职业生涯中「擅长的事」呢?



首先,你要分清楚这件「擅长的事」到底是怎么变得擅长的。


如果是因为长期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打滚,做一些重复性的劳动,那么这种「擅长的事」就是温水煮青蛙。


如果擅长的事,是你通过不断的提升效率,变得「更快更高更强」,那么这些因为被你提高效率而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拓展新的领域,这才是上上签的打开方式。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一种「擅长的事」,我们建议大家都能突破「擅长」带来的各种假象,往前一步。





当然,即使这些道理花了无数种姿势表述,依然是「即使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最近碰到了几个比较资深的技术人都碰到了同样的疑惑。


技术水平过关,但却不等于可以晋升

这些候选人刚刚跨过 30 岁的门槛,想要去市场上看一些更好的机会,但却被「低估」,心仪的公司给出的评级都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预设值,有的寻求 P7(为便于理解,统一参考阿里级别,一般 P6 对标高级工程师,P7 对标资深工程师) 及以上级别岗位的工程师,最后却被定在了 P6 级别。


「这其实就是公司对他们的不认可」,100offer 平台上经手过数千名技术方向求职者的人才顾问 Summer 跟我们复盘了这些候选人求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这些不认可和一般的面试失败有很大区别,但是却往往被大家忽视。他们的技术水平的确被认可了,但是却并不能凭借足够大的技术水平差异去寻求更高级别的工作。


在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硕士毕业生李铭,工作 5 年,求职时连续被某 BAT 和 P2P 公司开出了难以接受的 offer:无法平级别跳槽,无法拿到超过 30% 的涨薪。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平台上并不是个例。这些情况看着让人匪夷所思:良好的公司、项目背景,但却无法谋求一个质变(晋升)的跳槽机会。


虽然技术过关,但是他们反而让公司失去了培养的兴致。上家公司的风格和下一家公司差别太大,HR 担心他们无法完美适应;虽然工作时间长,但是和这个领域相关性不大…这些明面上的理由,背后是对他们是否能够更进一步的保留意见。


李铭跟了 3 年的项目成了让李铭追求晋升之路的绊脚石。「如果用 1 年时间,他能做到这个水平,我们会觉得很棒,值得培养;但是他连续 3 年做这个项目,而且3年之后并没有和1年前有什么明显的成果,我们只能说他技术水平不错。」这段面试评语没有说完的话就是,我们并不放心把一个业务模块给他负责。


可能的确,李铭在上一家工作技术很纯熟,也接触很多技术选型的工作。但是,他并不能像新公司证明他有能力成为模块负责人的能力。再加上,李铭在这个 3 年的项目中,并没有点亮太多的诸如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像李铭这样没有彩蛋的资深程序员,公司对你的成长性打上了问号,那么就只能接受你认为「被低估」的结局了。




的确,在某个领域做得优秀能够很好的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并且很容易获得成就感。但这并不是擅长的终点,更像是擅长给你制造的美好幻觉,一不小心就会被吞噬。


我们在过去的文章中曾经提到的 T 型人才发展模型,可以作为拓展「擅长」圈的一个参考:



T 型人才发展模型中的横轴指的是拓展知识的广度,纵轴则是指拓展知识的深度。不断的扩大自己的擅长圈,才是正确的「擅长」打开方式。



*为了保护候选人隐私,中间涉及人名为化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里级别与职务对照表 阿里级别划分及待遇 2020阿里职务级别划分
外企的职位等级制度
面试归来
干货 | 程序员如何社招进入BAT?
自动化工程师如何快速上手上位机编程
计算机软件考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