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闫老师斜角机,胸廓出口综合症论述

​在《拨筋通络·筋骨并重治颈痛》中,阎老师曾经提到过斜角肌损伤引起的锁骨下动静脉以及臂丛神经卡压的症状,今天我们就再一起深入挖掘下这部分的知识吧~1.胸廓出口综合征究竟是什么呢?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锁骨下动脉和或静脉及臂丛神经在经过胸廓出口的第一肋骨和锁骨之间,受到骨或韧带的压迫所产生的一组神经或血管受压症候群。2.最常发生卡压的三个位置①斜角肌间隙   ②肋锁间隙  ③胸小肌间隙

3.典型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肩、臂及手的疼痛、麻木,甚则肌肉萎缩无力、 手部青冷发紫、桡动脉搏动减弱等。 根据卡压位置不同(受压迫的是神经还是血管),临床症状会有很大差异,且不持续。 1)神经卡压症状:多表现为患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过敏,蚁走感、无力及易疲劳等,按临床症状又可分为轻、中、重型。轻者仅偶有上肢麻木和刺痛。

(图片来源:网络)由于臂丛神经的结构和位置特点,尺神经和内侧皮神经是最易受压的,其次是正中神经,临床症状主要在小指及无名指有刺痛及麻木感等,劳动后忠肢酸胀,上肢外展时加重。 颈丛若受卡压,患者可有面部麻木,耳周皮肤感觉减退。注:典型的臂丛神经受压症是下干受压型,常见于中年妇女,男女之比为 1∶3,20~40 岁者占 80%以上。2)循环障碍症状:血管卡压引起的间隙性慢性缺血,会导致患者手臂、手指出现轻度麻痹症状,手和上臂有时会有痉挛。这些症状往往在背包、举上臂写黑板、手拎重物时产生,停止动作时可消失。

(图片来源:网络)锁骨下动脉受压时,患肢发凉、苍白、发紫等,伴麻木、无力,上肢过度外展时可加重:锁骨下静脉受压时患肢肿胀,患肢下垂,手和前臂可青紫。椎动脉受压时候可有椎动脉血供不足的症状,如偏头痛、头晕、眼涩、咽部异物感。3)假性心绞痛型:以心前区刺痛、左肩部不适为主要表现。这种心前区刺痛主要是由于胸长神经受到刺激所致,特别是起源于颈 5 神经根的胸长神经支,常和肩胛背神经合干,一并穿过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腱性纤维,特别容易受压。阎老师在课程中提到的,斜角肌损伤易被误诊为心脏病就是这个原因。最后顺便讲个查资料时候的小发现~ 其实这个问题被人们发现也并不是近些年的事儿了。早在十九世纪末,就有人开始注意到上臂血管被颈肋压迫所产生的症状了。不过最开始的那些外国研究者,认为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肋骨压迫了臂丛。于是大家想出了手术切除第一肋骨的方法来治疗这个病。 后来到了1927年,Adon和 Coffey首次提出前斜角肌腱的压迫才是主因,提出单纯切除第一肋骨不够的,前斜角肌也得切断才行……然后1956年有了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说法,不过治疗也是手术切切切,只不过手术入路有些许变化。而直到今天,依然有手术切断斜角肌以缓解压迫……真是令人不禁感慨:一定要好好学手法,保住自己的斜角肌啊~最后留个小问题,供大家自由讨论,小伙伴们可以把思考结果发到打卡留言区哦~~Q:颈部和肩膀的不安是斜角肌触发点激发的经典症状,那么为何斜角肌损伤会与肩胛骨内侧缘有关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胸廓出口综合征
259.何谓胸廓出口综合征?如何防治?
疾病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斜角肌
疑难探究|胸廓出口综合征(TOS)
胸廓出口综合征资料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