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学六十年版本探究的进程

《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新中国之初的集勘与考辨、新时期伊始的校注与论争、新世纪关于版本与文本的结合方面的探究。笔者仅从这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对六十年来《红楼梦》的手抄本和刊印本加以概述。

 

新中国初建:

脂本的集勘与考辨


新中国成立初的十余年间,《红楼梦》早期八个抄本得到了密切关注,一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已知古抄本的“集本校勘”成为红学同好的共识。二是1959年社会主义改造前后,几种抄本的发现和考证。


前期四个版本的集勘工作可分三个层次。其一是周汝昌的计划和胡适的支持。1949年前后,随着北平解放的临近,《石头记》的早期抄本也备受关注。1948年6月胡适将甲戌本借给周汝昌,同年7月11日周汝昌致谢,并表示要做“集本校勘”工作,胡适表示大力支持。其二是陶洙的汇校与誊清。陶洙1947年(丁亥)春于沪上写在己卯本上的题记,表明自己已掌握了四种抄本的信息。1949年1月19日陶洙拜访周汝昌,二人在此期间有过版本上的交流。陶洙把甲戌本的文字过录到自藏的己卯本上,并与庚辰本的摄影本等“互校”,于1952年前又汇校、誊抄了一部完整的八十回抄本,之后陶洙的版本资料转到了俞平伯手中。其三是俞平伯的校勘、辑评与出版。俞平伯在1952年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成立时,即接受了集中精力校勘《红楼梦》的任务,具体从事《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和《脂砚斋红楼梦辑评》的工作。辑校《脂砚斋红楼梦辑评》时,他采用了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戚序本等。在写于1953年10月30日的《引言》中,他说,甲戌本是“近人将那本之评过录在己卯本上的”,这位“近人”显然指陶洙。


后期四个版本的发现及考辨。1959年后新发现的一种残本和三种完整的手抄本,分别为:1959年的己卯本残卷、1959年的杨藏本(梦稿本)、1961年的蒙府本和1962年的列藏本。这期间有几部《红楼梦》抄本相继出现在琉璃厂古旧书店,与1958年北京市图书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直接相关。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从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收购《石头记》残抄本一册(三回又两个半回),经鉴定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冬月定本的残卷。1959年春,杨继振藏本《红楼梦稿》由琉璃厂文苑斋收购。这期间发现的抄本,对于之前的抄本来说,具有同类相证、异文互补的作用。1961年春,北京图书馆购藏的“蒙府本”,与戚序本大体相同,它的出现证明戚序本的回前回后总评应有较之戚蓼生更早的来源。1962年,在苏联发现“列藏本”,存78回,所缺与庚辰本不同,其第六十四、六十七回值得参考。有些细节尤其是关于黛玉进府的表情“似泣非泣含露目”贴切而传神,致使《红楼梦》新校本照此修订了相关文字。就刊印本而言,印行较多的是程乙本。1953年作家出版社刊行繁体竖排本程乙本。1957年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之后近二十年多次再版。


新时期伊始:

脂本与程本的校注与评论

  

多种版本的校注工作在新时期的十余年间展开。脂本系统版本的校注和出版。其一,以庚辰本为底本。198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成立,之后便组织校注,1982年出版新校本,近三十年已出了3版。其二,脂本互校本。1994年蔡义江的校注本,前八十回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所列12种“脂本”互校,后四十回以程甲本、程乙本互校。同年出版刘世德校注本,还辑录了脂批和部分清人的评点。其三,脂本汇校本。郑庆山积十余年之功于2003年出版《脂本汇校石头记》,采用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做底本,其中第六十四和六十七回以列藏本做底本,校以其他抄本,综合汇勘而成。其四,以戚本为底本,即俞平伯校,启功注,1998年出版。其五,以梦稿本(杨藏本)为底本,卜键等校注,2001年出版。


程甲本的校注与汇评。其一,出版以程甲本为底本的校注本。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刊行了以程甲本为底本的校注本,此书启功为顾问,张俊、聂石樵等承担了注释和校勘工作。该竖排四卷本,在第一回正文为11页,而注释却占13页,可见注释之详。1994年花城出版社刊行绣像新注的程甲本,此书由曲沐、欧阳健等校注。其二,对程甲本系统版本的批语加以汇集出版。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红楼梦》三家评;1991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刊行由冯其庸编纂校订的《八家评批红楼梦》。此外,1992年北京图书馆将馆藏程甲本影印问世。1991年,纪念程甲本问世200年时,冯其庸肯定了程甲本的历史功绩,并呼吁加强研究力度。


程本评点的研究与版本价值论辩。1999年胡文彬强调:“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脂评’的同时,将整理与研究的目光转移到程刻评点本上来。”90年代有代表性的是张庆善、苗怀明等关于评点家和各家批语的考论文章。此间对程本研究的重视,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1994年欧阳健的《红楼新辨》设“脂本程本关系辨证”等章节,质疑“八十回的抄本是否早于一百二十回的印本”。驳论以蔡义江的《〈史记〉抄〈汉书〉之类的奇谈——评欧阳健脂本作伪说》为代表,陈熙中在《红楼凝思录》(2000)中分析了“程前脂后”说存在的问题。程本与脂本关系的探讨,客观上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澄清。

  

新世纪来临:

版本与文本的理性结合


新世纪以来的《红楼梦》版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议题展开:新资料的出现与考证、采用新视角考察老版本、数字化之新方法在版本研究中的应用。


北师本和卞藏本出现,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2001年初,北师大《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简称“北师本”)的披露引起了社会反响。在考证文章中,冯其庸认为这是庚辰本的校抄本,周汝昌与乔福锦主张这是一个古抄本。笔者与张俊等进行了查访与考证,结论是北师本以庚辰本为底本,参阅了甲戌、己卯、戚序本等,是陶洙在建国初期集本校勘的工作结晶,朱批部分为周绍良所补。2009年春我与高文晶查阅文津馆的两套庚辰本的摄影本,发现陶洙校补的笔迹,这为北师本之工作底本的探寻找到了突破口,也为己卯本、庚辰本上互校的文字找到了依据。2006年,在上海敬华拍卖公司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古籍专场上,出现了一部《红楼梦》残抄本,存一至十回。后经卞亦文购得,出版时题名《卞藏脂本红楼梦》。冯其庸作序指出,此本属于脂本系统,除前十回正文外,还保留了第三十三回至八十回的回目,大致与蒙府本、戚序本相同,亦有独特之处。刘世德通过对收藏者的调研,鉴定这一古抄本的价值。2005年上海博物馆以“重金”从海外购回甲戌本,使这一珍贵抄本回归祖国。


此时期,学者从全新的视角,通过文献梳理与文本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20世纪已知的抄本和刻本进行探讨,取得了新进展。例如,关于杨藏本(梦稿本)的问题,范宁、潘重规在60年代认为是高鹗的稿本之一;金品方在90年代提出杨本后四十回全抄程乙本;林冠夫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杜春耕集十年之力,于2009年完成其论文《杨继振旧藏〈红楼梦稿〉告诉了人们什么?》的修订稿,“最终得出此书浑身是宝的结论”。世纪之交,在“融合文献、文本、文化”的红学研究方针引导下,版本和评点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加快,古代小说版本数字化工作开始引入《红楼梦》研究领域。2008年秋,首都师范大学周文业初步完成了《红楼梦》15个版本电子文本的录入工作。刘世德等40位学者的论文集《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研究和数字化》(附光盘)于2009年夏完稿。通过版本比对,可一改手工翻阅的检索和精确的统计,《红楼梦》的版本研究开始插上科技的翅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之不易 来日方长——《红楼梦》新校本四十周年
读《红楼梦》,选哪个“本子”
2023北京平谷高二(下)期末语文
高淮生:“相对精善”的《红楼梦》评注本:《蔡义江新评红楼梦》
以庚辰本为底本整理《红楼梦》普及读本的首倡——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红楼梦》预案的意义
程本、脂本的是非功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