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当户对”与“公主病”

作者:夜何其


(按:上一期谈灰姑娘,这期谈谈真“公主”)


看过一个网络小段子,列举女性常见的几种心理病,公主病列在第一位。

女孩子得公主病,大约是从小时候看童话开始的,童话中的公主住在城堡里,穿着漂亮的纱裙,用着精致的器皿,遇到一位英俊王子,结了婚,过着幸福生活。

现代社会,家庭缩小,寻常家庭只一两个女孩儿,物质却空前丰富,这使得大部分父母有条件娇宠女儿,这些女孩儿在一个小家庭里百依百顺,确有公主的感觉。这是正常的,成了病,是成年以后,仍然自我娇贵,即使经济条件不允许,也要穿好衣服,用好物品,身边人要顺从她,所有的节日要记住,送她合适的礼物。总之要有把她捧在手心里的感觉。

只不过,写童话的人没有一个是王子公主,他们并没有体验王子公主是怎样生活,他们写的是他们想象出来的王子公主,这与实际的王子公主隔着十万八千里距离。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评论才子佳人戏曲,说是那些嫉妒富贵人家或是看才子佳人书看魔了的人胡诌出来的,那些小姐知书达礼,怎么可能见到一个清俊男人就把书礼都忘了?世宦之家的小姐身边奶妈丫头一大群,怎么可能只一个丫头跟着她?贾母说贾府这样的“中等人家”也不会有这事,何况是那些大家子。贾母说贾府是中等人家是谦词,不过,贾府也确实不是亲王府、宰相府这样顶级高贵的门第。贾府的小姐尚且不可能见到个清俊男人就眉来眼去,带着个丫环跑到后花园幽会,宰相家的小姐更不可能。


宰相家小姐后花园约会穷书生,这样的故事老百姓听得津津有味,贾府里的太太奶奶听来只觉得荒唐可笑。


回头说那些公主,欧洲诸国的公主确实经常嫁给异国的王子或国王,但不是爱情召唤她们去的,而是她们的父母出于政治目的,让她们充当联姻纽带。她们的父母想与哪国结盟或建立友好关系,就把她们嫁与这国的国王或王子,一般不管她愿意还是不愿意。


有部以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为原型的电影《茜茜公主》曾经轰动一时,茜茜公主是巴伐利亚公爵之女,她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最初很像童话中的公主王子,婚后,繁琐的宫廷礼仪束缚得她透不过气来,她与丈夫的心越去越远,婚姻名存实亡,她的丈夫有情妇陪伴,她长年带着随从在国外游荡,直到遇刺身亡。

此时的欧洲诸国林立,很像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君的女儿,也经常充当联姻纽带,她们的故事都是“公主与王子结了婚”。结婚以后呢?她就要永远留在那个国家,除非遇到重大变故,否则不可能回国。她十五六岁,穿戴一新,坐上马车即将辘辘远去时,泪眼婆娑地向后一望,很可能就是她此生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父母亲人。


比起汉代那些远嫁西域的公主,她们的命运还不算差。西汉皇帝为减少战争威胁,经常拿女儿换和平,当然不舍得拿自己的亲生女去换,而把皇族之女封为公主,让她带着一大批嫁妆到风沙严寒的异域,住在简陋的帐篷里,逐水草而居,语言不通,风俗各异。她们写下的哀歌,今天读了仍然让人心痛。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她的婚姻跟上面那些公主差不多,她也成为和蕃的工具,嫁给海外某蕃王。在高鹗的续书里,她是嫁给了海门统制之子,很显然这不符合曹公之原意。曹公在前八十回里多次暗示,探春将来要乘帆远去,远离骨肉家园,她的夫婿地位高贵,她的身份是一位王妃。探春聪慧机敏,在适应了外蕃风俗之后,或许会成为一位受臣民爱戴的王妃,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消除她心底的思乡之苦。

她这次生离,如同死别,公主们远嫁,父皇母后会牵挂着她们,派人去看望她们,给她们带礼物,如果条件允许,会接她们回来见一面。探春又不是帝王之女,哪个帝王会牵挂着她?她的贵妃姐姐也死了,不然,元春也许设法让皇帝派使节去看看她。探春嫁后,贾府被查抄,自身不保,更没有能力去顾及这个远嫁海外的女儿。

即使探春如高鹗续书中所说,嫁给了海门统制之子,也让人伤感,海门统制长期巡守海疆,远离京城,而贾家在京中居住,这意味着探春很长时间难与家人见面,别人犹可,八十多岁的祖母生前不可能再见到她了。


贾母闻听探春远嫁的消息伤心落泪,王夫人劝她说:“孩子们大了,少不得总要给人家的。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若是做官的,谁保得住总在一处。”


这话说得大有道理,农夫家的女儿嫁在周围村庄里,想爹想娘了,骑头毛驴,挽个包袱,走三五里路,就回家见到爹娘了。那些官宦人家缔结姻缘时在一起,婚后各自为官,不知去向哪里。像王夫人那样与哥嫂同居一地,频繁来往的并不多。

王家姐妹,也只王夫人离家近,她的妹妹薛姨妈婚后跟着丈夫回了原藉。姐妹俩再次见面已是二十年之后,分别时妹妹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再见面时,妹妹已是带着一双儿女的中年孀妇。


林黛玉之母贾敏嫁给林如海,最初几年可能回过家,后来跟着林如海在外做官,直到去世再未与母亲和两个哥哥见面。


贾母见到林黛玉时搂着她哭:“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母女直死不能相见,贾母怎么能不难过。


平民都希望攀爬到贵族阶层,贵族没有愿意跌落到贫民阶层的。每年,每天,都有那么多下层人士拼命向上爬,上层人士要想方设法维护住自家地位。维护自家地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男子是为官做宦,向权力中心靠近;女子是嫁入豪门权贵家,用婚姻编织起一张社会关系网。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之所以无果,一个重要原因是林家没落,娶她不会给贾府带来好处。如果林黛玉的父亲是亲王,哥哥担任着军机大臣,不等贾宝玉开口,贾府之人就鼓励贾宝玉赶快向林妹妹求婚了。


为了巩固家族地位,这些公子小姐不得不成为爱情的牺牲品。如果豪门儿女想娶谁娶谁,想嫁谁嫁谁,少爷娶漂亮丫环,小姐嫁清俊小厮,倒是有爱情了,可什么社会关系也没有,很快就会被排挤出局,跌至社会最底层,饭都吃不上,别说爱情,婚姻也难了。


豪门权贵位于社会金字塔的顶端,数量本来不多,他们中有些是政敌,有些有个人恩怨,有些从祖辈就有偏见,不适合缔结婚姻,能够择婚的范围是很窄的。《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几家循环通婚,就是因为如此。


这些官宦家的女儿还是好的,官员流动多,信息传播快,她们的父兄总能把她们嫁出去。财主家女儿的婚姻更艰难,主要是那些几百里之内仅此一家的大财主,她们的父母只能到几百里之外寻求门第差不多相等的人家,这样的人家本来稀少,就算有几家,人家也不见得正好有合适的儿子,只好等,一等,就把好年华错过,就更不好嫁了。山东两个大财主,鲁东牟家和鲁西魏家,各有女儿三十多岁没嫁出去。在鲁西几百里绵延的平房瓦舍之间,魏家的庄园像个小城堡巍然耸立,城堡之中的魏小姐就生活条件而论,颇像童话之中的公主,可这个“公主”有什么好羡慕的,春去秋来,日光下总是一个苍悴的身影,直到她三十八岁时寂然离去。


这是她们为她们的身份付出的代价。




“精读红楼”系列有声版已经推出,欢迎各位红迷朋友收听,音频链接如下 :

第六回:

http://www.lizhi.fm/1410560/2519578095014823942

第七回(上):

http://www.lizhi.fm/1410560/2520865002506920454

第七回(下):

http://www.lizhi.fm/1410560/2522092544962713094

第八回(上):

http://www.lizhi.fm/1410560/252326408104393933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春为何能够获得协理荣国府的资格?兴儿:老鸹窝里出凤凰
探春远嫁前的最后一个中秋,贾母经历了一场虚妄的团圆
《红楼梦(第五组)》第三枚:探春远嫁
红楼梦探春在远嫁后都经历了什么?是什么结局?
君笺雅侃红楼:贾探春远嫁, 不可能是南海,是嫁到了琉球么?
真正的王妃原来是林黛玉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