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派传人:赵荣琛







 

(文字图片如需转载请注明本博客出处,本文为原创)程派艺术最重要的传承人之一赵荣琛先生,1916年3月25日生于天津,祖籍安徽太湖。赵荣琛是宦门公子,出生于世代书香家庭,祖上连出过四代翰林,太高祖赵雯楷是清朝嘉庆年间的状元,李鸿章一家三代都是赵家门婿。20世纪20年代随家北上定居北京。自幼常随母亲看戏,对京剧产生了兴趣,上中学时就是业余国剧研习社的积极分子。

 

 

赵荣琛的少年、青年、盛年和晚年

 

1934年高中二年级时,山东省立剧院到京招生,他应试被录取进入京剧科赴济南学习。入学后初学小生,后从孙怡云学青衣,开蒙戏是《二进宫》。由于会记简谱,接受快、成绩好,受到喜爱,接着又学《武家坡》;关丽卿也为他说了《六月雪》,使他技艺日增,随学随演,在校期间向孙怡云学了《御碑亭》、《骂殿》、《三娘教子》、《牧羊卷》、《回荆州》;向郭际湘学习了《穆柯寨》、《战金山》;还向关丽卿学习了《二堂舍子》、《文姬归汉》等程派戏。学演了《梅龙镇》、《鸿挛喜》、《能仁寺悦来店》、《虹霓关》、昆曲《相梁刺梁》、《金山寺断桥》、《惊梦》、《贞娥刺虎》、《琴挑》、《奇双会》等;在校期间还曾从张善庭学戏。他对程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6年,衍圣公孔德成大婚堂会,马连良唱大轴,赵荣琛在前面垫《惊梦》。这期间剧院还编演了由他主演的新戏《勇安公主》,演出赢得了济南观众的赞扬,有了名气。

 

赵荣琛18岁考入山东省立艺术学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山东省立剧院经武汉宜昌迁往大后方重庆。赵荣琛是剧院主力,赵荣琛先生是全面的,在重庆经常演出骨子老戏《玉堂春》、《战金山》、《宝莲灯》、《探母回令》、《十三妹》、《御碑亭》、《红鬃烈马》、《回荆州》、《奇双会》、《金锁记》、《贺后骂殿》、《桑园会》、《三娘教子》、《汾河湾》、《芦花河》、《战蒲关》、《金山寺》、《游园惊梦》、《朱痕记》、《虹霓关》、《梅龙镇》、《二进宫》、《春秋配》、《打渔杀家》等,其中部分戏码也在成都演出。1941年秋在重庆,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大风剧社”,次年元旦开始演出,戏码有《樊江关》、《长板坡》、《得意缘》、《棒打薄情郎》、《斩经堂》等,其中《青霜剑》、《玉堂春》、《梁红玉战金山》、《宝莲灯》、《探母回令》、《十三妹》、《御碑亭》等剧都是按照程派路子演出的,当时曾被誉为“重庆程砚秋”。他在巴蜀的演剧经历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赵荣琛 虹霓关

1941年赵荣琛在四川演出《青霜剑》

 

1940年秋天,经在重庆认的义父许伯明先生介绍,用通信方式得拜程砚秋为师,通过函授学习程派艺术。1946年6月25日在上海湖社,向程砚秋补行了拜师典礼。在上海的考试戏是和李四广、慈少泉等演出的《金锁记》、与姜妙香、魏莲芳演出的《碧玉簪》、与马盛龙演出的《贺后骂殿》、与高维廉、魏莲芳演出《二本虹霓关》,赵资助的琴师沙韶春和特邀白登云先生司鼓。是同年6月梅、程两派为提携后辈,各率其弟同台演出了《四五花洞》轰动上海。在上海一年多时间里,赵荣琛向程砚秋学了《荒山泪》、《春闺梦》、《碧玉簪》、《锁麟囊》、《金锁记》、《文姬归汉》、《青霜剑》、《赚文娟》、《风流棒》等程派戏和《玉堂春》、《御碑亭》、《桑园会》、《贺后骂殿》、《二堂舍子》、《汾河湾》、《三击掌》、《四郎探母》、《弓砚缘》、《祭塔》、《战蒲关》、《打渔杀家》等传统戏,技艺大进。在上海期间参加了不少义演,除《四五花洞》外,还和谭富英演出了《桑园会》,与孙岳父亲孙钧卿演出《武昭关》,与小生名票王震欧演出《奇双会》,1947年的义务戏中,王吟秋与萧长华、盖三省、袁世海、储金鹏、杨畹侬、杨宝森合演《法门寺》,而《龙凤呈祥》,前、中、后孙尚香分别由赵荣琛、梅兰芳、程砚秋扮演,与李少春、谭富英、纪玉良、孙甫亭、叶盛兰、王玉让合作,赵荣琛演以唱工吃重的“洞房”一折,获得成功,程砚秋对两个后辈的提携,让上海报界纷纷盛赞程派后继有人。1947年为李世芳遇难唱的名家义务戏中,《四郎探母》中赵荣琛按程派路子演出《回令》。

 

1947年,大中华唱片为赵荣琛录制了《春闺梦》唱片4面;《青霜剑》唱片2面;《鸳鸯冢》唱片2面。唐在炘京胡,熊承旭京二胡,吴凌如司鼓。 同年回到北京,1948年春,用程砚秋拿出他的“秋声社”班底以让赵荣琛“大风剧社”名义在北京和天津演出,除了不能动大师的6出戏外,演出了传统老戏和程派本戏《柳迎春》、《烛影记》、《碧玉簪》、《金锁记》、《朱痕记》、《青霜剑》、《赚文娟》、《玉堂春》、《王宝钏》、《三娘教子》等,期间先后有从上海接来的周长华、以及沈玉才操琴,白登云先生的司鼓。

 

1940年代 赵荣琛、梅葆玖、许伯明合影

赵荣琛 贺后骂殿

赵荣琛 奇双会

赵荣琛 荒山泪

 

新中国成立后,赵荣琛去大连、抚顺等城市演出,程砚秋支持赵荣琛把程派推向东北,愿意一起同行的琴师是曾投拜周长华的徐文谟先生。1950年赵荣琛参加了东北京剧实验剧团参加工作,任艺委副主任和主演,在那里他乐意放开手演戏,除了《春闺梦》,《锁麟囊》等几出大多都公演了,他到了沈阳不久还排演了《婉娘与紫燕》、《李师师》、《风雪破窑记》、将原六个小时的《风流棒》改编后用《谐趣缘》演出(有唱片出版)。1952年代表东北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演出《玉堂春》,因当时评委对他早期在山东和四川与院长、汉奸王泊生接触为由被评为二等奖。1954年因车祸受伤获准回北京养病,剧团同意在北京再安排工作,回京后北京的国营剧团格局和人员已经稳定,北京方面同意恢复民营剧团试点,于是赵荣琛以大风社继续沿京沪线和山东各地流动跑码头唱戏。1956年应江苏省文化局周局长邀请,调南京市京剧团任团长。

 

1950年代全国戏曲会演 荒山泪 赵荣琛

赵荣琛 锁麟囊 1960年代

 

1957年程砚秋曾在中国戏曲学校授课,有计划地传授程派艺术,从青年中选择、培养程派新人。曾以《宝莲灯》一剧,教授给即将毕业的涂沛、关静茹、殷妙文、柯茵婴、杨秋玲等人。课程未完,1958年3月程砚秋突然病逝,赵荣琛应邀请接替大师为这些59毕业生授完《二堂舍子》1959年回南京受邀任江苏省京剧院副院长和主演未能成行,因当年由文化部在北京组织纪念程砚秋逝世一周年演出活动指定由他筹备,3月9日起与王吟秋、李蔷华、李世济、侯玉兰、江新蓉演出了程派的代表剧目共九出,包括他本人的《荒山泪》,提别想说的是新艳秋先生由于历史原因和程的隔阂消除条件还不成熟没能参加,周总理亲自带口信和礼物给先生表达问候(本博客对演出有专门图片和文字说明)。

 

在周总理亲自指示下,赵荣琛同时承担了程派艺术继承、发展的重任。他一面根据周总理提议建立程派剧团,进行舞台演出,一面从事教学、传艺,培养程派接班人。1959年末至1960年他抽调了王吟秋、李元春、李韵秋、钟世章、白登云、任志林、贾松龄、于世文、钱元通、苏盛贵、孙甫亭之子孙振泉、姚玉刚、李四广、李盛芳等共同了组建北京市青年京剧团并调任团长。1960年3月剧团纪念程逝世两周年,赵弟子李文敏演出了《骂殿》、李元春演出了《金钱豹》、王吟秋演出了《火焰驹打路》、赵荣琛演出了《玉堂春》等。1961年3月剧团纪念程逝世三周年,赵荣琛演出了《风流棒》改编的《谐趣缘》。剧团后陆续演出《青霜剑》、《窦娥冤》、《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有唱片出版)等。1963年改编、创作演出了《火焰驹》并有唱片出版。后调入北京京剧二团演出了《苗青娘》等。 

                1960年夏天,三次文代会后,周总理在西花厅请程夫人家宴并合影,作陪的有

梅兰芳、齐燕铭、马少波、赵荣琛、王吟秋、侯玉兰、李玉茹、童芷苓、杨秋玲、杨淑琴、钟世章

文革期间 赵荣琛和王吟秋先生在五七干校

1979  北京民族宫赵荣琛恢复演出全部《荒山泪》右六起:钟世章、果素英、赵荣琛、李先念

 

赵荣琛同样在文革中受到不名之冤。1975年为毛泽东录制一批传统戏时,临时使用赵荣琛给弟子张曼玲《骂殿》加工排练。1978年秋终于被恢复演出,在四大流派展演上演出《荒山泪》选场,1979年恢复全部《荒山泪》并有唱片出版。1980年调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并兼顾问。1981年应美中文化交流委员会的邀请赴美国讲学,讲授中国戏曲与程派艺术,9月末在纽约与寒山楼主示范演出《武家坡》,与名票弟子萧仪静分演《碧玉簪》,香港名琴曾世骏先生操琴。

 

赵荣琛1984年9月在美国纽约演出《武家坡》

 赵荣琛汪正华《武家坡》1983

 

1982年春,赵先生提携弟子吕东明在北京和天津,与沈阳京剧院合作演出《锁麟囊》和《荒山泪》,此前和于世文录制了《汾河湾》,同年应邀请在上海,由上海电视抬搭景片录制所有全部是选场的《荒山泪》,而王吟秋录制的是《锁麟囊》,李玉茹则是《碧玉簪》,李蔷华的《青霜剑》,上海京剧院名家配演,琴师是50年代的二胡徐惠民。1983年北京纪程25周年与同代四位名家合作演出《锁麟囊》,与俞振飞先生合演《春闺梦》(本博客有专文介绍)。1983年初与汪正华合作演出《武家坡和大登殿》。1984年为中国儿童基金义演《六月雪探监》,198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讲学,并在香港大专会堂露演《锁麟囊后半部》琴师为曾先生,鼓师为白先生之徒杨复春。1980年代他就任于中国戏曲学院为青年教师陈琪、张逸娟、陈庆芳讲授程派名剧。1987年封箱演出是为庆祝山东京剧院新建剧院演出《锁麟囊春秋亭》,时年72岁。

 

 

         赵荣琛汪正华《大登殿》1983                                        赵荣琛《汾河湾》 1982      

 

1990年春,由于两个女儿在美国都已结婚成家育子,极需前去帮一把。这年美国批准入境,办好签证对离开中国到美国定居赵荣琛心情复杂,一方面不得不去;另一方面他的事业根基在中国,在大陆他不是那种单纯图谋生活舒适、颐养天年而舍弃事业的人。开明的文化部领导作出了破格的决定:赵荣琛移居美国后,其中国戏曲学院顾问兼教授的职务、工资、住房及享受国家对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津贴等待遇一律不变;希望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不时回国,继续指导中国戏曲学院的工作,继续为京剧事业贡献。这决定使赵荣琛十分感动。

 

1988年至1995年间,赵荣琛遵守诺言几次往返于北京和洛杉矶之间。他在洛杉矶气候温和,身体较好,腰伤腿疾也呈稳定状态。回到北京后,戏曲学院有课程安排,众弟子以及其他程派演员登门求教,加上各种社会活动,把他的生活安排得很满。在这期间他收下资质甚佳又刻苦用功、刚刚二十出头的张火丁为关门徒弟。收徒就要传艺,京剧事业紧紧牵动着他的第一根神经。赵荣琛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撰写他的艺术生活回忆录。从1993年11月起,香港《大成》杂志连载了《宦门之后梨园游——赵荣琛粉墨生涯六十年忆往》一文,时间达一年半之久,各界反应颇佳。1995年6月他在洛杉矶被发现胸腔积水,经检查是肺腺癌,无法手术,化疗无功,9月回国入北京协和医院,经救治无效于1996年2月18日农历除夕凌晨逝世,终年八十整。

 

赵荣琛在住院救治中,身插各种滴入管,不时昏迷,但仍心系艺术和青年学子,精神稍好些,还给看守他的弟子说戏、指点,询问他的关门弟子张火丁为争取“梅花奖”的演出情况。其心系艺术、诲人不倦的精神,着实感人至深。尽显他的“儒伶”的风骨品格。

 

 

 

赵荣琛演出的剧目繁多,与他早期的艺术实践有很大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新编的或在传统戏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纯粹程派戏,如《青霜剑》、《窦娥冤》、《碧玉簪》、《荒山泪》、《春闺梦》、《锁麟囊》、《谐趣园》(《风流棒》)等;一类是传统老戏,但被程砚秋唱出了特色,如《贺后骂殿》、《汾河湾》、《朱痕记》、《御碑亭》、《祭塔》、《战蒲关》、《武昭关》、《玉堂春》、《四郎探母》、《刺汤》等;还有一些是赵荣琛自己参加改编、创作的,如《火焰驹》、《苗青娘》、《生死牌》、《婉娘与紫燕》、《皇帝与妓女》、《风雪破窑记》等。对于纯粹程派戏,他唱得酷似乃师;传统戏则能在严谨的规矩中表现出程派的艺术特色;至于自己创作演出的剧目,既保持了程派艺术的精华,同时还展示了他自己的艺术才能,创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晚年受业

 

赵荣琛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培养青年演员孜孜不倦。师从或受业于赵荣琛学习程派艺术,并在京剧舞台上有一定影响的程派演员有:李文敏(拜师于1950年代)、夏韵秋(1950年代)、张丽娟(1950年代)、吕东明(1960年代)、王英兰(1960年代)、穆燕燕(1960年代)、张曼玲(1960年代)、陈庆芳(1980年代)、新加坡的刘贞模(1980年代)、张志云(1980年代)、陈玉华(1980年代)、饥丽梅(1980年代)、陈琪(1980年代)、张逸娟(1980年代)、陈庆芳(1980年代)、张玮(1980年代)、蒋熙春(1980年代)戢长玲(1980年代)、姚丽娟(1980年代)刘秀杰(1990年代)、张火丁(1990年代)等,名票弟子和学生有:香港的熊祝霜影(1980年代)、香港的屠月娟、台北的周纯娟、美国的何青意、加拿大的傅虹、加拿大的陈其昌、周锦梅(199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他致力于程派声腔、表演艺术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赵荣琛京剧音配像录音主要剧目等有:《锁麟囊》、《荒山泪》、《窦娥》等。除本文已经介绍赵先生的出版物外,还有1940年代出版的《春闺梦》,1979年出版的:《赵荣琛专集》录音带, 1980年代出版的《京剧旦角十名家唱腔集》。

 

 

                            1983年北京纪程25周年 赵荣琛与其他四位老艺术家合演《锁麟囊》

 

赵荣琛的嗓音亮而不失沉郁、凝重、清越高远;他的表演温文端庄、清淡静雅;他的唱念细致入微、凝重沉厚。赵荣琛无论是在全面继承、发展、开拓、创新程派表演艺术,还是将这一重要流派搬上舞台、引入教学,他的艺术观、表演观、教育观都能始终紧扣时代的脉搏。

 

1983年 北京纪程25周年赵荣琛与俞振飞联袂演出《春闺梦》世纪绝唱

 

赵荣琛弟子陈琪在纪念文章中说:在赵先生继承并加工、整理的程派剧目中,《春闺梦》、《荒山泪》等戏就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体现出了极高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赵老师最喜欢《荒山泪》,他觉得这出戏唱、念、做、舞繁难,又有着极其强烈的时代感,深刻地揭露出在“苛政猛于虎”的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真相,并对当时连年内战、苛捐杂税、抽丁拉夫、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发出了强烈的控诉。而对于另一出程派名剧《红拂传》,赵老师又有着自己的认识:这出戏虽然有许多地方颇具艺术性,比如趟马、舞剑、云帚、女扮男装等等,但思想性却流于一般。红拂与李靖仅是一面之识,便趁夜与他私奔,人物格调似乎不高,行为逻辑也缺乏合理性。因此他考虑再三,决定暂时不动《红拂传》。像赵老师这样的艺术家,决定整理、加工、复排哪个剧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旦投入排练,又必然会精雕细琢。否则他演出的《春闺梦》怎么会在当今业内外程派后学中流传广泛呢?而且她们基本上都遵循这个表演路子。程先生的《春闺梦》我没有见过,但其他程派传人的这出戏我却认真学习过,有的确实与赵老师的路子不同,而我则更推崇赵老师的《春闺梦》。早在1983年赵老师在纪念程先生逝世25周年时,就对自己演出的《春闺梦》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舞台灯光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压光、追光、推光等灯光技法来营造艺术时空,烘托舞台气氛,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观众效果。这些新的要求在今天看似平常,无足挂齿,但在当时,却充分地体现出赵老师与时俱进的艺术观。程派后学应该努力参悟赵老师与时俱进地继承程派表演艺术精髓的科学做法,为把程派发扬光大而不懈努力。

 

2001年,由上海东方电视台、中国戏曲学院主办,上海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承办的《东方雅韵赵荣琛舞台艺术纪念演出》于9月14日至9月16日在逸夫舞台公演三场。由赵先生子女和两位海外弟子自筹资金筹办,赵先生徒弟、徒孙和儿女赶到上海参加演出。虽然他的儿女不都是专业京剧演员,但他们愿将自己最好的技艺表演出来,以告慰老师、父亲的栽培之恩。首场演出以李蔷华、吕东明、张志云、郭伟、刘秀杰清唱开场,接着是赵先生关门弟子张火丁领衔主演全本程派名剧《荒山泪》,该剧全本也是首次在上海演出。第二场演出赵先生两位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海外学生及赵先生子女同台演出。赵先生次女赵彤清唱《搜孤救孤》选段,小女儿赵焱和范永亮合作演出《贺后骂殿》。这出戏也是赵先生为小女儿开蒙的戏,更有特别意义。唯一继承父业的赵大维是赵先生长子,他和名票何青意演唱《武家坡》并与名票屠月娟演出《大登殿》。第三场演出是赵氏程派的集中展示。赵荣琛先生的徒弟刘秀杰、陈琪、张火丁、徒孙曹曼等分别演出程派名剧《女起解》、《六月雪》、《朱痕记》、《春闺梦》折子和片段。陈琪与余派老生杜鹏合演《朱痕记》,再现了程、余两个流派之间的默契合作。

 

赵荣琛,这位对程派艺术卓有建树的儒雅艺术家,将永远载于中国京剧艺术史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程派表演艺术家吕东明先生辞世,绝唱留给大连
一曲悲歌《荒山泪》如何传承至今?
程派传人吕东明先生去世
再看程派五老的《锁麟囊》——兼怀赵荣琛、李世济二位
张火丁与《锁麟囊》 人戏情未了
程派青衣吕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