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买家推荐】茗茶大讲堂第二期:茶圣陆羽

茗茶大讲堂开课啦,各位同学请拿小板凳坐好喔!Miss Li 开始讲课啦!上一期我们讲了茶叶的起源。提到了陆羽《茶经》的问世,让茶业有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是呀,讲述茶叶第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就是他,所以这一节课我们就讲“茶圣”陆羽。

俗话说:“茶如人生”,大意是说人生多是苦甘交替,我们的主人公陆羽呢,也是这样。他是一个弃婴,三岁的时候,被父母遗弃在湖边。那是深秋一个严霜的清晨,竟陵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走近一看,雁群正用翅膀庇护着一个男婴,男婴冻得瑟瑟发抖。于是,智积就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该石桥后被称为“古雁桥”,其街道称“雁叫街”,遗迹至今犹在竟陵,即湖北天门市。

 

智积禅师,也就是积公和尚(嗯,这个称谓比较亲切),把他寄养在好友李公家中,和李家小女季兰一起长大,到了小孩七岁,由于李公家迁回故乡湖州,又回到了积公身边。积公卜到《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取名“陆羽”,以“鸿渐”为字。(哇,积公太有文化啦啦啦!好高大上的名字!)辛酸的身世带给陆羽浓郁的伤感,他自传写道:“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貌丑和结巴也就罢了,“不知何许人也”一句,实在让人无限同情。

 

陆羽的年代处于安史之乱前后,当时文化思想上释儒道三家并行,陆羽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创造了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写出了划时代的《茶经》。这些成就大家早有耳闻,Miss Li就不说啦,我们来讲一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世人传积公和尚善品茶,不仅能鉴别茶的品种,还能分辨沏茶之水,哇,更厉害的是,谁煮的茶他都能知道!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以至于人们都把积公和尚看成是“茶仙”下凡了。皇帝(唐代宗)也喜欢喝茶,有一天听到传闻后,半信半疑,就下旨招积公和尚当面来试一试。

皇帝命高手砌一碗上等好茶让积公品尝。积公谢主浓恩之类后轻轻喝了一口,就放下茶碗。皇帝脸上闪过一万个黑人问号,“What?Why?”积公笑笑,答曰除弟子陆羽所煎之茶,他人所煎茶汤淡泊如水,一般不喝。

 

皇帝听罢,命百官派人四处寻找陆羽,召进宫中,命他煎茶献师。陆羽当然很开心啦,哈哈,取出的当然是明前好茶,还要自己亲手采制的,水呢?泉水!必须是泉水!烹煎后献给皇上。

 

皇帝轻揭碗盖,清香迎面扑来,精神为之一爽,品尝之下香醇回甜,连赞好茶,同时心里却闪过一万只草泥马,唉!果然我以前喝的都是渣渣。回过神来,让陆羽再煎一碗送与御书房等待的积公品尝。积公端起茶来,喝了一口,连叫好茶,一饮而尽后放下茶碗,兴冲冲走出来大声喊道:“鸿渐在哪?”皇帝吃惊:“积公怎知陆羽来了?”积公哈哈大笑:“方才所品之茶,唯有渐儿方能煎出,我当然知道是渐儿来了。”

代宗十分佩服积公品茶之功和陆羽之茶技,就留陆羽在宫中供职。但陆羽不羡荣华富贵,不久又回到苕溪,专心撰写《茶经》去了。 

《全唐诗》中载有陆羽的一首诗《六羡歌》,正体现了他的品格: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好了,这一节课Miss Li就讲到这啦。Miss还给大家推荐了两款好喝的茶叶,肯定都是明前了,点击图片就可购买,各位同学可是要用泉水冲泡呀。更多优选产品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的茶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羽煎茶
茶圣陆羽轶事:曾经为热爱喝茶的唐代宗煎茶
一禅一世界,一茶一人生。
史上最伟大的弃婴
"茶圣"陆羽煎茶(图)-中国国学网 --品茗轩
大益茶缘普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