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邦首度承认深圳薄膜太阳能电池厂不赚钱

    尽管光伏产业在2010年如火如荼,不少生产厂家的收入及净利润可能实现翻番,但如果企业的技术路线是薄膜电池的话,那么今年的运势就并非一帆风顺。杜邦中国区新任总裁苏孝世在12月10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透露,公司在深圳的薄膜电池厂由于受到市场等多方面影响,目前还不赚钱。

    2009年11月17日,杜邦硅基薄膜光电组件生产厂正式启用。该生产设施占地 5 万多平方米,配备了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年产能50兆瓦。

    “现在(薄膜电池)的市场确实不太好。”苏孝世表示,全球的大部分光伏出口地集中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捷克等国家,但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对光伏市场的影响非常大,太阳能电池的需求比较疲软。

    “(尽管2009年到现在)供应和需求都不错,但(电池的)价格就下降了很多,而目前我们的薄膜(电池)就基本上没有赚钱。”苏孝世坦言,公司对该薄膜电池的投资很大,会继续投资。

    在我国,薄膜电池产业不明显的赚钱效应,从尚德电力关闭其生产线开始,就已被广为讨论了。

    薄膜电池的成本在2008年到2010年并没有明显下降,但占市场85%供应量的另一种技术——晶硅电池的成本则大幅下滑。

    2008年年中,多晶硅每公斤高达400美元以上,随后因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价格下滑到了如今的70到80美元/公斤。因而,薄膜电池在原料成本上的优势可以说已极不明显了。

    “薄膜电池在转换率上低于多晶硅,”苏孝世表示,“一般来说,薄膜电池在9%左右,而多晶硅大约在17%左右。”

    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指出,不管是薄膜,还是晶硅电池,提高1%的转换率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薄膜电池想要在5到10年内赶超晶硅电池的转换率,几乎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希望提高电池的转换率,使得其更有效率,希望明年可以赚钱。”苏孝世对明年的业绩仍然抱有期待。

    由于薄膜电池的技术路线较多,到底哪一种路线是可以成为市场宠儿也还不确定,“现在有化合物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以及硅基薄膜电池等多种类型的薄膜技术,而即便是美国First Solar已是薄膜电池行业的翘楚公司,其技术也存在着争议,因为它用的碲化镉技术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汪刘胜指出。

    不过苏孝世告诉本报,薄膜光伏组件适用于商用建筑的屋顶、楼宇立面以及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等;而且其对硅的消耗量也少。目前,薄膜电池平均消耗的硅,仅为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消耗量的1/200,因而能源的投资回收期也更短。“再加上弱光或散射光线条件下,薄膜组件也可以产出更多瓦数的电量,而这是硅基电池不能做到的。”苏孝世评价。

    对于杜邦来说,薄膜电池的投入得到回报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公司目前也没有收购或参股国内硅基电池厂的计划,尽管目前全球40%以上的光伏电池已经由中国本土生产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伏产业链之“光伏上市公司”一览
    全球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深度剖析
    铟矿资源报道之二——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行业
    太阳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是怎么回事?
    激光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中的应用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