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敬容诗歌《斗士·英雄——悼闻一多先生》原文及赏析

《斗士·英雄——悼闻一多先生·陈敬容》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匆匆地、匆匆地行走,

过一道沟、爬一个山头,

沿途抛掉无用的珍珠,

拾来砖瓦,放在疲乏的肩头。

多少房屋得要修盖,

多少道路得要开筑,

得寻找新的图样,新的器材,

怎忍歇一歇肩,停一停步。

斗士的血迹溶入尘土,

大地上年年有新草茁生;

风刮不走,水流不去——

英雄的业绩亘古长存!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一日于上海

  这是一首哀悼烈士的诗。它像一只洁白的素馨花编织的花环,以真切的情感和朴素的语言拨动人们的心弦。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暗杀于昆明街头,这一事件震动了当时的中国。许多诗人都感动地写下了悼念的哀歌,从正面作了歌颂和礼赞。

  这首诗,没有从正面来抒写,她选择了一个特定的视角,从侧面落笔,撷取了闻一多生前几个平凡却有着不平凡意义的生活片断,暗示出一位诗人和学者所走过的复杂曲折的道路,最后成为壮烈牺牲的革命战士,完成了亘古长存的“英雄的业绩”。这种“诗出侧面”的写法,从有限中写无限,使具体事物抽象化。

  诗的第一节开始,就用“匆匆地、匆匆地行走”这样急促的行动和语调,起笔突兀,从侧面写出作为教授的闻一多,在抗日战争时期随大学迁徙往来奔走的情境。“过一道沟、爬一个山头”,既是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行动,更是一位学者在人生道路上艰苦攀登的象征。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不仅从侧面用墨,而且惯用象征。在她的象征系统里,所有的具体事物和行为,都是通过象征的手段来加以暗示的,所以第三、四句只以抛掉“珍珠”,拾来“砖瓦”,极其精炼地暗示出闻一多思想的变化。从最初写诗、绘画,转入书斋钻研古籍,终于觉醒、投身革命。

  第二节,仍从侧面写出闻一多的崇高胸怀。当他看到人民身处黑暗王国,生活极端贫穷困苦,便想到“多少房屋得要修盖,/多少道路得要开筑”,既蕴含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种中国知识分子深沉的忧患意识,而且体现了闻一多要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伟大理想。革命,就得“寻找新的图样”,建设必须要有“新的器材”。一个“新”字,揭示了革命者内在的崇高精神和动力。闻一多一生总是在求新,尽管所走的道路是那么曲折、艰苦,可是他“怎忍歇一歇肩,停一停步”啊。是的,斗士、英雄有了理想的支柱,就永远不会停步。这使我们回想起闻一多临牺牲前最后的讲演中说的话:“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就是这样在革命的道路上永远不停步地前进着。

  值得指出的是,这两节诗中,诗人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入微的观察,用日常的生活语言,像叙说自己最熟悉的亲人的经历一样,娓娓道来,有时几乎是不动声色似的,以沉静平缓的语调,向别人谈出自己的心事、怀念和悲哀……应该说,这是一种表面平淡却蕴蓄着最深的哀痛的感情,正如无声的泪滴,比起嚎啕大哭更令人感到悲戚和哀伤。

  最后,诗人以雄浑壮烈的礼赞,歌颂了闻一多的伟大形象。烈士的鲜血溶入大地,却诞生出无数新的生命,像新草一样茁生,“风刮不走,水流不去——/英雄的业绩亘古长存!”化悲痛为力量,让读者在这首雄伟悲壮的英雄史诗的旋律中,受到深刻的启示和激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敬容《窗》赏析
《陈敬容·力的前奏》中外哲理诗赏析
汉语新诗鉴赏(78)?马列福?李坤禧?梁平?心水?陈敬容
唐朝最懒惰的诗人,仅两首诗存世,却被闻一多称赞:横扫全唐
唐代诗人|李白诗精选译释·赏析
闻一多《也许——葬歌》原文阅读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