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文言文《谢南冈小传》·原文·译文·赏析

〔清〕恽敬

原文

谢南冈名枝崙,瑞金县学生。贫甚,不能治生,又喜与人忤。人亦避去,常非笑之。性独善诗,所居老屋数间,土垣皆颓倚,时闭门,过者闻苦吟声而已。会督学使者按部,斥其诗,置四等,非笑者益大哗。南冈遂盲盲三十余年而卒,年八十三。

论曰:敬于嘉庆十一年自南昌回县。十二月甲戌朔,大风寒。越一日乙亥,早起自扫除,蠹书一册堕于架,取视之,则南冈诗也。有郎官为之序,序言秽腐。已掷去,既念诗未知如何,复取视之,高邃古涩,包孕深远。询其居,则近在城南,而南冈已于朔日死矣。南冈遇之穷不待言,顾以余之好事为卑官于南冈所籍已二年,南冈不能自通以死,必死后而始知之,何以责居庙堂、拥麾节者不知天下士耶?古之人居下则自修而不求有闻,居上则切切然恐士之失所,有以也夫?

——选自《四部备要》本《大云山房文稿》 

【译文】 

谢南冈名枝崙,是瑞金县县学的生员。家里很穷,不能维持生计,又喜欢和人顶撞。人们也远远地避开去,常常讥讽嘲笑他。生性唯独擅长诗歌,所住的地方只有几间旧屋子,用土垒起的矮墙都坍倒了,门儿经常关着,经过的人只听到他苦心吟诗的声音而已。正逢上朝廷派出的提督学政巡察下属,对他的诗大加贬斥,列在第四等,那些讥讽嘲笑的人更是一片喧哗。南冈因而默默无闻地沉沦 三十多年而死去,得年八十三岁。

评论说:我在嘉庆十一年从南昌回到瑞金县。十二月初一,刮大风,天气寒冷。过了一天是初二日,我很早起床 ,自己打扫住处,有一本满是虫蛀的书从架上掉下,拾起一看,原来是南冈的诗作。有郎中一类的官员为它作了序,序言尽是些陈词滥调。我已经把书丢开在一旁,后来又想到不知诗究竟做得怎样,便又重新拿来翻看,格调高旷,风格古拙、冷涩,包含着深长的意境。连忙打听他的住址,原来离此不远就在城南,而不料南冈已在初一那天去世了。南冈境遇的不顺利是不用说的了。然而象我这样一个不嫌多事出来当个小官的,在南冈户籍所在地任职已经两年了,南冈不能自我介绍与我相识而后死,一定要到死了以后我才知道他,这又怎么能够责备那些在朝中官居要职、或在一方执掌大权的人,不识天下的人材呢?古时候的人处于下层时,就自我修养,不求被人所知;处于上层地位时,就忧心不已,唯恐士子不得其所:这是有缘故的啊!

(史良昭)


〔鉴赏〕

《谢南冈小传》属于古文传状类文体,其体出于史氏而意义不同。凡死者稍有显迹,就是圬者(泥瓦匠人)、种树者之流,也可为之写传状,原为提供给礼官议谥、史官采择的实用文体,如“行状”、“事略”之类皆是。然好的传状也可以是一篇出色的传记文学。传状类文体例为两段构成,《谢南冈小传》亦然。前段为谢南冈事迹,后段为作者对其人其事的评识及写传状的缘由。前段文字不过九十字,作者高度简括地剪裁了谢南冈一生遭遇中的几件事,极其概括地用“贫甚”、“性独”、“善诗”、“盲”几个字写出了谢南冈的性格与命运。文章开头点明谢南冈是瑞金县学生,年八十三而卒,仍以“学生”称呼,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其处境惨淡可想而知。接着,作者以自己的世俗观点叙述了决定谢南冈命运的几件琐事。谢南冈“贫甚”,不会谋生,但又“喜与人忤”,就是说他对周围环境常有抵触,不合于人,也不合于时,周围的人自然要疏远他,甚至挖苦、嘲笑他。于此,作者用“性独”两字概括了谢南冈孤僻的性格。“性独”两字很重要,不仅仅写出谢南冈性格中孤僻、“喜与人忤”的一面,而且还包含有孤傲、不谙人世的迂阔的意思。仅此“性独”两字,在后段议论中便可翻出无限文章。然后由“性独”写到“善诗”,并照应上文的“贫甚”。“所居老屋数间,土垣皆颓倚”,写其“贫甚”处境,几笔就形象化了。“时闭门”,也是由“性独”所致,“过者闻苦吟声而已”,如此闭门读书,穷研诗学,其命运若何?作者的笔锋始由写困境转到写绝境上来,转折迅疾,厄运降临。督学使贬斥谢南冈其诗,置于四等末流,那些“非笑者”更是百般羞辱这个可怜的老学生。自此,谢南冈就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最后,作者用“盲三十余年而卒”虚写了谢南冈遭斥以后三十余年的漫长经历。作者在九十余字内由性格而命运,由困境而绝境,由实写而虚写,一气呵成记述了白首老儒生谢南冈怀才不遇的一生。“论曰”以下是下裁语的议论文字。然而,作者在议论之前先用一段文字追述了自己发现“南冈诗”及其人的缘由。据《大云山房文稿初集》 “编年”,恽敬是嘉庆十一年四月去南昌府,十一月回瑞金县的。“十二月甲戌朔”,即十二月一日。“越一日乙亥”,这一天,恽敬早起扫除书房,无意中发现谢南冈的诗竟然写得“高邃古涩,包孕深远” ,叹服之余问起谢南冈居住何地,方才得知谢南冈近在城南,已于昨日死了。这里,作者强调发现谢南冈的偶然性。缘由既明,就写“南冈遇之穷不待言”,照顾、总结前段传状文章,是以肯定性句式作为发议论的呼语。作者意在一诫居上为官者,二诫居下为学者。文中用“顾”来转换语气,作者自认是“好事”之人为“卑官”,在谢南冈所注“籍” (户册)的地方为官已二年。在平和的语气中又兼用谦词、谦语,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于谢南冈的死是有负疚之情的。然而,作者又从前段传状中“性独”两字引导出一个轻微的诘问: “南冈不能自通以死,必死后而始知之,何以责居庙堂、拥麾节者不知天下士耶? ”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作者为何要详细叙述发现“南冈诗”的偶然性。作者虽为“好事”之人,只因“南冈不能自通”,所以无由知之,也无由援之,作为一县之主也只好惋惜其才了。这一段文章,语辞婉转,叙事说理条理明晰,婉而动人。文章最后,揭示作者替谢南冈写传状的真正用意——从谢南冈之死的事件中劝诫人们:读书人应甘于默默无闻做学问,而做官的则应谨慎用心,不要错过一个有用的人才。恽敬在《上曹俪笙侍郎书》(《大云山房文稿初集》卷三)中虽反对桐城派“有意为古文”,使“才与学不能沛然于所为之文之外”,但又并不反对“明道适用”,只要“才与学”“所畜有余”,就能“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文必足以发难为之情”。所以本文在谢南冈之死上做文章,目的还是要“达圣人之所谓达”。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措辞达意上,精心于“其言疏通曲折,极其所致而后已” (《上曹俪笙侍郎书》)。文章前后段结构严整而为一体,前段布置,后段照应、引申。前段在记述中设下“文机”,即谢南冈“性独,善诗”,后段在详细追述偶然发现“南冈诗”及其“高邃古涩,包孕深远”的诗才,然后当发则发,在婉约其辞以后,就“极其所致而后已”,写出居下应勤学、居上应惜才的教训来。其次是语言质而不俚,明白晓畅,全文不过二百来字,辞达其意,“无一字一句苟且”,“无一字一句尘俗”,这是作者为文追慕秦汉质朴的文风、力排涂饰巧伪的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谢南冈小传(清)恽敬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译文
恽建新《谢无量诗一首》
《南史·柳恽传》原文及翻译
竹石原文、翻译及赏析_郑燮古诗_古诗文网
《荀子·法行》原文与译文(二百六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