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最怕的,是父母说“家里没事,不用回来了”


1

 

昨天我给爸爸打了个电话,他说他今天去买年货,又买了很多薄荷糖等我回来吃。

 

“就是你小时候喜欢吃的,中间有个圈的那种薄荷糖。”

 

我记得那种糖,那是我七八岁的时候跟大人去火锅店,店门口免费赠送的零食。我看着那个糖的中间有个小圆圈,觉得好奇就拿了好几颗攥在手里,跟父母念叨着说喜欢吃。

 

他们总说吃糖多了对牙齿不好,但是后来的每一年过年,父母都会买一大包这种薄荷糖放在家里,我妈时不时就剥一颗喂给我,我要出门了也给我口袋里塞一把。

 

我想到有一期《奇葩说》,在讨论要不要按一个按钮为孩子定制一个完美人生的时候,臧鸿飞说,想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即使按下这个按钮会让父母粉身碎骨,他们还是会这么做的。

可能我父母也是这样,怕我吃太多糖对身体不好,但又想把我喜欢的东西都给我。

 

事实上,我小时候也并没有觉得它很好吃,只是觉得它的样子看上去很有趣。而且我现在已经不怎么爱吃糖了。

 

更何况我父母不是不知道,现在我经常去很多地方,也经常能吃到很多不同的美食。

 

可他们就是比较固执地觉得,这种薄荷糖是他们记忆里,曾经的我很喜欢很喜欢的东西,也就是他们一直下意识想要给我的,最好的东西。

 

最后我说,好,我过年就回家吃。

 

2

 

我小时候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西方的节日文化很多元,而且很热闹很好玩,但中国的几乎所有节日都在强调“团圆”,都要把一家人一定要聚在一起。

 

后来我在上海过了一个春节,把父母也接过来了。

 

那天晚上我们走在外滩上我还有点感叹,春节期间的上海人口少了近一半,地铁没那么挤,商业圈也没那么嘈杂,其实比平时要舒服宜居很多。

 

如果没有非回家不可的执念,留在上海过春节也不错。

 

但就在下一刻,无数的烟花就在我眼前炸裂开,从天空到黄浦江面,都被染成了一片充满着春节特有喜悦气氛的嫣红色。



很多阖家团圆的人从我身边笑闹着路过,年轻的父亲把孩子抱起来举过头顶,小孩指着烟花一直笑。

 

爸爸说,我小时候去看正月十五的灯展,人特别多,他也是这样把我抱起来放在肩膀上,好让我看得更清楚一点。


当时后面一直有游客抱怨被我挡住视线,爸爸一个个给他们小心翼翼地道歉,但还是坚持这样抱着我走完了那条很长的街——到最后他的衣服被汗湿透了,还是不舍得把我放下来。


那次灯展我是有印象的,我记得我能一眼看到一整条街的花灯,开心得手舞足蹈。


但爸爸说的这些,我却忘了。

 

中国人不太擅长表达爱——尤其是亲人之间,他们不仅不会把爱挂在嘴边,甚至连互相表示赞美和感激都很少有,唯一能表达亲情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多看看对方,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ta。


 


就像是我毕业之后,我父母就总是絮絮叨叨地跟我说,家里已经装好了wifi,我回来过个周末或者什么节日,也不会耽误忙工作,还能让他们看看我。

 

事实上他们也不太清楚我正在从事的互联网行业是什么,最多只是隐约知道,我的工作需要一直有网络,有手机和电脑。

 

有时候我坐在电脑前面的时间长了,我妈会进来唠叨我,让我多出去走走,一直坐着对身体不好,但是还没说两句就被我爸打断了。


“儿子要工作的,你别烦他。”


听到这句话,妈妈就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默默退出我的房间。过了一会儿她又走进来,放下满满一碗剥好的核桃仁在我桌上,核桃剥得很细致,连那层黄褐色的薄皮都被清理得很干净。


她小声说:“工作也要劳逸结合的,吃点核桃,补脑。”


我看到她手指上有一道细小的血印,大概是剥核桃的时候划破的。

 

他们几乎没有说过爱我,但是一直都想把他们觉得最好的给我,不管是一颗糖,一场花灯,还是一碗核桃,或者只是陪在我身边。

 

3

 

很多朋友都说过,父母几乎不会表达很想念他们,但是总会用各种理由骗他们回家。而他们真的回去了还要念叨说“回来干嘛啦,家里不用你操心的,快点回去上班”。


傲娇,别扭,又可爱。


而逐渐长大的子女,也越来越开始习惯和父母一起守护这种特殊的默契和含蓄的亲情。

 


现在更多在外漂泊的年轻人反而愈发担心另外一件事情——父母不再想方设法要他们回家,甚至总是让他们“别回来了”。

 

去年十一,我一个朋友跟我聊起来说父母要去旅游,让他不用回去了。

 

“也挺好的,他们一辈子不怎么舍得花钱,能花点钱出去转转是好事,刚好我也不用操心他们,能出去玩两天。”

 

我想了想告诉他,赶紧回家看看。

 

几天之后他告诉我,他回家了才知道,爸爸摔了一跤骨折了,在住院。父母本来打算一直瞒着他。


“我们没啥事,养两天就好了,还让你折腾一趟,耽误你上班哩。”爸爸躺在医院的床上,语气里有一点嗔怪,又有一点内疚。

 

他在家的那几天,爸爸一直让妈妈多做几个菜,却连碗都不让他帮着洗,直到他要回去了,还在他包里塞了一大包零食。


“本来我是想回来照顾他们的,结果不仅什么都没帮上,还好像是给他们添了麻烦。”他苦笑着对我说。


听上去有点无奈,但这就是几乎所有的,中国式亲子关系。

 

他们始终想把最好的一切给我们,直到他们衰老到对我们的生活无能为力的时候,所能做的就是把所有不太好的消息隐忍下来,怕给子女带来麻烦和困扰。

 


在他们眼中这是种本能,但我们没有理由让它继续延续下去。

 

所以当我长大了一点之后,就开始学着为父母做一些事情。

 

比如多一点时间陪着他们,除了春节,会找更多的节假日甚至周末回家——当父母越来越年老,甚至退休之后,你回一次家就会成为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的精神寄托。

 

我以前会给父母钱,但后来我发现,他们那一代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即使有钱也不舍得花,最后还是会存着。于是我就直接买他们需要的东西送给他们,并且告诉他们这是有使用期限的,不要不舍得用。

 

更重要的是,到了父母这个年龄,最需要的馈赠,就是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父母辈的很多人一直觉得生病买药是个很麻烦,很费时费力的事情,生病了总喜欢拖着,这样真的非常不好。


是时候改变他们的固有观念了。


广东健客医药公司旗下的健客网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规模的网上药店之一,有专职医师药师组成的医疗团队可以随时提供在线服务,也率先实现了货到付款,即使老人不习惯使用网购也可以顺利买到需要的药品。


如果你暂时不能经常陪伴父母,至少要告诉他们,照顾自己的身体一定不能怕麻烦,更不能怕花钱。


这样,你们才能陪伴彼此更久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0后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零食,现在的小学生想吃也吃不到了!
孩子,这是你的事,那是我的!深度好文
小时候最有年味儿的芝麻核桃糖
校园“霸凌”频频出现,学霸很少被欺负,学生遇到此类现象该如何
#小小喵吃饭亲亲少不了它😜#无糖薄荷糖
孩子,我不能让你什么都不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