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提高武器装备保障能力


保养对于武器装备至关重要,属于重要的保养维护作业(日常保养为三级保养,换季保养为二级保养,达到一定使用期限之后进行的保养称为一级保养)。季节的更替会使得武器装备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甚至空气含氧量、盐度等理化指标都要发生变化。一个季节的使用会使武器装备的滑动面产生磨损,非金属零件产生老化、需要归零和标称的部件产生误差、管路内产生阻塞等需要保养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适应作战模式、武器装备的变化,提高信息化战场上装备保障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陆军装备保障的发展及现状,揭示其特点、做法、规律。


全系统、全寿命保障
随着军事、科技、信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 武器和装备对保障装备的依赖逐步提高,这就要求在研发新装备时,同步研制和发展配套保障装备。伴随武器装备的复杂性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计算机应用剧增,软件规模加大。加强采办和使用保障过程中的软件开发管理以及新装备的配套使用和保障技术手册同步编写,是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条件。

全寿命保障在外军中的主要运用在研制阶段注重维修性设计。一是为提高组件的模块化、标准化以及通用化和互换性,通过权衡分析和迭代设计实现系统模块 组合和功能划分的最优化。二是为提供充足的维修操作空间,通过合理开设维修窗口及通道,合理布置装备各组成部分及其维修和检测点。三是为提高维修效率和安全性,完善了防差错措施和识别标记。

同时,加强超高可靠性武器系统的研制和测试性技术的设计开发。伴随武器装备的结构、技术、功能的科学化、复杂化、多样化,使得对故障的检测诊断、性能测试成为维修工作的关键步骤。从装备的研制开始就进行测试性分析、验证和设计开发,通过对设计系统的检测方式和方法、检测点配置调整等,使检测诊断实时准确、简单易行、安全可靠。通过研发和利用嵌入式技术的通用自动化检测设备模块单元,自行对装备的识别、隔离、原位检测以及故障监控。


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型维修装备
先进的诊断检测设备检测诊断技术是提高保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衡量武器系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应用于战场,使装备保障的难度不断增加,尤其是查找故障更加困难,传统的诊断方法与手段不能满足对高技术武器装备诊断的要求,为此,外军越来越重视故障检测诊断系统的研制,包括在装备服役后对其进行改进,以提高现役装备的故障检测诊断能力。据统计,先进测试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武器装备的维修测试效率提高10倍以上、故障诊断效能提高30%以上,并可在装备全寿命周期内节省20%以上的维修费用。

为提高保障装备的快速机动性、实时防护性以及综合保障性的能力,研发隐身保障装备,改善通用保障装备在信息 化战场环境中易被攻击、摧毁和破坏的状况。外军高度重视改进保障装备的机动性能,美军为把装备物资运输和装卸分别向集装化、自动化发展,运用直升机的来进行保障,还不断研制使用运输量大、速度快、远程能力强的运输工具,实施装备物资补给和伤员后送。

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中,大量使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使得保障信息的获取、分析判断筛选、实时分发处理、优先存储传输等装备保障工作更可靠、更精确、更到位。外军在加大高新技术在保障装备中的使用力度投入,迅速提升了整个保障装备的总体性能。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等应用到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设备中,给其赋予了人的意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为实现通用保障装备的研制经费低,研制周期短,维修性高以及使用方便的特点,外军一直青睐于发展功能多、效率高、综合性强的通用保障装备。如美军最典型的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能承担运输等其它多种任务。美军新型车辆的整装整卸系统,就具有对物资装备储运管理一体化的功能和作用。保障装备的标准化就是由于它能使保障装备开发费用降低、寿命周期内的使用保障费用降低,所以美军一直强调采用标准化的自动测试设备。当然,在设备一开始研制起,就以现有技术水平和要求为基本条件,对设备的功能和技术进一步更新和扩展,适时将扩充的功能和新技术引入到系统中是模块化的具体体现,这就使得设备在性能上和经济上达到新的水平,并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更新升级。综合化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理论,综合权衡分析,融合各种与保障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研发多功能的综合保障设备。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远程维修是近年来装备保障领域发展十分迅速的技术,不仅一些发达国家军队广泛使用,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军队也开始积极发展远程维修系统。远程维修是通过维修人员与远方人员或信息源之间资料或信息的电子传输,使现场人员随时 接受远方专业人士的指导,避免专业人员的四处奔波。远程维修系统包括视频辅助修理系统、士兵支援网络、佩带式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应的诊断软件等。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是目前世界各国军队都在积极采用的一种能够大大提高武器系统使用维护保障效率的技术手段,其宗旨是将大量文本式技术资料转入便携式计算机中,武器装备的使用及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存取技术数据,同时也无需保存和运输笨重的文本式技术手册。1 张光盘可代替1.4万页、质量68千克的文本式资料。由于有些电子技术手册中增加了专家故障诊断知识库,使得诊断工作简单易行,缩短了维修时间。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外军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更新和完善武器装备保障方面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军方与研制生产方之间、军方各级部门之间、使用部门与保障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加强装备保障的信息管理,为装备形成战斗力提供信息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军装备全寿命周期保障建设改革及启示(上)
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
可靠性知识 | 装备PHM基础知识,你需要了解这些!
装备管理 | 装备要上战场,但它也有亚健康患病状态
外军装备保障发展动态分析
航空装备保障新理念及发展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