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故事(355):从年画到年历片(上)



内容介绍

上海人在过年前有掸尘、挂年画等习俗,其中年画通俗易懂,表达的都是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祈愿。

过去家家户户都有过年贴年画的习俗

上海的月份牌年画最早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是随商品赠送的广告画,月份牌年画盛行之前,制作木版年画的工场作坊大都集中在如今的旧校场路一带,又名小校场年画,张荐茗收藏的不同年代的年画记录了上海年画的创作和发展轨迹。

用于广告宣传的月份牌年画

月份牌年画与传统木版年画不同,它配有中西对照历表,主题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编辑包于飞回忆说:老一辈月份牌年画画家采用的擦笔水彩技法使年画更趋时尚。

月份牌配有中西对照历表

在上海戏剧学院范和生老师眼里,月份牌年画和石库门建筑一样都是海派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的结晶,月份牌年画不仅承载了人们的丰富情感,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编导札记│上海年画的魅力

本期编导:张云骅

每当过年前夕,我都会花时间到城隍庙的小商品市场去购买一些过年的挂件和春联,布置一下家里的节日气氛,而对贴年画的习俗却已经记忆不深了。

说到年画,在我印象中,就是男娃抱着鱼儿或童男童女作揖道福等喜庆的画面,其实,在清末民初的上海,城隍庙的小校场年画是非常有名和兴旺的。

小校场年画

在年画收藏爱好者张荐茗的老上海茶楼里,我看到了一对有别于传统,据说是清末的年画,线条还算简单,构图却有韵味,画中女子一手握洋伞,一手拿圆扇子,想必当年也算蛮时尚的。我一边听着张荐茗的介绍,一边体会着年画的魅力。

张荐茗收藏的清末年画

在包于飞老师家里,我见识了多张月份牌年画,画面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多彩,假如按年份连接,就像一幅民国时期上海人的生活长卷,让我不禁为年画家们精湛的擦笔水彩技法而竖起大拇指。

包于飞收藏的月份牌年画

包于飞老师还和我说起月份牌画家杭稚英的一段轶事,抗战爆发,日本人带着黄金要杭稚英为他们作画,结果被他拒绝,画家的民族气节,可敬可佩。

杭稚英

杭稚英作品

范和生老师是个有心人,他对月份牌年画的喜爱,体现在他手中一本厚厚的剪贴册里,从相关的文字报道记载到画片的整理,他几乎收集了月份牌年画的所有介绍,在范老师的眼中,月份牌年画同石库门建筑一样都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符号。

年画的魅力,除了年画本身洋溢的美,差不多都是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的愿望和期许。

节目拍摄中,图左为本期节目编导张云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眸—上海小校场年画
小校场年画、月份牌年画、新年画......这些老上海年画里,有没有你的回忆?
上海年画勾勒市井各业百态 唤醒本土的味道
【福地文化】年画里的中国年(二)
看了这种年画,带你1秒穿越回百年前的上海!
老上海旗袍美女广告的领军人物——杭穉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