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悠悠塬风|民情古朴

/张越

63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在亚洲的内路上平铺而去,它是博大开阔、深沉而又舒展的。

当人类匍匐在这样的自然面前,可以放弃一切语言的形容。

塬上人家正是滚滚红尘的一处天地之作,

亘立在土塬上,

春耕夏作,秋收冬养。

风从黄土塬一阵阵吹过。

塬上人正享受难得的冬季悠闲时光。

村头的槐树静默地伫立着,

悄悄地它们每年又冒出新芽,

抽出新枝。

见证着世事变迁,

见证人生无常。

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已正式引入地貌学文献。

“八百里秦川,顶不上董志塬边”

每一个到过董志塬的人都会赞叹它的广袤。

这是黄土地上最大的塬。

天下黄土第一塬

甘肃董志塬(中国)

他不但是中国最大的黄土塬,甚至堪称世界第一大黄土塬。

塬上人家,塬上花。

塬上花儿红,

阳春遍地盈。

沟沟坎坎峁峁塬塬,

铺天盖地生机一片,

塬上的柿子红,

是挂在枝头的太平盛世,

那是"柿柿"如意的前景。

面对连绵不断的山塬,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代地生活繁衍千千万万的人。

天晴的时候,我是黄土高坡一棵树,人们或站、或蹲、或坐,不讲形象,聚集在树下与暖暖的太阳谝着闲传。

农作的时候,广阔的大地赐予我的胸襟和情怀,队队大雁掠过圆满与沉甸。



乡村的土地与城市里的土地就是不一样的,阵阵腰鼓敲响丰收的喜悦,欢快的秧歌扭出西北汉的雄浑。

如影的身姿,

震天的鼓声,

最让人亢奋的气味,

那气势磅礴的场面,

最是热血沸腾与酣畅淋漓。

-安塞腰鼓

或是

  石雕之乡  

唢呐之乡

剪纸之乡

秧歌之乡

-大美绥德的万千风情

陕北的流段正是它的壮年。人们热热闹闹地活着,吵吵嚷嚷地能从土里挖出一天一片的新日子来过。

深厚的黄土让我笑对顺逆,

滔滔黄河从身边流过,

只有住在塬上,

才能深深地悟出

——黄土高原的物华天宝。

那些纵横交错的细细的水流串联着一个个村庄……,虽然曾经的黄土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

先说一下麻黄梁的黄土地貌。麻黄梁双锁山有一奇观,那便是土峰林立的壮美景象。层层叠叠的黄土峰峦,是一个苍凉壮阔的美图。

我们沿着无论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

但首先得钻进很深很深的沟底,然后盘行,七沟八弯,左拐右拐,或上或下,简直就像进了一个迷宫。

如党家村,他就隐藏在黄土之下。

站在塬上,向下望去,只见在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片清一色的青砖瓦房,还有较为高大的祠堂、牌楼、宝塔点缀其间,景色秀丽,古风浓郁。

在陕西省韩城就藏了这么一片峭壁山崖,在这深沟大壑里有100多座四合院,被日本专家称为“东方民居的瑰宝”。

于是我闻出了黄土地的味道。

这个味道与看得见的东西有关,与看不见的东西也有关。

一棵老碗粗的老槐树下、一个咣当当的铁匠铺里……

流走的岁月依旧吟唱着当年的古风民谣。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一般的黄土民风。

也可以是榆林的高家堡古镇那里,“两山对峙形如钵,二水绕城聚宝盆”!垂柳掩映沧桑的城楼,鳞次栉比的四合院。石板墁街,字号林立,曾经的商贾重镇的气息。

陕北-榆林-神木

一个被路遥写进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的古镇——高家堡镇。

拥有古老的街道,郁郁葱葱的苔痕草色。屋后栽着杏树,开一树的粉花。

黄土越是干涸地扎眼,

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使得每个人嗅到的味道纷繁不一。

只感觉到心灵在这儿得到休养,

似乎疗养着受伤的翅膀。

要说信息传递的速度其实是成倍增长的,它本来就已经滔滔不绝地用风、用水、用气息了。

还有在李家山,有多达七、八层的窑洞看似随意的布局,完美的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

这里的黄土早就将自己的故事讲给人听,严肃,但不刻意。流年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凝固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古村依旧保留着的原始之状态,

淳朴之民风,

让人有归来的感觉。

寂静,空旷,棱角分明。

整个建筑依黄土山坡而建,

毗邻黄河,犹凤凰展翅。

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形式多以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依山就势,高低叠置,错落有序。

想想是什么有了纯正的黄土的颜色?

       完成了这片山壑纵横的高原?

                 黄土的气息,

 古朴的民风,

         特殊的窑洞。

高原上的土地是贫瘠的,

随处干燥、龟裂、荒凉。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待了久了你一定会觉得心不再为奔波而烦恼了。

那是因为小孩慢慢地长大了,

大人也变老了,

最后老人也化为了一抔黄土。

最美的一抔黄土。

365

365米山水长卷《江山一统》

作者:张弟德、张越

长卷完成时间:1999年9月




山水长卷《江山一统》长365.7米,内容涵盖中国名山大川、佳景胜境。山水长卷由众多当代书画家题跋、钤章,画面气势磅礴、惊心动魄,是一幅展现中国大好河山、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力作。该长卷1999年曾在上海展出,2006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巡展新闻发布会,接受央视《鉴宝》、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采访。2000年上海书画出版社为其出版《江山一统》通景画集。

张弟德

字斗,三远堂主。1943年生,四川内江人。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宝山画院副院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上海黄浦画院画师、香港国际画院常务理事中国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他自幼酷爱绘画,并擅长版画,长期钻研中国山水画技艺而推陈出新,是中国少有的长卷山水画家。

张越 

女,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麻黄梁镇位于榆阳城区东北35公里处,因地势较高,生长麻黄而得名。古长城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将镇境分为南、北两种地貌。南部,千沟万壑,纵横交错;北部,大漠绿洲,风情万种。特别是境内的壁立千仞、高峡平湖、血染丘陵等地质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党家村位于韩城市东北面约10公里处的一个葫芦形川道中,这个村中有建于600多年前的140多套四合院式民居,党家村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民居村寨的活化石。


神木县高家堡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位于神、榆、佳三县区交接处的秃尾河流域,是周边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陕北四大名堡(另三堡为镇川堡、瓦窑堡、和安边堡)之一。


李家山村位于山西碛口镇黄河岸边向南五公里,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

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

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

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

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

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

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

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

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

一般厚50~200米,

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兰州西津村:

黄土厚度超409米,

创世界黄土之最。

黄土塬、梁、峁是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它们是当地群众对桌状黄土高地、梁状和圆丘状黄土丘陵的俗称。

黄秉维于1953年首先将其引入地理学文献,罗来兴于1956年给予科学定义。

黄土塬:黄土塬 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表部平坦,或微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顶面平坦宽阔,面积较大的平坦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台地。其顶面中心部位平坦,向四周边缘倾斜,塬的周围为深切的沟谷,它的边缘受沟头的溯源侵蚀形成锯齿状边缘。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的黄土塬。正宁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平均海拔1443 米。按地貌特征可分为东北部子午岭林区、西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从这张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塬在不断地受到侵蚀。县城的一侧就是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冲沟。(1984年)

黄土梁: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般可达上千米,几公里或十几公里,梁顶宽阔略有起伏,宽几十米到几百米,呈鱼脊状往两面沟谷微倾原来长梁状低山、丘陵,覆盖黄土后成为缓坡的长岗状黄土丘陵,称为黄土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主要的地貌类型,分布广泛, 但多已被垦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梁还可进一步分为平顶梁、斜梁和起伏梁。

山西中阳的黄土梁。这些长条状的丘陵叫黄土梁,是黄土高原的独特景观。1984年)

陷穴密布的黄土梁。“陷穴”是黄土地区特有的一种陷落现象。专业解释为: 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产生溶蚀和侵蚀,并把可溶性盐类带走,致使下边掏空,当上边的土体失去顶托时,引起黄土的陷落,形成陷穴。(1984年)

黄土峁: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大多数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但也有极少数是晚期黄土覆盖在古丘状高地上形成的,彼此孤立的穹状丘陵,被黄土覆盖变成浑圆的黄土丘,称为黄土茆。

塬的成因多样,

或是在山前倾斜平原上黄土堆积所成,如秦岭中段北麓和六盘山东麓的缓倾斜塬(称为靠山塬);

或是河流高阶地被沟谷分割而成,如晋西乡宁、大宁一带的塬;

或是在平缓分水岭上黄土堆积形成,如延河支流杏子河中游的杨台塬;

或是黄土堆积面被新构造断块运动抬升成塬(称为台塬),如汾河和渭河下游谷地两侧的塬。

目前面积较大的塬有陇东董志塬、陕北洛川塬和甘肃会宁的白草塬。

董志塬、洛川塬是在古缓倾斜平地上由黄土堆积形成。

董志塬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在泾河北岸、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地处这片区域的心脏地带。从高空俯瞰,董志塬地形十分完整,沟壑纵横,原野风光秀美壮丽,色彩浓郁,构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陇东-庆阳,就是典型的黄土塬区域,庆阳市域范围内,共有十二道黄土塬,分别是董志塬、早胜塬、春荣塬、宫河塬、永和塬、西华池塬、盘克塬、孟坝塬、新集塬、临泾塬、屯子塬、平泉塬。

庆阳

地处祖国大西北、陕甘宁三省的

交会处,

是一块神奇的高天厚土。

山、川、塬兼有,

沟、峁、梁相间,

高原风貌雄浑独特,

素有“陇东粮仓”的美誉。



编辑|整理:三远堂

三远堂原创精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上的地貌形态: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
黄土高原侵蚀分区简介
印象·黄土高原--节约网-
三秦文化
自然条件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