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苑藏珍 | 秋气嶙峋——俞子才之《雁荡西石梁》

艺 苑 藏 珍

《雁荡西石梁 》俞子才  1960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俞子才(1915—1992年)名绍爵,以字行,斋名睫巢、春水草堂。浙江湖州人。1938年从吴湖帆学画,专攻山水,尤擅长金碧青绿山水。书法不拘一格,传统深厚。先后应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雁荡西石梁》是俞子才于1960年雁荡山写生归来而创作的一件山水画作品。此帧纸本设色,纵138厘米,横69厘米。跋:“雁荡西石梁。一九六零年九月俞子才写。”钤印:“俞绍爵印”、“江山如此多娇”,收藏印“上海中国画院藏画”。


《雁荡西石梁》 局部


实际上,建国初期的中国画延续了民国时期的国画风格,其中有一类是于传统技法基础上求突破的画家,其特点是坚持传统国画最基本的语言方式和笔墨方法,俞子才即是此类画家中的一员,其亦为梅景书屋入室弟子,在吴湖帆的影响下,对历代山水画传统皆有涉猎研究,也为其后来之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帧当为画家于雁荡山写生后而创作的作品,充分地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创作思想发挥于自己的实践中。


《雁荡西石梁 》 局部


《雁荡西石梁》采用“高远法”构图,以右下角覆盖蓊郁植被山石起势,沿山路绵延,将观者视角引导至山中居舍,进而可见山居房舍背靠于巍峨而向左上方取势之大山。设色以赭石做底,再以渍绿渲染以显山水之向背。总览此图,龙脉由右下蜿蜒至左上,优美而有变化;山路崎岖,于山水林树间隐现而通往宜居之村居;瀑布飞流而下,气势撼人,顿添画面雄强之气质……画面韵律优美,设色雅丽。造景可居、可游而富时代气息,实为山水画作品中之上乘佳作。


从自然中来而又高于自然,是一切优秀艺术家创作的法则。俞子才亦是如此,此帧即是于雁荡写生中来,然后以艺术家之高于生活现实之审美修养进行加工再创造,如此,美轮美奂之图毕现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雁荡西石梁》 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雁荡山文化|品味雁荡山文化蕴涵(上)
【艺苑藏珍】雁荡奇秀人称赞——俞子才之《雁荡山》
山水画基础技法讲解:石法
高诚山水画|雁荡山水墨写生
侯立远一一家山雁荡(图)
穿越石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