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刚刚!中国规模最大青铜专题博物馆开馆!

刚刚!

中国规模最大的青铜专题博物馆

山西青铜博物馆

盛大开馆!

云集了2000多件珍贵青铜器!

▲开馆仪式现场

▲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 致辞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致辞

▲《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捐赠仪式

▲“中国青铜器保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开馆启幕

山西青铜博物馆是山西博物院的分馆,位于风景优美的长风文化商务区文化岛上,与太原博物馆联袂共享5个既连通又独立的红色椭圆倒锥体建筑群,是太原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山西青铜博物馆是中国首家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展出文物2000多件,主要来自历年考古发掘出土和近年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追缴的珍贵文物,荟萃晋系青铜文物精华。山西青铜博物馆展示面积1.1万平方米。

目前共开放了基本陈列“吉金光华”和临时陈列《穿越时空的鼓声》。

基本陈列

“吉金光华”

基本陈列以“吉金光华”为主题,分“华夏印迹”“礼乐春秋”“技艺模范”三部分。展示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华夏印迹”讲述晋文化在华夏文明传承、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礼乐春秋”阐释中国青铜器作为礼器使用的鲜明特色和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涵;“技艺模范”展现古人范铸青铜的智慧之光。

前 言

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以铸造、使用青铜器为标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之一。青铜文化在夏代已经成熟,到商周达到鼎盛。山西地处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陶寺遗址的红铜制品和中条山地区的夏商时代的采铜、冶炼遗址,呈现了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大成就。

山西青铜器体现了商周王朝的文化脉络,反映了中国礼乐文明发展演变的进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春秋中期以后,晋系青铜铸造工艺不断创新变革,达到了技术和艺术上的巅峰,是东周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01  

华 夏 印 迹

山西是华夏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重要地区,陶寺遗址表现了最早的王权和国家形态,与古史传说中的唐尧时代相互吻合。夏商周时代,山西拥有最重要的铜矿资源和制铜技术,对青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晋国从周初分封的百里小国开始,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秉承传统,锐意创新,吸纳了周边诸侯国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新鲜血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晋文化,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 部分展品 -

第一单元

青铜先声

第二单元

率土内外

▲乳钉纹簋 商

▲龙型觥 商

▲兽型觥 商

第三单元

赫赫晋邦

▲晋侯臣斤(pí)壶 西周

▲兽面纹方彝 西周

▲晋公盘 春秋

  02  

礼 乐 春 秋

将青铜器作为礼器使用,中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和乐相辅相成,构成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大到治国安邦,小到个人修养,礼乐制度指导和规范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举行祭祀、宴享、朝聘、婚冠、丧葬等活动时,均使用礼乐器。这些礼乐器,通过材质、形态、装饰、色彩、铭文和组合方式的差异,呈现了人们不同的身份等级和价值取向。

汉代以后,青铜器与礼制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但礼乐制度的文化内涵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 部分展品 -

第一单元

钟鸣鼎食


▲义尊 西周


▲伐簋 西周

▲兽面纹镈 春秋

▲盘蛇形鼓座 战国

第二单元

强固威行

▲銮铃 西周

第三单元

立身以礼

▲带钩

▲刖人守囿车 春秋

第四单元

无远弗届

▲邾季簠 春秋

第五单元

简襄功烈


▲赵卿墓车马坑 春秋 

▲蟠螭纹镬鼎 春秋

▲鸟尊 春秋 

第六单元

三晋菁华

▲虎形提梁盉 战国

▲雁鱼铜灯 汉

  03  

技 艺 模 范

瑰丽的文明之花离不开技术的沃土。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在青铜技术和艺术上拥有独特的传统和风格,正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从合金成分、铸造手段到造型艺术上的特性,才造就了中国青铜器的独特成就和魅力。山西已经发现多处采铜、冶炼和铸造遗址,年代久远,技术成熟,工艺精湛,呈现出几近完整的青铜工业生产链。侯马铸铜作坊范铸青铜的技术水平达到了青铜时代的巅峰,形成了晋系风格,所铸造的青铜器艺术造型构思巧妙,图案纹样匠心独运,引领时尚,影响后世。

- 部分展品 -

第一单元

点石幻化

▲铜矿石 商

第二单元

殊途同工

▲展览现场

▲兽面纹模 春秋

第三单元

执简驭繁

▲展览现场

第四单元

错彩镂金


▲展览现场

“数字青铜”和“探幽寻胜”展区

“数字青铜”和“探幽寻胜”展区,以数字展示和教育互动的方式,深度体验青铜文化背后的奥秘。

▲数字青铜展区

临时展览

穿越时空的鼓声

时间:2019.07.27—2019.12.26

地点:山西青铜博物馆二层临展厅

  01  

前 言

铜鼓流行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长达两千多年。作为一种青铜礼乐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铜鼓文化。铜鼓曾作为统治权力的象征,也作为祭祀用具和娱乐乐器,广泛用于集众、盟会、战阵、祭祀、娱乐、丧葬等场合。铜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了铸造铜鼓民族的经济生活、文化面貌和思想意识,堪称一部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源远流长的铜鼓文化,凝聚着各族先民的聪明智慧,闪烁着中华文明历史的光辉。


▲翔鹭纹铜鼓 汉(局部)

  02  

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铜鼓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之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铜鼓显示出不同的风格。春秋早期已有铜鼓出现,到魏晋南北朝,铜鼓铸造达到顶峰,唐宋时期,铜鼓曾一度衰落,但到明清之际,铜鼓又得以发展,十分流行。依据形制和纹饰,中国古代铜鼓可大致划分为属于滇桂系统的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和属于粤桂系统的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

  03  

装饰艺术

古代铜鼓的装饰艺术包括平面纹饰和立体装饰,内容丰富,结构精巧,风格独特而多变。平面纹饰有的施以写实画像,有的施以几何花纹,有些花纹则是由写实画像演变而成的抽象图案。立体装饰则以青蛙塑像最为常见,另外还有各种动物及其他物体的塑像。

  04  

功能作用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但铜鼓的用途远远超出一般乐器的范畴。在古代,铜鼓是统治权力的象征,是祭祀、盟会、集会、赏赐、进献、丧葬等场合所用的礼器和重器,是伴舞节乐的乐器,也是传讯的工具。

  05  

文化习俗

铜鼓,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珍贵的古代文化遗存,见证了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幻。直至今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文化习俗仍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保持着。这些铜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力,见证了消逝的历史,也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历史文物。

精品文创

山西青铜博物馆文创空间,位于展馆一层,开馆之际特推出系列文创新品。

产品依托“吉金光华”主题,以展览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高柄小方壶”“懋卣”“匏壶”等为设计元素,研发出“青铜华彩”“翔鸾凤舞”两大系列七个品种两百余款文创产品。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闭馆

(逢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农历除夕、正月初一闭馆

展馆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广经路13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青铜博物馆开馆 | 2000余件国之重器从远古睡梦中醒来,青铜变王者
【吉金光华】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钟鸣鼎食:纽扣分享山西青铜器博物馆系列之礼乐春秋​上篇
山西青铜器博物馆系列之技艺模范篇上:纽扣分享
吉金光华|光耀三晋的青铜时代
一周一器——商代兽面纹铜鼓(典型标准器资料库必备欢迎分享、关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