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的这首诗,第一句被视为读书的最高境界,却少有人能背完全诗

关于读书境界之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看法,王国维眼中的读书的三大境界,就是他写在《人间词话》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季羡林老先生看来,读书的三个境界依次为:“红袖添香夜读书”、“绿满窗前草不除”、“雪夜闭门读禁书”;还有人将“腹有诗书气自华”视为读书的最高境界。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现代被常常拿来形容女孩子有气质,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诗出自于北宋大文豪苏轼之手。这就很奇怪了,有名的诗句、著名的作者,满足了这两条件,为何这首诗仍是鲜为人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赏析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董传的一首留别诗,它的大意为:虽然在你的已过去的生涯中,每天只能穿着粗布质地的衣裳,但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气质自然照人。讨厌过着那种陪伴有学问的老者,过着那种烹瓠叶而食的日子,下定决心要随着举子们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囊中羞涩就不置办那看花的春马(出自于孟郊《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眼睛却会去看择婿车。如果考中了便可向人夸耀,那字如乌鸦般黑的黄诏上有我的名字。                                                                       

其实如果对古代关于科举的一些典故不熟悉的话,是很难读懂这首诗的,里面的生僻字太多了。就比如“缯”,如果不查字典,除非依据它的偏旁来猜,否则很难知道它是丝织品的意思。

第二句中的“瓠叶”、“踏槐花”也是如此,如果不知道“槐花黄时举子忙”这一典故,便对诗意的理解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第三句中的“春马”与“择婿车”,若是没听过孟郊的那首登科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或是不知道古人喜欢在放榜之日,出来寻觅乘龙快婿,就会感到十分纳闷。由此看见,这首诗中生僻词语就已经劝退了一大波人,也只有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简单、上口,才能被人记住。

苏轼欣赏董传可能是因为他们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豁达、乐观。董传虽生活贫困,但仍能保持着一颗上进心,坚持读书,想要通过努力,参加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屡次被贬的苏轼也有着同样的乐观,我们从他的诗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金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便可看出。

试想一下,处在困境中的他们都能如此豁达,那我们又何必因为一点小事而失落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世人皆知'腹有诗书气自华',却不知道上一句也很经典
苏轼的这首诗,总共有8句,很多人却只知其中一句
诗词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首诗?用典自然,意境纯美
【古代读书诗】苏轼《和董传留别》
“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溯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