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敬“纽约客”,真正的“上海人”什么样?这群年轻的插画师告诉你!

你眼中的上海是什么样的?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上海。从今年年初开始,长居于上海的法国创意制作人Benoit Petrus(沛本诺)先生邀请了70多位中外插画师一同参与创作“一场关于上海的想象”—— The Shanghairen沪誌项目。新一代插画师们在一幅幅作品中,用生机勃勃的灵感和创造力向这个我们所热爱的城市致敬。

 是插画,也是艺术 

The New Yorker 创刊号封面

相信在The New Yorker(《纽约客》)之前,很少有人会想到插画艺术能够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成为一本刊物最具代表性的风格特点之一。杂志社每期都邀请当代优秀的插画师创作封面,展现纽约人的生活日常,九十多年来,从未间断。

因此,也有人说,The New Yorker的封面可以被视为纽约社会文化的“微观演变记录”,很多人甚至成为了这些封面插画的收藏者。

近期的The New Yorker封面

(图/www.newyorker.com

正是因为The New Yorker封面所带来的鲜明的风格与独特的价值,2013年,巴黎也汇集了两百多名艺术家创作虚拟杂志The Parisianer(《巴黎人》)的封面,来表现和赞美巴黎城市的多面魅力。

紧接着,2016年,在日本工作的法国设计师David Robert 和英国插画师 Andrew Joyce 也共同发起了The Tokyoiter(《东京客》)在线杂志封面设计项目。人们可以在网站上付费下载自己喜欢的插画封面作品。

The Tokyoiter在线杂志封面

(图/www.thetokyoiter.com

还有60多位设计师参与的创意项目Le Montréaler(《蒙特利尔人》)也落地成为一个小型展览,在加拿大,意大利,台湾,中国大陆和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越来越多的插画艺术家用他们的创作,穿越时间与空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多元且迷人的当代城市风貌。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插画,更像是属于一座城市的艺术品。

 是上海,也是热爱 

插画作者:尹昕、Luckya、Shirley GONG、

Peter ZHAO

既然有“纽约客”、“巴黎人”和“东京客”,那么是否可以有一次关于“上海人”的表达?今年年初,法国创意制作人Benoit Petrus(沛本诺)成为了这个想法第一个实践者。在上海生活的5年间,他时常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以不同的眼光观察着这座城市。

“很多外国人对上海的印象是陈旧的,同时今天的上海更是他们无法想像的。我希望以一种原创又有趣的方式将它表现出来。让熟悉上海的人们找到惊喜,让世界感受到这个城市的精彩。”Benoit说。

在过去的近一年时间里,Benoit邀请了中外插画师用创意插画的方式来表达对上海这个独一无二城市的热爱,这一幅幅作品都是他们对上海深情的表白,“我们希望它能如The New Yorker、Parisianer和Tokyiter一样,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属于上海的奇光异彩。也让大家能为新一代中国插画师们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而喝彩。”

11月1日-12月1日,The Shanghairen沪誌项目中的40多位插画师们结集于衡山·和集,开启了The Shanghairen沪誌于中国的展览。

The Shanghairen沪誌展览开幕日,Benoit与到场的插画师们合影

展出的30多幅插画作品中呈现出上海的方方面面:陆家嘴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幽静时髦的武康路,旧弄堂中的石库门建筑,是天南地北的旅人对上海的初印象;热闹的麻将桌,弄堂里的爷叔,是老一辈上海人的闲适情怀;飞速驶过的地铁,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光,路边的炒面摊头是正逐梦地年轻人各自的精彩与孤独;旗袍袅娜、发髻轻挽的名伶,西装革履的风云人物,则为这座城市染上永不消散的传奇色彩……

正在衡山·合集2楼展出的The Shanghairen沪誌展览

历史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的先锋潮流,在上海汇聚交融,赋予这座城市包罗万千的胸怀和饱满多变的气质。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中, The Shanghairen沪誌记录下此间的美好印象,不只为回忆与铭记,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与热忱向往。

Noblesse这次独家对话此次展览中的3位大咖插画师,不管是石库门弄堂中的老上海,杨浦公园里的大象滑梯,还是穿旗袍的上海女人,都是他们对于上海的独特理解。这些可爱又有趣的插画师到底是如何创作的?是时候来认识一下了~

👇

Yulong Lli

“上海最迷人的地方

总需要花一点时间来思考和探索。”

个人网站: www.yulonglli.com

微博&Instagram: @yulonglli

Behance:yulonglli

Yulong Lli既是居住在上海的自由插画师,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硕士学生。他是Hiii Illustration 2016 best of best, 3X3 illustration annual, Communication Arts illustration annual和ADAA的天才奖等多项国际大奖的获得者。

他的插画风格融合了上海东西方的文化,并从复古海报、现代主义和图形设计中汲取了灵感。这次他选择以石库门弄堂的故事来表现上海这个主题,露天理发摊、晒衣杆、三轮车,很多老上海的琐碎细节已经慢慢消失在了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但这些却是令他心动的情节与灵感的源泉。

🎙️

INTERVIEW TIME

你的画如同电影场景一般,你当时怎么创作它的?

在创作期间我正在关注一些上海和香港之间文化流动有关的艺术作品,比如王家卫和关锦鹏的电影,嘈杂沪语与里弄洋楼几乎模糊了印象中香港与三四十年代老上海的认知界限,非常有趣。让人魂牵梦绕的市井文化是我非常想呈现在作品里的部分,拎着夜壶穿着睡衣出街的阿姨,看报纸的爷叔,写着“早夕”招牌的早餐铺等,是我作为外地人在上海生活近6年后认为的更接近于对上海生活的认知。

你觉得上海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

我认为比较迷人,也是塑造上海独特气质的部分,就是海派文化,也是海派文化所代表的文化包容与交流的精神。如果可以不带有民族主义情节看待殖民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会更容易感受和理解到它几乎渗透在上海的语言,食物,建筑,甚至生活方式等等方面。像是英语直译的舶来词汇融入方言,更符合国人口味的改良版西餐,外滩的折衷主义建筑群。

Zhongwen Hu

胡钟文

“我决定画一个在我心里留下深刻回忆

又让我觉得非常快乐的地方。”

个人网站:zhongwenhu.com

微博:@马歇尔芭娜娜

Instagram: @zhongwenhu 

Behance: zhongwenhu

胡钟文是出生于上海的插画师、平面设计师和独立动画师。作品曾入选英国Wells Art Contemporary Awards 2018展览,美国Viridian Artist 举办的“30 under 30”展览,以及国外诸多知名画廊和艺术中心。

作为一名女性插画师,她喜欢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捕捉日常生活里不起眼的平静和感动,希望能够创作出治愈人心的作品。

胡钟文的插画作品

在很多次的旅行中她发现,能让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往往不是高楼大厦与名胜古迹,反而是那些在草地上打滚或者在海里泡脚的日常场景。因此,这次她选择画的是自己从小玩耍的杨浦公园里的大象滑滑梯,温暖的用色和笔触很容易让人想到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

INTERVIEW TIME

你是如何成为一名插画师的?

小时候就因为太喜欢画画被送进了专门学艺术的幼儿园。研究生时期在美国雪城大学学习插画,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和表达都更偏纯艺,所以与其说是插画师,不如说以艺术家的身份在各个项目之间转换创作的内容和方式。

你的作品里常常有一种独特的“治愈力”,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一开始用创作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焦虑,后来在疗愈自己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爱自己之后才能够真正学会如何爱别人。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日常生活里一些温暖和充满爱的时刻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我的画只是一个引子,治愈人们的是他们自己。

对未来的自己的期许是?

希望有机会可以和厉害的人合作,创作出和音乐或者气味有关的作品,因为我觉得听觉和嗅觉是另外可以勾起人情绪和回忆的有趣媒介。最终目标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画挂进美术馆里。希望永远保持童心和好奇心,也保持内省和自我觉察。

Yixin Zeng

曾亦心

“我很感恩能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下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微博:@曾亦心

Behance:zengyixin

Zcool:zengyixin

曾亦心是一位现居上海的自由插画师,同时也是ACCA认证的高级商业插画师。多次入选全球插画奖,国际插画大赛最佳作品奖、优秀奖等。擅长描绘细致的细条并使用明快的颜色搭配,画风大胆,概念深邃。

他曾经创作过很多关于上海题材,常常都是以建筑和风景为主题,于是这次他决定换一种方式,以“人”为出发点,从王家卫《花样年华》和许秦豪的《危险关系》中得到灵感,画面中穿旗袍的上海女人和着西装的男人意在表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他们暧昧或疏离的关系微妙而不可言喻。

这幅作品也是曾亦心致敬西方装饰画大师Klimt之作,采用图形化的重构来展现夜上海的主题

🎙️

INTERVIEW TIME

你认为自由插画师这样的职业带给了你什么?

做自由职业是需要非常大勇气的一件事,要做好一段时间没有工作,一段时间又忙碌到没有私人生活的准备。我从2017年开始做freelancer,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工作上的阅历,更让我懂得了时间的重要性,我现在会很合理地规划工作和生活。自由插画师的职业让我变得更自律了,能开心地生活工作还要归功于我现在的职业!

是否有谁是你职业生涯里很敬佩的对象?

我欣赏的对象有很多,例如比利时插画大师François Schuiten(冯索瓦·史奇顿),他笔下的场景非常宏大且震撼;还有David Wiesner,他创作的默片绘本引人入胜;也包括我自己深受影响的丹麦艺术家Kay Nielsen,他的画面装饰性非常强,让人耳目一新。

你眼中的上海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她的迷人之处在于?

我眼中的上海是个非常包容的城市,不仅保留了海派文化,并且也在源源不断接受新鲜的事物。就拿我的职业来讲,再早50年是不太会有自由插画师这样的职业出现的,所以城市的进步和多样性,才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我很感恩能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最喜欢上海哪个地方?

上海的武康路一定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洋房,法式梧桐,它们是最能体现上海的特色的地方。

The Shanghairen沪誌

表白上海——插画师的集结

展期:2019年11月1日 - 12月1日 

          10:00-22:00

地点:衡山·和集

          上海市衡山路880号2楼 Dr.White

门票:免费

网站:www.theshanghairen.com

微信&微博:TheShanghairen

Instagram:the_shanghairen

🎁

福利时间

关注我们,和我们聊聊

你对上海的热爱

我们将在本月底(11月29日)

抽出1位评论质量最高的幸运读者

送出一本价值百元的

 The Shanghairen×衡山·和集展览图录 

不要错过哦!

✏️

编辑 | Luzy

设计排版 | Rina、Ming

图片丨The Shanghairen沪誌、插画师本人及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纽约客》模仿者?这些城市记录者未必答应 | 100 个有意思的人(19)
上海烟火气归来,它却没撑过这个夏天
燃炸!硬核大展、60幅世界巨匠名画艺术展...「2月活动展览指南」解锁新年新玩法!
爱了爱了!她(Cutestintrovert)全靠自学成才,水平不输给职业插画师!_CG窝
日本画师餡こたく的插画作品
大葱君最新插画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