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美的女人体,他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附赠作品图 120 张
马约尔作品《美惠三女神》



CHAPTER 01
北罗丹、南马约尔


有人这样评论马约尔:“假如说罗丹的理想是把云石和青铜变成肉体,那么马约尔的理想则是将肉体化为云石和青铜。”

罗丹作品《思想者》


马约尔的做法与老师罗丹正好相反,却取得了异曲同工之妙。


马约尔作品《法兰西岛》

马约尔的雕塑作品,一尊尊体态丰盈的女裸雕像、简练、安详,形态饱满而转折柔和,节奏舒畅而意蕴深远,有一种抽象的寓言性质和象征意义。

阿里斯蒂德·马约尔
法国雕塑家
1861 - 1944

阿里斯蒂德·马约尔, 1861年12月8日生于法国西南部东比利牛斯省边境沿海的班雨勒镇。
 
马约尔的童年生活是孤独的,他一心想学画,但未能得到养母姑妈的允许。父亲死后,在市长的推荐下,他得以入地方博物馆学素描。后经在巴黎学画的学生的鼓励,独自去巴黎求师。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作品《维纳斯的诞生》

1882年,马约尔数次报考画家的工作室而落空,后被著名绘画大师亚历山大·卡巴内尔接收,最终他考取了美术学院。

雷诺阿作品《金发浴女》

在学习期间,他与另一位未来雕塑家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成了莫逆之交。但在艺术思想上,他却更倾向于塞尚、高更、雷诺阿等人的创作活动。

高更作品《乐土》

高更鼓励马约尔从事装饰艺术,他参与了织花挂毯的设计,1893年,他在班雨勒镇开办了一个织花挂毯厂,在法国造成很大的影响。

马约尔的绘画作品《拿阳伞的女人》

看得出有受到修拉、高更等人的影响


还在搞挂毯设计时期,因与家乡的女工一起化学染料而结识了克罗蒂特·娜西斯,不久后与她结婚生子。


马约尔作品《地中海人》

1895 年开始,马约尔创造了一些小泥塑,在他差不多四十岁的时候,因为受到眼疾危险的警告,于是放弃了设计织花挂毯工作,全心投入雕塑创作。

马约尔作品《带枷锁的行动》
 
当时正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艺术的鼎盛时期,从美学观上看,他与罗丹正相对峙。人称北方罗丹,南方马约尔
 
马约尔虽曾为罗丹的第子,但他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他的作品不诉诸文学情节,也不刻意追求绘画效果,而是赋予一种抽象的寓言性质和象征意义。


马约尔作品《美惠三女神》

罗丹评曾这样评价他:“马约尔是与所有伟大的大师同样伟大的雕塑家。”
 
马约尔的雕塑作品大部分以女人体作为主题,稳重、成熟并有古典主义艺术的痕迹,是古典主义和现代抽象雕塑(比如亨利·摩尔)之间承前启后的最重要的雕塑家。


米洛斯的维纳斯

马约尔特别注重雕塑的体积感和形体的厚重感,造型语言概括洗练,注意整体精神。


马约尔作品《塞尚纪念碑》

马约尔的一生主要做大型的女人体雕像,如《布朗基纪念碑》、《果神波摩娜》、《塞尚纪念碑》、《德彪西纪念碑》、《载项链的维纳斯》、《法兰西岛》、《山川》、《河流》、《空气》、《谐》等。

马约尔作品《美惠三女神》
 
马约尔建立了自己的象征主义雕塑风格。他早年很欣赏“纳比”派,主张女性雕像应保持一种发端于古希腊罗马的净化,把女人人体的原始曲线美比喻为自然的一部分。他把人体的自然律动用以象征为一种自然或一种生态现象。

马约尔作品《带枷锁的行动》

虽然以古希腊为楷模,但马约尔更注重把古代传统加以简化、净化,因而出现了突出体积和体块的现代倾向。其女裸体雕像使20世纪初期的雕刻重新重视体积及严格的形体分析。

有人评喻说,罗丹将雕塑艺术带到 20 世纪的门槛,而马约尔、布德尔将它带进了 20 世纪

马约尔与作品《地中海人》

马约尔的女性造型语言是他对世界雕塑艺术独特奉献。他尝试把大自然的豪迈之气和雄伟力量赋予女性人体

这些女人体充满着生命,但她们不是具体的人,她们是大自然的象征


马约尔作品《空气》

马约尔的《空气》是一位漂浮空中的女子,喻人类的飞行壮举。

他设计以右胯为支点的侧卧女子形象,上身仰起,左手前伸而右肘脱离原先的支撑点,两腿伸直而悬空,造成整个身体被空气托起,似飞去的形态。


马约尔作品《河流》

在《河流》中,一个跌倒的女子,被一股看不见的洪流卷走,她手足无措,惊恐不已。侧卧女人体是那样生动地表现出河流的滔滔不绝与蜿蜒曲折。人们在马约尔的作品中看到了女人体有无限丰富的包容性,感受到宇宙的万千气象各种境界


《河流》局部

那些浩荡的河流、连绵的山脉、宁静的大海、辽阔的原野等等都是借助女人体实现的

对于马约尔来说,女人体是取之不尽的象征与隐喻的宝库,也是他抒发创作理想的媒介。
CHAPTER 02
马约尔与模特季娜的故事

在马约尔的一生中,有很多伟大的作品,其灵感都是来自他晚年的最后一个模特。

季娜·维埃妮与马约尔的雕塑


她的名字叫季娜·维埃妮,在马约尔死后,季娜的余生致力于保存和延续他毕生的作品遗产。

马约尔作品《夜》

位于照片下方中央

一切缘起于 1934 年。
 
那年,雕塑家马约尔已经 73 岁了。他的朋友,建筑师让-克劳德·唐德尔告诉他,有一个 15 岁的女学生长得很像他的雕塑人物,也像雷诺阿油画里的画中人。

雷诺阿作品《姐妹俩》

于是,马约尔立刻给女孩写了一封信:“小姐,我听说您长得很像‘马约尔’或‘雷诺阿’,如果真的有一位‘雷诺阿女孩’,我会非常开心的。”

季娜·维埃妮

1919-2009

在马约尔的盛情邀请之下,他们开始了合作。在这期间,马约尔以季娜所摆的姿势为灵感接连创作了《山川》、《河流》、《空气》等经典名作。

马约尔作品《河流》

《河流》是马约尔用女人体来比喻大自然的一系列雕塑作品之一。同他以往的作品一样,“河流”的主题也是通过一个丰满健壮、线条圆润的女人体(以季娜为模特)来表现的。她侧卧着,双腿一前一后自然的弯曲着,右手微微向上,脖子与头几乎成一条直线向下垂着,神情欢乐而陶醉。

她的乳房丰满、腹部结实、大腿粗壮、头发浓密,完全不是那种苗条纤弱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似有着无限繁衍能力的大地之母的形象,象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充满了健康的美感。马约尔并没有十分细腻地刻画肌肉的纹路,而是用大弧度转折的体面,加上自然光线的照射,显示肌肉富有弹性的力量,整个人体线条粗犷而流畅。

季娜·维埃妮

从 1934 年开始,直到 1944 年马约尔去世,在他们长达 10 年的合作之中,季娜一直是马约尔的缪斯女神,她为马约尔的纪念性雕塑作品摆姿势,而这些雕塑作品掩盖了她其实只有 5 英尺 2 英寸(157.48 厘米)的身高。

在最初的两年里,季娜每周只为马约尔摆一两次姿势,因为她还在上学,而且他是瞒着父母在给马约尔当模特。


马约尔作品《山川》

头两年,她都穿着衣服在摆姿势,因为马约尔太害羞了,不敢让她脱掉衣服。
 
最后季娜说道:“大师,您别害怕让我脱掉衣服。我是‘自然之友’的一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里,裸体就是纯洁。”

马约尔与季娜

“与人们普遍想象的相反,大师和我之间没有什么秘密,我们相互敬重。在我们一起工作的 10 年中,都是如此。”
——季娜·维埃妮


马约尔作品《空气》

马约尔主张女性雕像应保持一种发端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净化,把女人体的原始曲线美比喻为自然的一部分。他把人体的自然律动用来象征为一种自然或一种生态现象。虽然以古希腊为楷模,但更注重把古代传统加以简化、净化,因而出现了突出体积和体块的现代倾向。其女性裸体雕像使 20 世纪初期的雕刻重新重视体积及严格的形体分析。而季娜丰满的肌肉和柔软的曲线激励着年迈的马约尔,使他晚年的职业生涯焕发了新的活力。

季娜·维埃妮

季娜出生于现在摩尔多瓦的一个犹太家庭,名叫季娜·艾宾德。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们搬到了巴黎,因为她的父母是孟什维克(社会民主党人),他们感到受到了列宁和斯大林统治下的布尔切维克的威胁。

季娜·维埃妮

当他们在 1926 年底乘火车到达巴黎时,季娜才 7 岁。她到巴黎之前已经会说一些法语了(以前俄国的精英阶层都讲法语,并仿效举办法式沙龙,宴会等。季娜出生在一个有教养的资产阶级家庭,所以他们也都说法语。)

季娜·维埃妮

就在季娜做模特的同一时期,她还在二战的早期加入了抵抗运动,她带领受纳粹迫害的难民穿越比利牛斯山脉进入西班牙。

西法边境的比利牛斯山(红圈处)

1940 年秋的几个月里,季娜和马约尔夫妇住在靠近西班牙边境的巴纽尔斯镇,季娜帮助引导那些难民在夜间从法国穿过山区进入西班牙,这样他们就可以逃离纳粹的控制了。但是,这样做危险重重,因为季娜自己本身就是犹太人。

季娜两次因偷渡边境而被捕。她第一次被当地警察逮捕,警察忠于合作的维希政权。她确信自己会被定罪并被送进监狱,甚至可能会被移交给纳粹。

季娜·维埃妮

(中间穿花纹连衣裙的女孩)

马约尔得知季娜被捕后心急如焚,他到处找朋友。最后,她聘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律师,也是他的一位朋友,在法庭上,经过一番艰难的唇枪舌战,这位律师朋友在季娜的审判中极力为她辩护,并提出有力证据,最后终于让季娜无罪释放。

看到季娜平安回来时,年迈的大师停下了手中的刻刀,在家人的搀扶下出门迎接季娜,大师眼睛里饱含着泪水,她取下了贝雷帽,向季娜微笑点头致意。

马约尔

季娜十分惭愧,她甚至不敢直视大师的的眼睛。

“孩子,你没做错什么。”马约尔一边说一边揉了揉眼睛,“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季娜抬起头,三步并做两步走向马约尔,搂着大师的肩膀,嚎啕大哭。

马约尔用右手抚摸着季娜的头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孩子,为了你的安全,我想让你去给我一个朋友做模特。”

“我不想给别人作模特了,我只想留在这里,哪里都不去了,这些天让您担惊受怕,您这么大年纪还为我操劳,”季娜哽咽地说道。

“孩子,表面上我是派你去给他们做模特,其实是为了躲避那些警察。也算是去避避风头。”马约尔接着说道,

“我这个朋友叫亨利·马蒂斯,他们也住在法国南部,但是远离山区和西班牙边境,他那边比较安全,你去他那里避一避,到时候我们再接你回来。”

马蒂斯一家三口

“马蒂斯人坏吗?”季娜一脸疑惑地望着年迈的大师。

马约尔轻轻摇摇头,微笑道:

“马蒂斯先生比我小几岁,他非常绅士,而且非常尊重女性,是一个伟大的朋友!你去他那,我最放心。”

季娜·维埃妮

几日之后,季娜便收好行囊,去了尼斯,拜访马蒂斯,并为他做模特。

同时,马约尔也修书一封给马蒂斯,“我现在将我创作的‘灵感’交给您了,也感谢您的接纳,您创作中甚至可以把她简化成一条线。”

马蒂斯

马蒂斯见到季娜之后,好生欢喜,一口气为她画了好多画。

马蒂斯笔下的季娜

后来,他又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他想画一件巨作,他称之为“马蒂斯奥林匹亚”(参照了马奈的名画《奥林匹亚》)。

马蒂斯将这个计划告诉马约尔时,马约尔听他说到这个项目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时,立刻就说,“可能真不行,亨利。”

于是,在和马蒂斯充分沟通协调之后,大师将季娜接回了巴纽尔斯。

季娜·维埃妮

他们终于团聚了!一切又像往常一样了,至少看起来是。

日子终于渐渐地平静下来,与之伴随的是,大师也一天天渐渐地老去了。但他从来不曾停下手中的刻刀,每天都坚持创作。


马约尔作品《法兰西岛》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 1943 年,离大师去世的日子,仅剩一年了。

这次,季娜又被捕了,她在巴黎被盖世太保逮捕,他们将她关在监狱里,反复审讯。

但季娜始终没承认自己偷渡过边境。而是告诉他们:“我当然去山里徒步旅行了。我喜欢这样,我喜欢徒步旅行,我是去西班牙购买杂货。”

盖世太保

她还受到了德国反间谍特工的审问,他们甚至怀疑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像玛塔·哈丽这样的超级间谍。

季娜·维埃妮

马约尔在得知季娜再次被捕的消息之后,已经几天没怎么吃东西了,这几天,他几乎找遍了所有的朋友,包括之前的律师朋友,都没有任何着落——没有人敢惹盖世太保。

大师坐在自己的雕像作品前,摇头叹气,“可怜的季娜才 24 岁,不像我,一身老骨头了,她的路还长,我就算拼了命,也要把这孩子弄出来。”

突然间,他站起来,将刻刀都收好,脱下工作服,换好了一套礼服,就出门了——他已经很久没有穿这套礼服了............

马约尔与季娜

几个月后,季娜获释回来了。

马约尔一家人出门去迎接她,季娜本以为自己的生命会在狱中就此终结,他万万没想到还能再次见到大师。

然而,马约尔夫人告诉季娜,大师找遍了所有的朋友,都求助无门。最后,他向自己的故友、现在是希特勒身边的红人、人称“纳粹的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家阿诺·布雷克发出紧急求助。

阿诺·布雷克

阿诺·布雷克青年时代求学于法国,将巴黎视作故乡,与众多法国文化人交好(这其中当然包括马约尔)。此次,得知年迈的故友的遭遇,他竟徇私情,亲自到监狱提人赶在季娜被送往集中营的前夕将她救出

季娜终于重获自由了。然而,大师却已经步入人生最后的岁月了。

马约尔作品《夜》

1944 年 9 月 27 日这天,巴纽尔斯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山雨欲来。马约尔驾驶着一辆汽车,载着一位朋友去拜访一位艺术家朋友,当他驾驶到巴纽尔斯郊外时,突然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紧接着下起了暴雨,大雨仿佛齐发的利箭穿过车窗射进车内,淋湿了他们的衣服。
 
那位朋友赶紧摇上了车窗,总算可以喘口气了。狂怒的雨滴打在车窗上“啪、啪、啪”直响。

马约尔试着慢慢发动汽车向前行驶,然而车轮已经不听使唤,狂风暴雨洗刷过的路面很滑。
 
狂风已将汽车吹到路边沿,马约尔让那位朋友赶紧下车,他要重新启动车子。
 
然而,还没等那位朋友下车,汽车已经脱离了路面,翻到山沟里去了。
 
马约尔当场死亡,享年 83 岁。


巴纽尔斯风景和路况

马约尔死后,安葬于家乡巴纽尔斯。

葬礼那天,季娜情绪无法自控,她靠在吕西安(马约尔之子)肩膀上嚎啕大哭,此时的季娜才 25 岁。

他最尊敬的,也是像爷爷一样最疼爱她的大师,就这样离她而去了,她都还没来得及看他最后一眼。

马约尔死后,其夫人也于 8 年后的 1952 年去世。


马约尔作品《地中海》

马约尔夫妇去世后,季娜与吕西安相约,无论如何,一定要建成马约尔博物馆,以宏扬大师的艺术。

季娜·维埃妮(左)

1972 年吕西安病故,终年 76 岁。于是,季娜只能一人负起重任。她经营画廊,继而成立基金会,艰难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她四处奔走,希望把马约尔作品捐献给国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 1963 年经才华横溢的文化部长马尔罗从中斡旋,将马约尔 18 件大型雕刻献给国家,陈列在巴黎市中心的图伊勒里公园,供访问艺术之都的万方来客欣赏亲近。


马约尔博物馆内景

马约尔博物馆外景

然而,建成马约尔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则耗费了这位能干而勇敢女子的毕生精力。直到 1995 年即马约尔去世后半个世纪,这个由衷的愿望才终于成为现实。
 
而此时,距离季娜第一次收到马约尔的那封信,已经 61 年了。
 
“小姐,我听说您长得像‘马约尔’或‘雷诺阿’。如果真的有一位‘雷诺阿女孩’,我会非常开心的。”

马约尔与季娜

最后,我们准备了 120 马约尔作品图,已按年份顺序标注好日期作品名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1年的努力让你的爱与美延续,法国雕塑大师马约尔与模特季娜的故事!
法国雕塑大师马约尔
[转载]雕塑三大师:米开朗基罗、罗丹、马约尔
空间中的形体 | 巴黎三位雕塑大师的博物馆
#呼吸的碎片#乔茗星:马约尔,布德尔,罗丹欧洲雕刻“三大支柱”(2)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水彩画人体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