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武功:世纪之交的影像——我看纪实摄影 | 耦耕读书会

摄影是一个工具,正因这个工具的存在才产生了不同的影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震慑人心的除了文字,还有一幅幅纪实影像。12月26日,著名纪实摄影家胡武功教授做客北大汇丰第十九期耦耕读书会,从上世纪30年代的西方摄影作品,到上世纪末中国摄影下的社会变迁,再现了镜头中的历史,讲述了纪实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讲座开始,北大汇丰MBA项目办公室主任毛娜老师首先向在场听众介绍了胡武功教授。胡武功教授曾是随军战地摄影师和媒体摄影记者,40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摄影的改革与进步,积极推行纪实摄影运动,主张用摄影关注现实,记录历史,揭示人性。先后发起和参与策展《艰巨历程》《中国人本》《中国民间体育》《丝绸之路》等大型摄影展赛,在摄影实践与摄影评论上独树一帜,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影像革命的代表性人物。

胡武功教授演讲中


何为纪实摄影


胡武功教授在讲座中首先展示了一系列大师的纪实作品,并由此得出自己对纪实摄影的定义。如果说20世纪是图像的世纪,那么布勒松就是20世纪的“眼睛”。透过这一双兼容并包的眼睛,让世人看到了二战胜利时巴黎的解放,印度圣雄甘地遇刺前几小时的倦容,以及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的历史瞬间。世间万物皆有其决定性瞬间,创作一幅杰作就是要意识到并抓住这一瞬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被认为是“决定性瞬间”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作品通过凝结瞬间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暴戾。

对于战地摄影师来说,他们都有一个信念,一个真正而非乌托邦式的理想,和一种正义感。他们所持相机如同战士的步枪,这就是他们的工作环境。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切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拍下了令人叫绝的照片。越战时他把很多残酷的画面拍了下来,但是到了科索沃战争,他观念有所改变。纳切威掩盖了战争残酷的一面,展现了人在战争中生存的欲望:一种敏捷的生命活力。生命如何存在,如何立刻消亡。

通过这些照片可以看到,政治、战争、饥荒、疾病和环境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谓纪实摄影就是记录那些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像。

现场观众认真听讲


纪实摄影中的人文关怀

在世界摄影大师的作品中,所拍摄的照片都是有姓名、地点、原因和结果的。只有做到真人、真事、真场景,拍摄的作品才有力量。这个力量就体现在人文关怀上。中国摄影师解海龙30多年来拍的照片都是有名有姓的,最有名的就是《大眼睛》,他的一张照片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他利用自己的影响给不同的对象以恰当的支持,实现了人文关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摄影界出现了一大批直面现实、正视现实、见证历史,展现人性的纪实摄影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比较宽松的人文环境下,中国摄影蓬勃发展。以深圳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摄影家,比如张新民、余海波、秦军校、郑黎刚等。在数十年摄影实践中,他们对国家现实和未来始终充满着期待,对民族心里的自由和百姓的基本权利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始终殚精竭虑地记录着。他们不仅是一批有良好视觉素养的摄影师,而且是一批有革新化理念和坚强毅力的探索者。

胡武功教授表示,我们不指望所有照相人都做探索者,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探索者,所以我坚信这些探索者和纪实摄影是永存的。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关键在于“艺术民主”和“思想自由”,这八个字也正是中国文化振兴,走向世界的基础,而影像中的个性化特征将预示着中国纪实摄影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中西对比与纪实摄影异化

西方优秀摄影大师的作品与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对比,差别在哪里呢?首先,西方摄影师都是去“看”第三世界,而中国摄影师由于没有这个条件,只能“自看”。所以“他看”和“自看”是最主要的区别。其次,西方摄影师是在事件中展现人性,展现生存状态,如非洲灾难、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又如政治上的伊朗革命、印度宗教领袖等。而中国摄影师,则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记录人们的风俗习惯来展现特有的人性。

近几年,随着文化艺术环境的变化,摄影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观念摄影,所谓的当代艺术刺激眼球,构图光鲜,而这些都不是纪实摄影所注重的。更严重的异化现象是消费摄影、沙龙化摄影的出现,现在大部分所谓的纪实摄影就是沙龙化的纪实摄影。

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当代摄影只是为了拍而拍,而纪实摄影最主要的是细节,没有细节就缺乏真实。所以纪实摄影主张的是定格所摄对象按照自己生命逻辑所展现出来的那些情景和细节。“美丑无界,真假有限”。胡武功教授以自己的系列摄影《老榆林》《四方城》等为例,展现了上世纪中国底层人的生活状态。

胡武功教授在展示《老榆林》系列纪实摄影


胡武功表示,三尺之内总有照不完的题材,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隐喻性和象征性的精彩画面,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比如最近几十年来人们通讯方式、出行方式等的变化,都是很好的纪实摄影题材。这些丰富精彩的画面是建立在特定性瞬间的基础上的,摄影师需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这是纪实摄影最有生命力的体现。


胡武功教授和主持嘉宾安永灿先生与现场听众交流


胡武功教授最后讲道,摄影的初心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纪实摄影早已不仅仅是个体照片所在的意义了,我们完全对它注入了对生活,对现实的思考和认识,甚至可以从中看到我们的未来往何处去。“纪实摄影将随着人类走向永恒”!

最后,胡武功先生和主持嘉宾安永灿先生以自己的摄影经历与现场听众展开交流。北大汇丰公关媒体办公室主任、经济金融网主编本力老师代表学院向胡武功先生赠送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本力老师代表北大汇丰向胡武功教授赠送纪念品并表示感谢


嘉宾与现场听众合影


参加本次讲座的还有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舵、深圳市艺术摄影协会副主席罗章泽、著名摄影家郑黎岗、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克扬等。


本期耦耕读书会由北大汇丰商学院MBA项目、经济金融网联合主办。读书会旨在为商学院营造读书氛围,引导学生们主动读书、深入思考。


(撰稿:吴璐璐;摄影:吴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十大著名纪实摄影师 国内优秀纪实类摄影师→MAIGOO生活榜
摄影家胡武功:纪实摄影 要有“憨狗只认一条路”的精神
50年纪实摄影,50年时光倒影,看他如何用相机讲尽中国故事!
仅仅是一个开始
曾璜:谈纪实摄影
王征:最后的西海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