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2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11、李公麟(1049—1106)北宋画家,字伯时,安徽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登进士第,曾历任南康长恒尉,泗州录事参军,哲宗元祐年间进入中央,先后任中书门下删定官、御史台检法和朝奉郎等。李公麟登仕之际,正是北宋政局发生激烈变化之时,但他与新党的王安石和旧党的苏轼、王诜、米芾等都有较密切的交往。他为王安石画过《定林萧散图》,也创作了描绘王诜、苏轼等等聚会的著名的《西园雅集图》。他为人淡泊自守,“仕官居京十年不游权贵之门”、“从仕三十余年,未尝一日忘山林”,并未卷入党争的漩涡,因此一生也较为平坦。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因病辞归于家乡龙眠山庄,自号龙眠居士。

  李公麟精于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精书画。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画家中的卓越代表。其绘画题材的广阔是历代文人画家少有的。举诸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无所不能,尤精于。尤工人物和画马。画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藏获、台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美恶……尊卑贵贱,咸有区别”其代表作《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又称《免胄图》)表现唐朝名将郭子仪在回纥侵扰中以单骑退兵的历史故事,塑造了在铺天盖地箭拔弩张的回纥兵阵前,从容镇定身着儒服的郭子仪形象。这种不战而屈敌之兵,是中华民族传统军事思想的精髓。《归去来辞图》描绘陶渊明“临清流而赋诗”的意态,表现出为人的高洁操守,也是诗人自我志向的写照;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意,则着重突出这位忧国忧民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患情怀,他和《圣贤图》(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今存石刻本)一样,皆渗透着宋代文人画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趋归。他还画过《昭君出塞》、《蔡琰还汉》、《李广射胡儿马》等历史人物画,反映了他对宋、辽、西夏紧张对峙下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也体现了宋代绘画的时代特色。李公麟还擅长宗教人物画,他的《维摩诘像》那种“隐几忘言之状,清羸示病之容”,体现的是那种淡泊、宁静,正是人格独立、才华深潜的宋代士大夫形象写照,成为古代士人画的楷模。其《华严经变相图》的丰富构图,《观自在菩萨像》等,皆注重注重内心的刻划,体现了他杰出的艺术才华。

  李公麟尤擅画马,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次韵吴传正枯木歌》)。其代表作《五马图》,描绘皇家驷监和左骐骥院的五匹骏马,由五位奚官或圉人牵引,骏马或静止或缓步徐行,一举一动,都能感到战马的神骏,用笔简洁传神。奚官或圉人的不同民族身分和神情上也表现的洗练精确而细致。宋代绘画,强调深入生活,细致观察,李公麟更是如此。他在画马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自深入生活和细致观察。他多次画过画骐骥院的御马,“每过太仆廨舍”,对御马“必终日纵观。至不暇与客语”。他又注重吸取前人之长而加以创造,据文献记载,他还曾临摹过韩干《天马图》,韦偃的《牧放图》“集众所善以为已有。更自立意,专为一家。若不蹈袭前人,而实阳法其要”。

  李公麟还十分注意绘画的立意、构图和布局,对作品主题的挖掘和内容的表现有深刻的见解:“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宣和画谱》)。其晚年代表作《龙眠山庄图》以长卷形式描绘庄园十六处,构图布局各有侧重,各不相同,又皆突出山石林泉之美和主客间悠然自在,渗透着画家对林泉高致的向往。李公麟还发展了白描手法,“扫除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光采动人”。用富有表现力的线描构成朴素优美的艺术形象,显露出单纯洗练、朴素自然的艺术效果。白描成为独具一格的传统绘画样式的形成和提高,李公麟有着重大贡献。

  李公麟存世之作有《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免胄图》、《维摩诘像》、《十六小马图》、《龙眠山庄图》、《辋川图》、《九歌图》、《洛神赋图》、《草堂图》、《莲社图》、《明皇演乐图》、《农节图》、《西园雅集图》、《明皇醉归图》、《维摩演教图》、《汴桥会盟图》、《白描罗汉图》、《海会图》、《百马图》等。

  五马图 纸本墨笔,纵29.3厘米,横225厘米,无名款。《五马图》为其传世佳作,后人推其为宋画中之第一。该卷系职贡类题材,作一人一马状。图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五匹马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皆为雄马,均是西域的贡品,分属宋廷的左骐骥院和左天驷监。而五位奚官则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其形象和装束,姿态各异,无一雷同: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者;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身穿官服、气度骄横者。五人的面部刻画很简单,但结构异常准确,状貌极其生动,须眉之间,不但可视其年龄、身份、民族,甚至从表情可以窥其内心。

  马的造型因品种而异,大小、肥瘦、高低、毛色各别,但极其温顺,显得驯养有素。虽只是白描勾画,却非常具有质感。从马的轮廓,似乎感觉得到其内在的骨骼肌肉,略加烘染后,又似乎能感觉到其皮毛、斑纹。

  在艺术上的独创首先体现在纯熟的白描技法上,他把盛行于唐代吴道子时代的“白画”发展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画种–白描,该幅就是确立这一画种的标志。虽不着彩色,仍可使观者从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的线条变化中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笔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质感。单是描绘衣服的褶纹就有“十八描”之称。画家在白描的基础上又微施淡墨渲染,辅佐了线描的表现力,使艺术效果更为完善,线条更如“行云流水”,飘逸而行止如意,体现了文人画注重简约、儒雅和淡泊的审美观。自此之后,几乎所有的白描人马画无不源出于李公麟的白描艺术。

  该幅无作者名款,共分5段,前4段均有北宋黄庭坚的笺记,每匹马后有宋黄庭坚题字,谓马之年龄、进贡时间、马名、收于何厩等,后纸有黄氏跋语,称为李伯时(公麟)所作。另有北宋、南宋初的曾纡跋,言及黄庭坚题于元祐五年(1090)。幅上两处有乾隆帝的题文,钤有清“乐寿堂鉴藏宝”等印20方。该画二战以前藏于私家,战后失踪,现有珂罗版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李公麟《五马图》卷一


李公麟《五马图》卷二

  免胄图 纸本,墨笔白描,纵32.3厘米,横223.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又名《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落款“臣李公麟进”,《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卷描绘唐代名将郭子仪说服回纥大破吐蕃一事。关于这一著名战事,《旧唐书》有详细记载。唐太宗广德二年(764),回纥、土蕃西域诸国数十万大军,入侵长安,郭子仪奉命率军镇守泾阳,由于双方兵力悬殊,郭子仪决定亲赴敌营,希望说服回纥将领退兵,郭子仪是大唐名将,颇受蕃将敬重,当郭子仪脱去戎装,单骑来到回纥阵前,回纥统帅药葛罗一见,心悦诚服,下马跪迎,双方言和,药葛罗立即退兵,并发誓不再侵唐。

  《免胄图》卷所绘即为郭子仪率数十骑免胄(徒手不着盔甲)见回纥首领大酋,大酋舍兵下马拜见的情景。图卷左侧是郭子仪所率部将兵骑,仪容镇定,伫立于侧。右侧是入侵关中的回纥兵骑,阵营庞大而惶惶无措。回纥大酋着戎装,携副将滚鞍落马,正单膝跪地作钦服之状,拜见免胄着燕服的郭子仪。郭神情雍穆诚恳,俯身援手以礼相见,体现出从容大度的一代名将风范。


李公麟《免胄图》

  龙眠山庄图 纸本、水墨画,纵28.9cm,横364.6cm。又名《山庄图》,据说是李公麟晚年归隐后之作,现存者为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李公麟在哲宗元符三年(1100)因病辞归于家乡后,在龙眠山筑龙眠山庄,自号龙眠居士,终日或啸卧、或行吟、或坐禅其间。

  此图仿王维的《辋川图》描绘龙眠山庄一带发真坞、芗茅馆、璎珞岩、墨禅堂、雨花岩等景点的美景和人物活动。画面自西而东凡数里,岩谔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人物活动与场景,表达李公麟对其隐居之地的眷念和赞美。乾隆在题跋指出这件《山庄图》摹本并不完整,对照苏辙为龙眠山庄所作的咏景诗可知,至少缺了五个场景。分散于各地的《山庄图》纸、绢摹本,场景虽有连续或为诗文分隔等不同,但可据之约略拼凑出原作全貌。

  图卷一开始以篱笆围绕的屋舍表示发真坞、芗茅馆,采用鸟瞰式的角度、宛若藏宝地图般地标注着这些地方的相对位置,并带领观者进入李公麟个人的理想隐居之处。《山庄图》讲究布局,除了主要景点之外,许多画面的小角落也都细腻地安排了有趣的空间与人物活动。如“璎珞岩”、“墨禅堂”、“雨花岩”等处,乍看不过是三个文士静坐的洞窟,在洞窟上沿还可以看到一只递茶的小手,而岩洞后方,也另有两位交谈的僮仆露出脸来,以此表达岩洞后方可以通到山径之中。悬崖上正攀爬在树上的小僮,似乎想要摇动树上的花朵,落在三位文士身上;李公麟利用这两个分景的组合,暗示“雨花岩”得名的缘由,同时双脚泡在水里的文士,也传达着悠闲与高士濯足的旨趣。同时“璎珞岩”、“墨禅堂”、“雨花岩”等景点的命名,也可以看到画家的禅宗旨归,这都充分显示了文人画的寄寓和旨趣。所以苏轼在观画后《题李伯时山庄图后》曾高度评价其画的内在含蕴和表达技巧是“有道有艺”说:“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吾尝见居士作华严相,皆以意造,而与佛合。佛菩萨言之,居士画之,若出一人,况自画其所见者乎?”。苏辙则写下二十首绝句,逐一咏歌画面上的“建德馆”、“璎珞岩”、“华严堂”等二十个景点。也强调画家面的内蕴和画家的旨归,如“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墨禅堂》);“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画作正定看,于何是佛性”(《华岩堂》)。于此可看出李公麟的这幅山水画在北宋诗文大家眼中的价值。


李公麟《龙眠山居图》(局部)

  12、郭熙(1023—1085后)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东)人。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神宗对他的画非常欣赏,“受眷被知,评在天下第一”以致在宫中作画“不知其数”。当时的紫宸殿、化成殿、睿思殿,到处都有他画的屏风或壁画。

  郭熙是北宋优秀山水画家及绘画理论家。工画山水,并兼长影塑。山水取法李成,又融合范宽、董源之长并多有创新:画山石多用“卷云”或“鬼脸”皴,画树枝如蟹爪下垂,松叶如钻针;画山则耸拔盘回,水源多作高远。有画“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的习惯。《格古要论》将郭熙所作山水技法和风格总结为:“山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松叶攒针,杂叶夹笔、单笔相半,人物以尖笔带点凿,绝佳”。画技上笔势雄健,水墨明洁。其早期风格较工巧,晚年落笔益壮,常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夺岫绝壑,表现峰峦秀拔、云烟变幻之景,千状百态,而且重视气韵与意境的创造。他现存的《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等都可以看出其“稍取李成之法”,“然后多所自得”(《宣和画谱》)的清新画格,有“独步一时”之誉。其《早春图》细致地画出冬去春来大地复甦的细微变化,《幽谷图》深山中的寒泉和老健的枯树,均给人以强烈印象。郭熙主张深入真山实水作观察体验为创作的前提。在深入实际体察时,他采用了对比的观察方法,从中体会到“西北之山多浑厚”,“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窠石平远图》中的窠石和远山正体现了这些“然后多所自得”的特征。画的是北方的深秋。从对比观察中,他画后人将其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均为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为当时画院画家杨士贤、顾亮、陈椿、胡舜臣、朱锐等所师法。

  郭熙也是著名的绘画理论家,其《林泉高致》是宋代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杰作,将在后面的“绘画理论”部分加以重点介绍。郭熙创作活跃期,正是北宋山水画尤其是文人水墨山水发展鼎盛期,为他的绘画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实践。郭熙也是著名的绘画鉴赏家,有较强的鉴赏眼力,曾受命鉴定过宫中的秘藏。

  存世作品有《早春》、《关山春雪》、《窠石平远》、《幽谷》等图。所著画论,由其子思纂集为《林泉高致》等。     

  早春图 图轴、绢本、设色,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着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既深且远。画面给人们一种早春即将来临的感受: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的信息;山间泉水淙淙而下,汇入河谷,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水边、山间活动的人们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构图上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远处山峰耸拔,气势雄伟;近处圆岗层叠,山石突兀,山又“多正面,折落有势”;山间泉水淙淙而下,汇入河谷,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相顾盼,气势浑融,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郭熙长于作大幅,善于表现高远、深远、平远空间和四时朝暮的变化,其构图奇变、画面内容之丰富的特点,在此幅画中尤可得见。技法上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称为“卷云皴”;山石间的林木,或直或欹,或疏或密,姿态各异。树干用笔灵活,树多虫枝,枝条上多有像鹰爪、蟹爪之类的小枝,称为“蟹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整幅画用笔劲健、精练,笔法生动多变,用墨清润秀雅,气格幽静清旷而又浑厚。

  《早春图》该画有着明确的纪年,画面左侧题有:“早春,壬子年郭熙笔。”下有“郭熙笔”长方朱文印—方。钤盖作者印章,这在北宋的画中是很少见的。


郭熙《早春图》

  窠石平远图     绢本、立轴、纵120.8厘米,横167.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描绘的是北方深秋田野清幽辽阔的景色。作品中近景为寒林秋树窠石清溪,远方山峦隐隐可见,作品的上部空旷,展现出一派秋高气爽的优美风光。画面近景,溪水清浅,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殆尽,有的画出老叶,用淡墨渲染。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是一派深秋的景象。

  郭熙在其绘画理论专著《林泉高致》中,曾谈到对秋山的感受:“秋山明净而如妆”,“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窠石平远图》正体现作家对秋山的感受,画中没有萧瑟的秋意和悲凉。从构图的气势,用笔的利爽来看,给人以肃穆、庄重、清神的美感。特别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鲜,不激不怒,且清且浅,与历历的窠石相联系,给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觉。这一深秋景色富于神韵,是一般画家难以察觉和表现得出的。

  郭熙又曾将中国山水画取景构图概括为高远、深远、平远,所谓“三远”。《窠石平远图》画幅左侧有款“窠石平远”四字,标明此图采用的是“平远”法。关于“平远”郭熙曾解释说:“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中取景,视平线在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平视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层次分明,表现出纵深的空间距离,画面虽着墨不多,但境界阔大,气势雄壮,用笔硬劲而秀俊,全图情景交融,出神入画,显示出画家的晚年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在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中,主张深入真山实水作观察体验为创作的前提。画中的窠石和远山体现作者在实际观察中所领悟的“西北之山多浑厚”,“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这些地域形体特征。树石画法与郭熙《早春图》相似,但细部描画较简略。窠石用卷云皴,以表现北方山水的浑厚和盘礴,这也是郭熙山水的典型技法与风格。

  画幅左侧有款“窠石平远”四字及“元丰戊年(1078)郭熙画”。钤“郭熙印章”一方。有“敕赐临济壹宗之印”等印记十一方和半印一方。据此知为郭熙晚年杰作,也是欣赏他的画作和理解他的美术理论的绝佳作品。


郭熙《窠石平远图》

  13、惠崇(965—1017),福建建阳人,-作淮南人。北宋画家,僧人。善诗,北宋初年,有僧侣9人,以诗著名,他们是:建阳惠崇、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简长、贵城惟凤、江南宇昭、峨眉怀古,其中惠崇尤多佳句,为九僧之首。他有《摘句图》一百联,为人传诵。《访杨云卿淮上别墅》可为五律代表。他的五言诗作,佳句颇多,如:“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咏池露》);“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河冰坚度马,塞雪密藏雕”(《塞上》);“繁霜衣上积,残月马前低。”(《早行》)“禽寒时动竹,露重忽翻荷”(《杨秘监池上》)等。其(《咏池露》)还有一段诗坛佳话:据李颀《古今诗话》,宰相寇准请惠崇到自家花园赛诗,抓阉分题。惠崇拈得“池上鹭月”诗题,于是绕行池径,默默地苦心思索,忽然用两指指向天空,微笑地说:“已得之,已得之,此诗功在明字,凡五押之不倒,今得之”,这就是“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两佳句。诗人用“照水”来喻“明”,由“明”而反衬“照水”之远,明中见远;“栖烟”蕴含着“远”,却是透明的。他把光与色有机的调和在了一起,给人以清新脱俗的美感。

  惠崇亦工画水禽,尤擅绘水乡景色,点缀鹅雁鹭鸶,他擅长画精巧、富诗情的小景画,尤其擅长表现秋天的景色。他所描绘的江南,无论是“烟雨芦雁”还是“秋水坡塘”,都能引发许多文人雅士的共鸣,人称“惠崇小景”。技法上注重运用透视的绘画技艺,把秀丽山川,艺术地取入画中,自成一格,脱俗不凡。他所作《秋浦双鸳图》,前景绘芦苇败荷,中景画鸳鸯一双栖于岸上,远景为岸际天空,全景给人一种秋天虚旷潇洒气氛,具有诗的意境,情景交融,洒落生姿。故他的画品,博得不少文人诗客的赞誉:王安石有诗赞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苏轼有《惠崇春江晓景》诗题其画,诗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对惠崇小景亦备加称许:“惠崇笔下开生面,万里晴波向落晖。梅影横斜人不见,鸳鸯相对浴红 。”

  惠崇的画作,对后世影响深远。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赞其山水小景说:其“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明董其昌题惠崇《溪山春晓图》,将惠崇与巨然并论,称其二人画作“皆画家之神品也”。

  惠崇的画作,流传至今的不多,有《沙汀烟树图》,《溪山春晓图》《秋浦双鸳图》等。

  沙汀烟树图 绢本、设色,纵24厘米,横24.5厘米,原被清室收藏。辛亥革命后,溥仪以赏赐的名义,让其弟溥杰将此图携出宫,后此画辗转入藏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此图描绘了江南水乡初春之景:春江水暖,潺潺流淌,引得许多水鸟嬉戏其中。画面左侧,水面之上,有两只水鸟比翼双飞,煞是动人。河岸边有水草摇曳,浮萍微动。两岸之上,沙汀平铺,绿树成荫。近处岸上,杨柳正吐新绿,枝繁叶茂,生机无限。对岸丛树茂密,烟霭笼罩,若隐若现,扑朔迷离。此图虽然描绘的是初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但空旷清逸、烟岚迷蒙的画境不免让人顿生伤春之感。 


惠崇《沙汀烟树图》

  秋浦双鸳图   册纸,浅设色,纵27.4厘米x,宽26 .4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面描绘著初秋时分,河岸边的闲情野趣。一对小水鸭(原误题为鸳鸯)在河岸旁驻足停息,转颈梳理毛羽,气氛安宁清静。画家以枯萎的荷叶、芦苇点出“秋”的季节,淡雅的设色更为这件画作增添了清冷的秋意。小水鸭的羽毛用细笔点簇而成,将羽毛的蓬松感表露无遗。而用墨笔勾勒的芦苇与草叶轮廓,更与以没骨法细腻点簇的荷叶,形成了劲拔、秀润的对比。

  此图虚实相映成趣,画风清新之外,也带几分诗情,虽然难以肯定为惠崇真迹,但仍不失为一幅耐人细心品味的宋代小品佳作。


惠崇《秋浦双鸳图》

  14、文同(1018—1079)字与可,世称石室先生,四川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东北)人,出生于“儒服不仕”家庭,仁宗皇祐元年(1049)登进士第,初任邛州(四川邛崃县)军事判官,又调大邑(今属重庆)政事。神宗元丰元年(1078)任湖州太守,病死于赴任途中,故亦号文湖州。文同能诗人、兼擅书法,与表兄弟苏轼之间常有书信唱和。又擅绘画,同苏轼一起皆是宋代文人画的创立者,以善画墨竹闻名。他在《咏竹》中赞美竹子“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把竹视为自我人格的张扬和写照。他偏爱画扭曲的纡竹,因为这种变形而又顽强向上的纡竹更符合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征。据苏轼《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他还擅画“偃竹”,以此来抒发人生遭际上的感慨。他曾对苏轼表露过此类创作意图:“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可见画竹是他渲泄情感,遣发胸怀的手段。苏轼论其画竹“根茎节叶,牙角镂脉,千变万化,末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也是肯定其创新精神和寄兴寓志的内涵。技法上运用书法用笔,自然圆浑,墨色偏淡,节与节之间虽断离而有连属意。画小枝行笔疾速,柔和而婉顺,枝与枝间横斜曲直、顾盼有情。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称为“湖州派” ,把五代以来兴起的墨竹推向新水平。

  画竹必须先爱竹,爱竹必先由观竹而起,观竹则必须亲自养竹,这就是宋人的绘画观,文同即是如此:他爱竹,认为“竹如我,我如竹”,他将自己的住所命名为“墨君堂”、“竹坞”,并在居处遍植竹林,经常以竹为伍,细心观察竹的不同形态,观察竹在晴晦雨雪等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做到苏轼所称赞的“画竹先有成竹于胸”(《文与可筼筜谷画偃竹记》)。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也认为“有成竹于胸中,则笔墨与物俱化”,只有通过观竹、爱竹,对竹的充分理解,执笔时才能不期而然地将胸中之竹纳入毫端,这正是文同墨竹出神入化的原因。

  文同的“湖州竹派”与同时的米芾的“云山画派”在宋代乃至中国绘画史上都有过重大影响。墨竹在唐代就有,王维画竹即负盛名,又有萧悦画竹,白居易为之题诗。五代画竹者更多,黄荃、李夫人、程凝、李坡皆善画竹。但后人评论墨竹画,无不以文同为首选。米芾的《画史》、《宣和画谱》、郭若虚《图画闻见志》,元代画竹名家李衍的《竹谱》,皆视文同为宋代文人画的开创者尤其是墨竹的第一人。

  墨竹图 双拼绢本、墨笔 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图呈“∽”形构图,吴镇在《墨竹谱》中将这种构图称之谓“俯而仰”。此图竹竿曲屈而劲挺,似竹生于悬崖而挣扎向上的动态。《宣和画谱》认为“竹本以直为上,修篁高劲,架雪凌霜,始有取也”,此种弯曲的竹子自然是不可取的,但文同却偏爱画这种变形而又顽强向上的纡竹,因为这更符合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征,将此作为自我人格的张扬和写照。全图,竿、节、枝、叶,笔笔相应,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文同非凡的笔墨功力和对竹的深刻的理解。竹叶更是笔笔有生意,逆顺往来,挥洒自如,或聚或散,疏密有致。在墨色的处理上更富有创造性,浓淡相间。以浓墨写竹叶的正面,以淡墨表现竹叶的背面,使全图更觉墨彩缤纷和有丰富的层次。史传文氏之竹“浓墨为面,浓墨为背”,于此可见。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赞文同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者也”,此图亦可见此一斑。

  本幅无款,有“静闲口室”、“文同与可”二印。诗塘有明人王直及陈质题诗。


文同《墨竹图》

  15、王诜(约1048—1104),字晋卿,居开封。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画家。出身贵族,妻为英宗之女蜀国公主,官驸马都尉。家有宝绘堂,收藏法书名画,常与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交往甚密,赵佶未做皇帝时也与他有很深的交情。政治上属于苏轼、司马光等所谓旧党,王安石变法期间因受苏轼牵连一度遭贬逐。

  王诜善诗词、书法,也是继承郭熙之后,具有幽美抒情风格的重要山水画家,尤工画山水。他遍游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好写江上云山、幽行寒林与平远风景。技法上参用李思训和李成两家法规,用李成皴法之外又引入了金碧山水的某些设色法。在李成的清逸中融入了李思训的华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人们称其画风“清润可爱”。又兼写墨竹,学文同。他的山水着重表现情境,如“烟江远壑”,“柳暖渔浦、桃溪苇村”等,“皆词人墨卿难状之景”(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其传世之作《渔村小雪图》用水墨描绘初冬雪霁的渔村郊野,在描绘阳光空气、远江空阔及和平宁静的气氛渲染上颇为成功。《烟江叠嶂》把山景与江景对衬加以描绘,抒写作者胸怀,构思造意上受到当时和后世的称赞。《瀛山图》为青绿着色,写梦中所见仙山,追求典雅的装饰风格。 存世作品有《烟江叠嶂》、《渔春小雪》、《瀛山图》等图。

  渔村小雪图 手卷、绢本、设色,纵44.4厘米 ,横219.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幅图写雪后渔村的清幽景象:渔民正在水中拉网,岸头寒林蟠曲,隐士正兴致勃勃地踏雪郊游。其中渔民的劳作和整个画面的阴冷荒寒气氛形成对比对比,令人玩味。画面后段为一片林木虬曲,杂树以水墨点缀而成,松针用笔尖锐,重钩,可以见出李成的影响。画家在水墨山水中适当融入了金碧重彩设色,以泥金及蛤粉勾染山岭树杪,表现出雪后阳光闪耀的效果,显得十分和谐。此图行笔尖劲清散,在刻画物态上十分精细自然,工中带写;用墨则明润秀雅,华滋淳厚,注重气氛的烘染。至于用色则更富创见,不仅在绘天山坳处用墨青作了处理,托出山岭坡岸的积雪,又在崖巅、树顶上用哈粉渍染,表现积雪在阳光下灿烂夺目的景象。显示出王诜的独特艺术风貌。

  此图创作于王诜被贬之后,更反映出作者在迭遭政治打击后向往山林隐逸的情致。卷尾上有乾隆皇帝依苏东坡题《烟江叠嶂图》韵之七言诗,称此图开卷“已觉冷风拂面浦,又如湿气生银田”。可见这幅画的气氛表现得非常到家,所以王石谷才将它作为枕中秘宝而收藏。
     


王诜《渔春小雪图》(局部)

  16、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又有“米颠”之称。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为宋代文人画代表人物。所作山水,从董源演变而来,突破了勾廓加皴的传统技法,天真烂漫,不求工细,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技法上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画史上称“米家山”、“米氏云山”,并有“米派”之称。现存的《春山瑞松图》、《溪山雨霁图》、《远岫晴云图》等,均系出后人摹本。其书画理论著作有《画史》、《书史》。

  春山瑞松图 立轴、纸本、设色,纵62.5厘米,横44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描绘的是云雾掩映的山林景色。图中白云满谷,远山耸立云端,近处古松数株隐显于雾气中。松下有亭,空无一人。山峦青绿晕染,再加“米点”(亦称“落茄被”),松树笔法细致、严密。用淡墨、淡色表现雾中树木、十分成功,作品描写的中心不是山峰林木,而是山中浮动的云雾。通过云雾表现春山的湿润、静谧和松树的矫健挺拔。画中山石树木的造型秀雅温和,松树姿态婉然,山石以“米点皴法”,青翠柔丽,使景物开阔、平静而凄迷,显示出春日润湿而有生趣的意境。在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中,米芾独树一帜。画风被称为“米家山水”、“米氏云山”,其技法被称为“米点”。此图即是明证:图中突破了过去运用线条表现峰峦、云水、树木的传统方法,把王维以来的“水墨泻染”、王洽的“泼墨”、董源的“淡墨轻岚”及其点子皴,根据多雨迷漾变幻无常的江南自然景色,加以融会贯通,创为以横点为主,画烟云变化,雨霁烟消的山水。

  不能确证为米芾所作,有可能为宋人仿作。画面左下角有“米芾”二字款,为后人所加。


米芾《春山瑞松图》

  17、赵令穰 北宋画家。字大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宋太祖赵匡胤五世孙。官至光州防御使﹑崇信军观察留后,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荣国公”。 赵令穰幼时即爱书画﹐富于文学修养﹐家藏有晋唐以来法书名画。他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一代文人时相往来。赵佶(宋徽宗)为端王时亦与他交游﹐切磋画艺。

  赵令穰为宋代文人画代表作家之一。幼好绘画,雅有美才,慕王维、李思训、毕宏、韦偃的画名,访求作品,刻意临摹,为时不久,便能逼真。擅画设色平远小幅,写陂湖、水村、烟林、凫雁,风格清丽,很好地表达出静谧、优雅的意境。因身处皇族之列,游踪不能出京郊五百里,故不能为高山大岭,所画题材多局限于两京(开封、洛阳)郊外景物,故每成一图,苏轼见之便嘲谓:“此必朝陵(朝拜皇陵)一番回矣!”又工画雪景,类王维,兼能墨竹、禽鸟。尝学苏轼作小山丛竹,在士大夫中颇受称誉。黄庭坚题其所画芦雁云:“挥毫不作小池塘﹐芦荻江村落雁行。虽有珠帘巢翡翠﹐不忘烟雨罩鸳鸯”。《画继》称其多小轴,当时人也常常称其作品为“小景”。黄庭坚又题其小景画:“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其江村集雁﹑湖上飞鸥等山水禽鸟画,意境荒远,富有诗意,在宋代山水画中别具一格。生平传略见于《画继》、《宣和画谱》等。存世作品有《湖庄清夏图》(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江村秋晓图》(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春江烟雨图》、《橘黄橙绿图》等。

  弟令松,字永年,神宗、哲宗两朝(1068-1100)官右武卫将军、隰州团练使,善画花竹、水墨蔬果,亦善山水。

  湖庄清夏图 长卷、绢本、设色,纵19.1厘米,横161.3厘米,现藏(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此图作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图中描绘清幽的郊野景色,绿树板桥,凫鸟嬉水﹐湖庄临夏﹐意境颇为优美。画风工致,笔墨柔润,表现湖边柳岸幽居的情趣,塘中荷叶田田,岸边烟树迷离,清幽静谧,景色宜人。画面所呈现的深远和平远基调,开创了新的画风。画家对现实的观感很敏,也很有诗情,故能将自然景物捕捉后以典雅之笔画出。

  卷尾题有“元符庚辰大年笔”,钤有“大年图”印,另一印模糊不清。拖尾有蔡昂、吕颛、王凤灵,董其昌诸人题跋,画上钤有清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初编》。其中董其昌曾对此画六次题跋,将赵令穰和王铣作比较,评价颇高:“赵与王晋卿皆脱去院体,以李咸熙、王摩诘为主。然晋卿尚有畦径,不若大年之超迭绝尘也。”此画由黄君璧旧藏,后流于海外。


赵令穰《湖庄清夏图》(局部)

  18、赵士雷,生卒年不详,字公震,北宋画家。宋宗室,曾任襄州观察使等职。擅画湖塘小景,又作花竹荒寒之中,幽情雅趣溢于笔端。善画湖塘小景,驰誉于时,师法惠崇,作雁鹜鸥鹭、溪塘汀渚有诗人思致,至其绝胜佳处,往往形容之所不及。又作花竹,多在于风雪荒寒之中,洗尽绮纨之习,故幽情雅趣,落笔高超。李錞(希声)曾跋其《四季山水图》卷:“九江应共五湖连,尺素能开万里天;山杏野桃零落处,分明寒食绕风前”(春);“繁阴杂树映汀沙,三伏江天自一家;欲唤扁舟渡云锦,平铺明锦是荷花”(夏);“春鉏寂寞绕疏丛,霜后云生浦溆风;此处年年报秋色,只应衰柳与丹枫”(秋);“剪水飞花细舞风,断芦洲外水连空;剡处几曲知名处,何似今朝眼界中”(冬)。《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作品有《春岸初花图》、《桃溪鸥鹭图》等51件。传世作品有《湘乡小景图》。

  湘乡小景图 绢本,设色,纵43.2厘米,横233.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本幅以横卷形式图写夏季池塘边的动人景色。高松垂柳,池水明净,野凫、鸳鸯、白鹭在池中飞鸣游嬉,颇为悠然自得。画卷融花鸟与山水为一体,境界优美,具有浓郁的诗意。

  此画系宣和御府藏画前隔水黄绫上有宋徽宗赵佶“宗室士雷湘乡小景”瘦金书题签。


赵士雷《湘乡小景图》(局部)

  19、李公年 生卒年不详,北宋后期画家。尝为江浙提点刑狱公事,是一位文人身分的山水画家。《宣和画谱》谓其“运笔立意,风格不下前辈,写四时之图,绘春为桃源,夏为欲雨,秋为归棹,冬为松雪,而所布置者,甚有山水云烟余思。”他善于在山水画中图绘四时朝暮,抒写富有诗意的景趣。作长江日出,疎林晚照,真若物像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

  山水图 立轴、绢本、淡设色, 纵130厘米,横48.4厘米。现藏(美)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本图以立幅形式图写北方冬日荒野清旷萧索的景象。画幅上端山峦在浮云中层层叠起,山脚隐于漠漠暮霭之中,寒溪曲折自远而近,滩岸布置崖冈枯木,通幅用淡墨图写,景物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明润秀雅,较李郭山水更为虚灵简远。此图是他传世的唯一的画迹。


李公年《山水图》

  20、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在位25年,是历史上昏庸无能的皇帝,在位期间任用蔡京等“六贼”,使国家积贫积弱;又设立“花石纲”, 大规模兴建宫观园囿;还迷信道教,造寿山艮岳,自封为道君皇帝。对人民搜刮无度,因而激起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对女真与西夏的侵掠则屈辱求和,最后酝成“靖康之变”。汴京陷落被洗劫一空,本人及其子赵恒被俘、最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但宋徽宗也是位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书法上的“瘦金体”,在中国书法史独立一格。在位期间重视和大力发展画院,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推动了宫廷美术的繁荣。赵佶本人也善画。其画风呈现两种格调:一是承续黄派传统,精工富丽,如他临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他自创或是出自画院画家之手而由赵佶题签的代笔的《瑞鹤图》、《英蓉锦鸡图》、《祥龙石图》、《杏花鹦鹉图》、《听琴图》等,这些作品充分表现艳丽富贵情调,艺术造型上生动逼真、精密不苟,色彩浓艳华贵,情调上不免带有柔媚成分,对画院画家影响很深;二是用水墨渲染的技法,不太注意色彩,崇尚清淡的笔墨情趣。如其名作《柳鸭芦雁图》和纯用水墨表现的《斗鹦鹉图》,以及近似王希孟等风格的山水画《雪江归棹》等。他的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花鸟画。他画鸟,用生漆点睛,高出纸素,几欲活动。现存的作品,如《腊梅山禽》和《杏花鹦鹉》,均用笔精炼准确,其腊梅、萱草和杏花,形象生动。

  雪江归棹图 长卷、绢本、墨笔,纵30.3厘米,横190.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以长卷形式表现雪后郊野的江山景色。开卷平远空旷,中段以后景物渐趋繁密,层峦叠嶂前后交错,江河坡岸隐现其间点缀着楼观、村舍、桥梁、栈道及人物活动,用笔细劲似草草若不经意而又妙合法度。画卷左上方有赵佶瘦金书题“雪江归棹图”,卷末有“宣和殿制”及“天下一人”草押。


赵佶《雪江归棹图》

  杏花鹦鹉 绢本,设色,纵53.3厘米,横125.1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山禽图》相类,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数一数二的代表作。宋徽宗最擅长写生书法,此图精心描绘鹦鹉的侧身姿态,栖止于盛开的杏花枝头,显得心满意足,无忧无虑。徽宗此种画法,与南宋花鸟画不同之处在于他无意凭仗夸张性的构图,或刻意制造画面的装饰性与动态来取胜,而是不假造作,纯任天真,如实画出杏花,鹦鹉自然具有的神姿风采。这张画属于重彩,重彩画画成浓重是方便的,但画得很清灵、透明是不容易的。这张画的颜色设计很调和,技巧上厚薄把握得很好。在墨的底子上用石绿,因石绿为矿物质颜料,画上容易出现粉气,但它没有这种粉气。(指鹦鹉背部)这一块很淡很薄,笔法显得很生动。树枝的勾线很结实,用笔富有变化。下笔较重,微露钉头,从上往下勾,如果笔法一样是很死板的,但太不相类又不能成为贯通的一枝,而此画树杆中的钉子头有些明显,有些不明显,很随意,有一种自然变化之妙在其中。

  此图因有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历来系于徽宗名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实出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体现了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序并诗,其形式与《祥龙石图》相近似,有的学者进而推测此作当为《宣和睿览册》中之一种。画上钤有元文宗“天历之宝”印,清戴明说、宋荦藏印及清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


宋徽宗《杏花鹦鹉图》
 21、梁师闵 一作士闵,字循德,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以资荫补缀右曹,官左武大夫、忠州刺史、提点西京崇福宫。能诗,工画,长于花竹翎毛、湖天小景。其画精致谨严,清润幽淡。多取法江南画派,用笔精审,精致而不疏,谨严而不放,重取法度,多就规矩绳墨,故少瑕类。但也缺乏创造性,没有达到时代高峰。

  论者谓其原因是:“盖出于所命,而未出于胸次之所得,出于规模,未出于规模之所拘者也。大抵拘者犹可以放,至其放则不可拘矣,盖师闵之画,于此方兴而未艾,欲至于放焉。”画迹有《柳溪新霁图》《芦汀密雪图》,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芦汀密雪图》。

  芦汀密雪图 长卷、绢本、设色,纵26.5厘米,横145.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描绘江南湖山雪景,画中湖岸汀渚,黄芦丛生,水中禽泳,飞雪笼罩,气象萧疏,江天寥廓,鸳鸯游宿其中,境界静谧清幽。款署“芦汀密雪,臣梁师闵画”。另有有宋徽宗书“梁师闵芦汀密雪”七字题签。


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局部)

  22、王希孟 生卒年不详,北宋末年画家。原为画学生徒,后被召入禁中文书库,得徽宗亲自指授,画艺大进,惜英年早逝。其生平画史失载,《千里江山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后有蔡京跋文云:“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是有关王希孟的唯一资料。

  千里江山图 长卷、绢本、青绿,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为高头大卷,长达三丈,画中远山近水,气势开阔,村舍集市,渔艇客舟,桥梁水车和林木飞禽等,均笔墨工致,位置得宜。全卷青绿重设色,表现了山河的秀丽。画中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青山冉冉,碧水澄鲜,寺观村舍,桥亭舟楫,历历俱备,刻画精微自然,毫无繁冗琐碎之感。全幅以大青绿设色,山石间用墨色皴染,天水亦用色彩表现。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不愧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该图无款识。清初梁清标签题为王希孟作。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和尚二跋,钤「缉熙殿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二十八方。经宋代蔡京、内府,元代溥光,清内府等收藏,《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23、江参 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字贯道,衢(今浙江衢县)人,一说南徐(今江苏省镇江市辖丹徒)人。居湖州(今浙江吴兴)霅川。形貌清癯,平生特嗜香茶,和当时叶梦得(1077-1148)陈与义(1090-1138)、程俱(1078-1144)等众多文人学者交往甚多。终身飘泊,曾居三衢(今浙江常山县),治园筑馆,园馆取《楚辞》之言名曰“崇兰”。

  曾被高宗赵构召见,委临安府治,不意竟得暴病而卒,人惋惜其“未尽其才”。长于山水,师董源、巨然、而豪放过之。并参以“范郭”画法,创“泥里拔钉皴”,自成一家。又善以水墨写江山平远、湖天清旷之景,笔墨细润。也工画墨牛。存世作品有泉石图五幅、《千里江山图》等。江参在当时影响很大,有所谓“即今海内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贯道”之誉。

  千里江山图 绢本,墨笔,纵46.3厘米,横546.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林木葱茏,山峰重叠,时而溪水,时而幽谷,景色连绵,有一条曲折的小路贯穿其间。江参用硬笔勾画石头的轮廓,颇有力度,又十分注重水分的运用,并借鉴了米芾水墨云山的技法,使得画面具有江南水乡的格调。整幅画面“远山丛丛,远树蒙蒙,咫尺万里,江行其中。短长何岸,高低何峰,彼坻彼峙,彼瀑彼洪。晴岚乍豁,烟霭葱茏,或断或续,且淡且浓”,是一幅笔墨浑厚、意境深远、博大宏深之杰作。画上有元代柯九思题:“江参,字贯道,千里江山图真迹”;又有清乾隆帝御题,梁诗正、汪由敦、嵇璜、董邦达和诗,卷后有宋人及明董其昌等题跋。


江参《千里江山图》 

  24、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于清波门,故有刘清波之号,清波门别名“暗门”,故其俗称又为“暗门刘”。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入为御前画院学生,宋光宗绍熙年间(约1190—1194)为画院待诏,宋宁宗时(1195—1224)因进献《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擅画人物、山水,师张训礼(本名张敦礼),而名声盖师,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风格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后人把他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刘松年作品题材广泛,有反映社会不平的,如《风雪运粮图》;有拥护抗金,反对投降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的,如《便桥会盟图》,希望南宋统治者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敌突厥;还绘有《中兴四将图》,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抗金伟绩。但作为宫廷画家,主要是描绘士大夫的悠闲生活。擅长青绿着色山水和界画,人物与山水结合,是其主要特点。《四景山水》描绘临安(杭州)郊外贵族别墅的四时风光,笔法严谨,用笔细密,代表刘松年一派的典型风貌。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张丑诗云:“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所作屋宇,界画工整。兼精人物,所画人物神情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

  传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图》、《天女献花图》、《罗汉图》、《醉僧图》、《雪山行旅图、《中兴四将图》、《西湖春晓图》、《秋窗读易图》、《秋林纵牧图》、《瑶池献寿》图等。其中《秋窗读易图》闭扇、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2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中两株松树高耸挺拔,四周枝叶繁茂,远山如带,林中房舍隐现,山石用斧劈皴和淡水墨渲染相结合,画面貌较之李唐山水为秀润。《四景山水图》卷轴、绢本、设色, 纵41.3厘米, 横6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分四幅绘春、夏、秋、冬四景,描绘了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士大夫闲适的生活。 全卷画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其中界画屋宇丝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皴,秀润过之。《秋林纵牧图》立轴、绢本、设色,纵96.3厘米,横46.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绘金色秋林,二位牧童放羊的情景。上端两棵大树,根深叶茂,秋景中有红叶和青红叶,画法用干笔皴擦点染,整幅画面金碧辉煌。全图笔法精工,形象生动,具有丰收喜悦之气。《瑶池献寿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98.7厘米,横109.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了仙山楼阁的神仙世界,是当时上层社会的做寿喜庆场面。人物的用笔细劲畅利,神态生动。画山石以刚硬的线条勾写形体,加斧劈皴,用淡墨横抹,显得浓厚的线条突出。图中的松树也较为突出,松针先以墨笔疏疏画出,再以草绿色间点、复勾。全画构图饱满而丰富,人物与树石穿插自然,充满着幽静雅趣。《罗汉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17厘米,横55.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罗汉图》是十六罗汉之一。构图严谨,笔法精妙,形象生动,艺术水平较高。其中人物衣纹用铁线描,笔笔中锋。面部及肌肉用线条勾出,再用淡墨及色彩渲染。树石多用中锋之笔勾划轮廓,然后用干笔皴擦点染。技叶疏密得体,笔法爽朗劲健,层次鲜明,工而不板,十分完美。时人称其画为“院人中绝品也”。

  刘松年也善文学,著有文史笔记著有《溪亭客话》。

  中兴四将图 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90.6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图绘南宋四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全身立像,比例准确,姿态自然,衣饰线描劲健流美。人物刻画,或威武或庄重,或深沉或平静,不同形象各具个性特点。侍者的年龄和相貌各异,但都身姿挺健,表情恭谨而机敏,颇有军士风范。

  此卷为南宋人物肖像画中的佳作。每像旁原有朱文榜题,已擦去。现存清代乾隆帝墨笔楷书重题,依次是“刘鄜王光世”、“韩蕲王世忠”、“张循王俊”、“岳鄂王飞”。张、岳像之间上部有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御题七言律诗一首。幅末“刘松年画”伪款被擦去,馀痕可见。拖尾有明人俞贞木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所题长跋一则。本幅及拖尾有项元汴、项德新父子钤印十馀方,乾隆八玺钤全,又嘉庆、宣统印玺。


刘松年《中兴四将图》

  醉僧图 绢本、设色,纵95.8厘米,横47.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醉僧图》画一枝虬曲古松;一葫芦挂于枝杈。青藤缠绕树身,松下坡石旁坐一僧,坐于石凳之上、解衣盘礴、乘兴挥毫者,想必是“草圣”怀素,此时他所乘之兴应与身后松枝上高挂的酒葫芦有关,似为正酣的酒兴也。怀素头呈微仰之势,似不经意地提笔挥毫,颇有“信手拈来皆文章,下笔不惑皆妙墨”之神采。他微微翘起的右脚,好像正在轻轻摆动,将他那放浪形骸的性格特征更加明显。中间笔法劲秀的衣纹线条,转折有力而肯定,不但极准确地刻画出人物外形,更形象地表现出怀素外表狂放,内心坚贞、高洁的性情。右边一童子面对怀素持卷肃立,神情专注于其行笔之处。怀素左边,一童子左手持砚、右手握墨,似墨刚研毕,正仔细审视是否正好可用。

  坡石醒目处款书“嘉定庚午(1210)刘松年画”八字,可知是刘松年创作成熟期之作。画面右上方有人题七绝一首:“人人送酒不曾沽,每日松间挂一壶。草圣欲来狂便发,真堪画作醉僧图。”无印记。左下方有清弘历(乾隆)题句。


刘松年《醉僧图》

  25、赵伯驹 生年不详,约卒于公元1173年,两宋之交画家。字千里,赵令穰之子、赵伯骕之兄。高宗赵构朝官浙东兵马钤辖。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法秀劲工致,布景周密,着色清丽富有变化,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笔法纤细,直如牛毛,极细丽巧整的风致。为南宋画院新的标帜。宋高宗极其爱重,曾命他画集英殿屏风,赏赐很厚。其青绿山水在唐代李思训父子大青绿画法的基础上,糅合了北宋文人画家的一些画法和趣味,改唐代青绿山水的浓艳辉煌的装饰性,代之以笔墨秀劲工致,着色清丽雅致。既“精工之极,又有士气”,介乎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青绿山水画。故能于青绿山水的复兴浪潮中别开生面。 赵伯驹 南宋画家。字千里,宋宗室。高宗时(1127-1162),官浙东兵马钤辖。擅画金碧山水,取法唐李思训父子,笔法秀劲工致,布景周密,着色清丽,改变唐人浓郁之风。兼工花果、禽鸟、竹石,并精人物。画迹《江山秋色图》、《仙山楼阁图》、《岳阳楼图》、《溪山晚照图》、《山阁纳凉图》、《滕王阁图》等。  

  江山秋色图 手卷、绢本、设色,纵56.6厘米,横32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中所绘显然是北方山水,群峰绵密,层峦叠嶂,仅在卷之前部有一条长河曲折蜿蜒而远逝,后卷但见崇山峻岭,错落连绵而如龙脉,起伏顾盼,开合揖让,虚实相生,盘桓而上。构图上崇山峻岭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而每一座山峰,也自有其曲折盘桓的脉络,因而能错综复杂而不乱。现代绘画流行局部取景,似乎传统的全景山水已经老朽,但是我们试用框架在全景山水图中取一局部,就能发现即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传为赵伯驹所画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复兴,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两件,一件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另一件就是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两者都展示了北宋全景山水之宏伟,山势巍峨盘桓,分别精心点缀了楼阁、村舍、舟桥、长廊,以及忙碌于其间的众人,使画面洋溢着生命的气息,但两者在表现手法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千里江山图》以简洁的墨线勾、皴,薄施赭色后,用石绿、石青反复罩染,多达八九层,并在画绢的反面用青绿色衬染,故其青绿石色厚重沉稳,历千年而依然靓丽;《江山秋色图》则勾、皴更为精细工致,并用墨青色层层烘染,山石土坡普罩赭石色,一幅水墨淡彩山水画已经成形,然后仅在山岩之凸处薄罩石青,土坡之表面薄罩石绿,水面则先以较浓的墨青烘染而后薄罩石青,并在人物、房屋、小树的局部点缀白粉或朱砂,整体色泽不似《千里江山图》那么浓郁,但清新典雅而富有变化。卷中山重水复,间以竹林乔木,楼观屋宇,山庄茅舍,及骡纲行旅等人物活动,画风精密不苟,设色艳丽和谐,章法严谨,造型准确生动,更多地体现出宫廷画院艺术特色。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

  26、赵伯骕(1124-1182),字希远,赵伯驹之弟。曾任和州防御使,并出使金国,以文艺从侍高宗左右。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绘画上与兄赵伯驹齐名,风格亦相似,均为南宋“青绿巧整”的山水画家。《松隐集》里说:“赵希公及共兄千里,博涉书史,皆妙于丹青,以萧散高迈之气,见于毫素”。二赵(伯驹、伯骕)青绿山水形成南宋院体画派之一格,影响甚大。赵伯驹兄弟以水墨为重,以青绿为辅的画法,似乎比较适合文人画家之理念,自此代有传人,不断演绎革新,形成“小青绿山水”体系,沿袭至今,成为山水画的水墨、浅绛、青绿三大形式之一。明代文徵明曾赞云:“艺林中有千里,如山中有昆仑。”董其昌虽将其贬入“北宗”,但也不能不称其“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存世作品有《万松金阙图》等。

  万松金阙图 绢本、青绿设色,纵27.7厘米,横1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春山茂林、苍松白云,山巅微露,琼楼金阙,烟波浩渺,旭日东升,景色分外清丽。此图虽为工整的青绿山水画法,但画卷充满了浑厚润滋的气息。开卷作海天杳渺,月明霞青,高松数株挺拔而立,群鹤翔集。坡岸延伸,海中的礁石嶙峋黝黑,海浪平缓起伏。坡岸上绿草成茵,围绕松树有一片桃林,红花点点相映其问。山石用皴笔为之,浑厚凝重,透视感强。松树表现丰富多彩,用笔较粗疏,浓淡皴染差异不大。次远层次的松林, 以苔点点出树冠形,罩以墨绿色, 显出树形即止。 白云画法和整幅风格一致,浓密团厚不透明,边缘清晰。 由此可见, 画家的构思、笔法是经过反复推敲而画成的。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

  27、米友仁(1074—1153)两宋之交画家。 一名伊仁,字元晖,小字寅哥、鳌儿,晚年自号懒拙老人。米芾长子,人称“小米”。黄庭坚戏称其为“虎儿”,赠以古印并诗:“我有元晖古印章,…….教字元晖继阿章”。早年即以擅书画知名,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官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善行书,高宗曾命其鉴定法书。其山水画发展了米芾技法,“略变其尊人所为,成一家法”。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之法写烟峦气象,构成“烟云变灭,林泉幽壑,生意无穷”的画面,强调“借物写心”,崇尚“平淡天真”,看似草草而成,实则法度森严,自称“墨戏”,对后世的“文人画”中的笔墨放纵有影响。存世画迹有《潇湘奇观》、《云山得意》、《大姚村图》、《远岫晴云》等图。

  远岫晴云图   立轴、纸本、水墨,纵24.7厘米,横28.6厘米,现藏(日)大阪市立美术馆。

  此图画云山烟树,有一条溪流潺潺流过。作者以湿润的笔墨点染云山树石,表现烟云变幻、山色朦胧的动人景象,“米氏云山”的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但与米友仁另一代表作《潇湘奇观图》在技法上稍有不同,山头有勾皴、带染,无点,但仍是不求细节上的相似。有款“元晖戏作”4字,上方另有横纸又自题“绍兴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来赴朝参,居临安七宝山戏作小卷,付与廪收口”。高宗绍兴甲寅为1134年,米友仁时年48岁。图上还有题签:“宋米元晖云山真迹,衡阳曾氏宝藏,茶陵谭泽闽敬题。”图轴上还有谢淞州、郭颐、郭琦数跋。


米友仁《远岫晴云图》

  潇湘奇观图 长卷、茧纸本,纵19.8厘米,横289.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是米友仁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在自识中写道:“先公居镇江四十年….作庵于城之东,高冈上以海岳命名,卷乃庵上所见山….余生平熟潇湘奇观,每于登临佳胜处,则复写其真趣”由此可知此“潇湘奇观”并非湘江山水的再现,而是借镇江山水抒发对潇湘景色的怀念。图绘江上雪山、云雾变幻的奇境。画面峰峦起伏,云雾出没,层林被飘渺的烟霭笼罩。长幅画卷的起端图便是浓云翻卷,远山坡脚隐约可见,随着云气的游动变化,山形逐渐显露,重迭起伏地展开,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中段主峰耸起,宛如镇江一带尖峰起伏之状。林木疏密,表现远近与层次,此段山水清晰,显露了真实。但末段一转,山色又隐入淡远之间,处处体现造化生机。该图中作者用没骨法取代了隋唐北宋以来的双勾法,,山石和树木都用水墨点成,浑然一体,全然不觉线条及皴擦的痕迹,给人一种树为“无根树”的自然美形象,刷新了山水画的形象和表现方式。这更让观者明白,原来“奇观”之“奇”,在于奇景、奇情、奇境,而更在于心源和手法之奇!

  后幅有米友仁上述的自识,并有薛义、董其昌等十四家题记。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28、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两宋之交画家。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徽宗时在翰林图画院任职。专工界画宫室,善画风俗画,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等。所绘《清明上河图》卷,描绘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另有《金明池争标图》,亦是表现都市社会生活,描绘汴梁城西金明池在清明时节进行龙舟比赛的盛况,原作已不传。在北宋风俗画中皆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清明上河图 长卷、绢本、淡设色,纵24.8cm,横528cm。纵19.8厘米,横289.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画家以周密的观察力为基础,对北宋汴梁城的城门和大街,对门外汴河上的繁华景象,作了忠实而详尽的描写。画面上有市街上的各种商业活动、手工业活动、河上的漕运活动、各类人的游览活动等。除了酒楼、药铺等大型店铺外,还有香铺、弓店,处于十字路口小茶铺或酒铺,还有门前挂着“解”字招牌的当铺,做车轮的木匠,卖刀剪的铁匠,有卖花的、算命的以及各种摊贩等牟均可一一辨认,街道上活动着各种人群,官员骑马,侍者前呼后拥,在人丛中穿过;有的妇女们则坐了小轿。在如此熙熙攘攘之间,有人挑担,有人驾车,车子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河上有人使船,有人游逛,有的在门口凭栏眺窒。这热闹的光景,画家安排得有条有理,杂而不乱,引人入胜,古都风貌,再现眼中。构图上,有总有分,有主有次,有细有粗,有紧张有松驰;以村郊、河道、城市为主,逐渐铺开,很有层次,村郊是引子,比较简略。进到河边时,便着力描写船舶货运,直到拱桥,形成了第一个高潮。桥上桥下,船上船边,人们手忙脚乱,喧呼嘈杂,十分紧张,过后渐渐转远,结束了中心最重要的一段。从酒楼和桥起,大街直通城内,各种车辆。店铺、各色人等,一步挤一步,一处紧一处,形成第二个高潮。从进城到第二条街,画卷终止。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北宋覆亡后创作的,作为怀念故国一种民族情感的表达,这也是宋、元画家乐于描绘的题材,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有许多临摹本,一两黄金一卷。这件国宝的发现也颇富传奇性,是书画鉴定家杨仁恺于1950年的冬天,在东北局文化部一间临时库房里偶尔发现的。1952年,《清明上河图》送交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在这件作品的卷首,现在还留存着“东北博物馆珍藏之印”。1953年,国家文物局把这件国宝借调到北京,从此落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29、扬无咎(1097~1171)两宋之交画家,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自称为草玄(扬雄)后裔,故其书姓为“扬”而不是通常的“杨”。清江(今属江西)人。后寄居豫章(今南昌)。扬无咎清高自守,生性耿介,不慕荣利,不俯仰时好。年轻时曾将自己的梅花图进献于徽宗皇帝,却被斥之为“村梅”。他就像柳永自书“奉旨填词”一样,干脆在自己的画上题以“奉敕村梅”,表达一种士大夫的傲岸和对不苟合流俗的艺术追求。大约正是因为梅花“傲骨凌霜”与其人格有相似之处,故其爱梅、画梅并有 “孤标雅韵“之风。

  扬无咎诗、书、画兼长,刘克庄曾夸奖他诗书画皆精绝:“艺之至者不两能,善画者不必妙词翰,有词翰者类不工画,……扬补之,其墨梅擅天下,身后寸纸千金,所制梅词柳梢青十阙,不减花间、香奁,及小晏、秦郎得意之作,词画既妙,而行书姿媚精绝”。扬无咎是南宋初年著名词人,今存《逃禅词》1卷,170余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词格殊工,在南宋之初不忝作”。虽多为献寿词,且喜作情语,但在应酬、颂扬的同时,也能迸发慷慨激昂之声,如“当中兴护我边陲,重使四方安堵”(《二郎神·清源生辰》),并流露出对于当时“朝家息马休兵,享逸乐,嬉游太平”(《柳梢青·步观察生辰》)的不满。也有些咏物抒情词作如《水龙吟·木樨》、《水调歌头·次向芗林韵》等,抒发了“衣敝貂裘”、“青云失意”的人生感叹。风格颇受柳永词风的影响,抒情委婉,风流清丽,常杂以俗言俚语。“诗笔清新,无一点俗气”(《洞天清禄集》)。书法方面,扬无咎宗法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率更),笔势劲利。他曾在自己所藏的《邕禅师塔铭》帖上题字:“予于率更为人室上足”。据说,当时江西的碑碣多为扬无咎所书,足见其书法成就之高。他的小字书法尤其清劲可爱。

  扬无咎擅长花鸟,其水墨梅竹、松石、水仙笔法清淡野逸,尤擅画巨幅,枝干苍老如铁石,其葩芬芳,敷如玉雪,豫章人视如拱璧,当时就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尝游临江始作折枝梅于乐工矮壁,为时人称赏。扬无咎的墨梅在画史上影响尤其深远,在当时也已经声名远播,有。其成功,与他善于观察生活和善于学习、创新关系极大:年轻时,扬无咎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如数间屋”的老梅树,苍皮藓斑,繁花如簇。他经常去对着梅树临画写生,大得梅花真趣。北宋时,有一位以画墨梅著名的画僧叫仲仁,他居住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华光寺,因此又称花光和尚。据吴元素《松斋梅谱》称“墨梅自华光始”后来,仲仁清江慧力寺,扬无咎经常前去拜望,仲仁的墨梅画法给了扬无咎极大的启发,在技法上又改华光的墨晕花瓣为墨笔圈线,“变黑为白”,更能表现梅花淡色疏香、清气逼人的特性:“补之所作后益超出,格韵尤高”, “华光一派,流传至南宋扬补之,始极其致”。(徐沁《明画录》)

  扬无咎的墨梅在我国绘画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历代仿效他的人很多。南宋花鸟画家赵孟坚,扬无咎的从子季衡、外甥汤正仲、汤叔用等都是他的传徒。后代的花鸟名家王冕、徐禹功等都是他的嫡系。

  传世作品有乾道元年(1165)作《四梅图》卷及《雪梅图》卷。《雪梅图》卷首有扬补之自用印三方,卷末有南宋海野老农题诗并识,现两画藏故宫博物院;另有《墨梅图》纨扇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四梅花图 图卷,纸本,水墨,纵:37.2cm,横:358.8cm。《四梅花图》又叫《四清图》,作于画家晚年69岁之时,是扬无咎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此画一共四段,分别为:未开、欲开、盛开、将残,描绘梅花从含苞到初绽、怒放、最后凋零的全过程。四段可分可合,每段自成一幅,有独立的内容和章法。从画中自“跋”中可知是应一位挚友范端伯之请:“要余画梅四枝,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均各赋词一首”。 这个独特的命题激发了画家的兴致,使画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其“未开”一段,在疏枝斜干上突出描绘了花苞的聚五攒三,以少胜多;“欲开”一段则在枝干上布了些整朵梅花,花瓣清晰可数而不露其花蕊,以求含蕴;“盛开”,则极写其雨浴脂浓,烟笼玉暖之致;“将残”,则堕溷飘零,偃蹇自嗟。即使留在枝上的残梅,也是蕊托外露,已无一瓣可寻!四段梅花图,将梅花的盛衰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经过仔细的揣摩观察,是无法具备如此准确传神的表现力的。

  技法上《四梅花图》,花朵兼以双勾和没骨结合,用笔圆润不设色;枝干不用双勾,以运墨中的自然枯、湿变化,表现老干新枝的差异。全卷纯用水墨,不施任何色彩,但注意了浓、淡、干、湿、焦的变化,画面给人以斑斓之感。构图上,四幅图都以疏朗自然取胜,瘦枝冷蕊,清气逼人,写出梅花真魂。而每幅枝干的穿插取势不同,枝梢的趋向也不同,显示出画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高妙的构图能力《四梅花图》更杰特之处还在于它集中展现了艺术家的诗、书、画三绝,画幅上四首寄调《柳梢青》的词作,将梅花自开至谢的过程比作美人从少女到迟暮的一生,暗寓一种隐情,引发观者无限的情思和感怀。既表达了画家对梅花品格的感受,又扣紧画意,词风婉约清丽;又以他广受称道的清劲小楷,录下这自谱的四首梅花词,还题上一段作画缘起的自述,书法笔势劲利,得欧阳询真髓。这种在画作上留下大段题画文字的做法,在宋代以前的绘画中,是十分罕见的,无疑是一种章法和观念上的创新。

  此卷曾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珊瑚网书画跋》、《过云楼书画记》、《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等著录。嘉庆初年为陆谨庭所得,专门筑“四梅花阁”以藏之。后流落于外邦,被程桢义用“番钱三百枚”购回,当时传为艺林盛事。又有元吴镇,明沈周、文徵明、项元汴等人收藏印记,前后多达三百余方,是扬无咎一件流传有绪的名迹。


扬无咎《四梅花图》(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之精粹--名画之山水篇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四)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三 -
传世山水名画~宋代篇之下
中国山水画赏析-----宋代
中国传世名画 . 山水篇(61-9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