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

 


《后赤壁赋图》  宋乔仲常  纸本墨笔  纵29.3厘米 横560.3厘米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

     



     


     


     


     


     

    

    该图据苏轼的名篇《赤壁赋》绘制而成,可视为一件山水人物作品。画卷依原赋叙述的顺序次第展开,将赋文氛围若干段移录于画面上。每段描绘一个情节,而全图首尾相连,并无间隔,同一人物在图中反复出现,是所谓「异时同图」的方法。图卷是对原赋的艺术再查,亦是传世时代最早的《赤壁赋图》。最值得重视的是该图的画法,不仅人物取白描法,图中的山石、冈草、树石也仅用墨笔勾皴,不事渲染,更不加色彩。用笔苍率简逸,时见带有飞白的乾笔,画风清空洒脱。与北宋画坛流行的画风迥然相异,倒与以后元代文人画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这说明北宋末期文人山水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联系乔仲常师法李公麟,并将此图与李公麟传世《五吗图》、《临韦偃牧放图》及后世摹本《龙眠山壮图》进行比较,结合《宣和画谱》记述他「率略简逸」的画风,我们可以推测《后赤壁赋图》反映了李公麟的画风,在李公麟山水画作品已不传的情况下,《后赤壁赋图》卷对我们完整了解李公麟的画风,进而全面认识北宋后期文人画的发展面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图无款,拖尾有赵德麟、武圣可、赵巖等数段题跋,从跋中可知此图为乔仲常所作,其中赵德麟跋于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据此推知此图大略作于同时或稍前。画上钤有「汉伯鸾裔」、「永昌齐」、「泰定齐印」、「梁师成章」、「梁清标印」等藏印及清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此画以白描手法分段表现苏轼的《后赤壁赋》内容,人物形象及山水树石笔墨极为简括,不受固定成法局限,风格质朴无华,是早期士大夫画之本色。全卷以八幅纸相接,押缝处钤有北宋徽宗时期权势显赫的宦官梁师成的收藏印。由于早期文人山水画很少有作品流传下来,此画显得弥足珍贵。

    此图为北宋画家乔仲常的典型之作,苏轼的《前赤壁赋》写实景实情,从“乐”宇领出“歌”来,而《后赤壁赋》则将实境与幻想结合,从“乐”字领出“叹”来,抒发观赏山水景色时的闲情逸致,特别表现作者超尘绝俗的思想意识。而此图则是我国现存最早描绘这一主题的作品。该图笔墨简括,但图中群峰高耸、幽涧潺潺、松石茅屋、野竹茂树以至溪桥陂陀、横江阔水等的景色变化,却让我们领略到了赤壁一带的佳胜,感受到了当时东坡与客同游的心情。画家运用“异时同图”的手法,充分发挥线条概括形象的功能,使画面空间在不断转换间表现内容的变化。这也充分显示了画家对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的追求。

 

    乔仲常,(公元12世纪)〔北宋〕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工杂画,尤擅人物道释故事画,师法李公麟。靖康之变(1126),金人围城中思归,一日作《河中图》赠邵泽民侍郎。南宋·邓椿《画继》卷四,著录其画迹有《龙宫散斋图》《山居罗汉图》《渊明听松风图》《李白捉月图》《玄真子西塞山图》《列子御风图》等,然至今罕见。传世作品有《赤壁图》卷,纸本,墨笔,描绘苏轼《后赤壁赋》中情节,并分段书写赋文。山水人物笔法近李公麟,但不为成法所囿,用笔简率生拙,气韵野逸。卷后有宣和五年(1123)八月七日赵德麟题跋,还有武圣可和赵岩题跋,清乾隆皇帝御书引首“尺幅江山”四字,曾入清乾隆内府,乾隆为画题签,《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现藏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赤壁赋图》
【禅画欣赏】乔仲常——后赤壁赋图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白描山水画长卷后赤壁赋图全卷高清大图
苏东坡,长这样?
宋代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卷》
后赤壁赋图卷.宋.乔仲常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