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街巷系列(29)——曾经的染坊街(一)

成都街巷系列(29)——曾经的染坊街(一)


  

                              官轿的规格是清代官阶与身份的象征

成都街巷系列29)——曾经的染坊街(一)

       成都染坊街资料

        明朝初期,染坊街因积聚漂染的作坊和洗染坊而得名;

      民国时期,染坊街蜕变成独具特色的小百货批零市场集散地;

      上世纪80年代,染坊街以古朴的面貌延续它的辉煌;

      时代变迁的染坊街,延续着不变的商业传奇。2013年4月13日,经过重整改造,染坊街以全新的面貌,低调亮相,再次汇聚新旧商贾的眼光

 

                  

 

  要叙述成都旧时的街道,恐怕要作一点清末民国初年成都市井画面的回放,才能形象地感受到当年都市街面、深巷小径中的鲜活场景。

 今天先说风行一时轿子:

 轿子的历史非常久远,大约在夏代前期就有了。那时,轿子的使用范围只限于走山路,后被借鉴到宫苑,成为皇帝的代步工具,从此具有了“官家”色彩。北宋时轿子已基本定型,出现了“轿子”一词。虽说当时还有别的叫法,但“轿子”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清末民初成都还没有一条像样马路,全城都是石板路。大街宽不过十来米小巷窄的只有二三米,外出代步最风行的就是轿子。到了清末封建王朝已摇摇欲坠而乘轿闹官派之风在成都还余焰尤在。
   乘官轿是有一些名堂的。五品以上的府道在成都不算大官,二品的总督三司才威风八面他们坐的是8人抬的彩呢大轿。一上街就有一班士兵当吼班,有的打响片清道有的大喊大叫:“行人止步言者住声脑壳上包白帕子的取下来违者四十大板决不姑宽。”吼班之后是肩扛“回避”、“二品正堂”、
“钦赐花翎”牌匾者最后才是8人抬的彩呢大轿。在成都坐官轿还有个风气官越大坐的轿子越矮好像陆地行舟。官越小坐的轿子越高叫“拱竿竿”。
    
太太小姐坐的是“丁子拐”。所谓“丁子拐”就是3个人抬;平民百姓坐的是两人抬的“鸡蛋壳”。最有情趣的是抬“鸡蛋壳”轿夫唱的对口调。前面的轿夫唱一句“天上明晃晃。”后面的轿夫应一句“地下水凼凼。”、“天上一把刀。”“地上有槽槽。”、“左边一朵花。”“她就是你妈。”……
这些对口调诙谐打趣让人忍俊不禁。20世纪20年代成都修了马路黄包车出现还有了少数自行车上街兜风。轿子就逐步在成都消失了。

 下篇再说说老成都的其他的市容风情景观。

                                         

             

                        贴几张当年的代步工具——轿子旧图照       

 


                             轿子——作为人力交通工具古已有之(图画)

                                 早年的单人座轿(旧照片)

 
 
                         官家与百姓的坐轿规格不同

                                      小官的轿子四人抬

 

 

                         大官的轿子就排场多了

          


                                     这应该是五品以上的官轿

      


                    这是清代一品大员李鸿章的彩呢大轿(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的交通工具.7.轿子
轿是特殊的车辆
孙方友/官 抬
老照片,这才是清朝的轿子,原来我们都被清宫剧所骗了
娶亲用“八抬大轿”是什么规格的待遇?
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轿子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