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根大圣的成长道路(一)

文/我心昭烈gua     来源:天涯社区

编辑/陈清和



要解读一部作品,最忌讳的是以后世人的视角和立场去探看。因为每一个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是基于他们当时的时代。所以如果用后世人的视角和立场去看古典文学作品,无疑是可笑的。


就好像我以前有谈《三国演义》有说过一句话:“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三国是捧曹贬刘,而按照明朝人的标准,三国则是妥妥的捧刘。”

比如历史上有记载的曹操才是最爱哭,刘备却是喜怒不形于色。
比如历史上刘备很有能力,而演义中将刘备的能力全部分到了臣子身上,但是这样反而是“拔高”了刘备。为什么?因为明朝文人心中所希望的“明君”,就是除了身份和识人之能外,越无能越好。越爱哭,越无能,越信任臣子,才是明朝人(文人)心中最好的皇帝。


扯远了,回来说《西游》。

西游记里的世界价格,和明朝的朝堂很相似。
或者说,西游记里的世界,就是吴承恩对明朝社会的影射。因为影射的太明显,在明朝是禁书,抓住私藏是要坐牢的。

这里的道与佛,和宗教根本没关系!
这里的道与佛,和宗教根本没关系!
这里的道与佛,和宗教根本没关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西游体系中,其中玉帝代表大明皇帝,
太上老君为首的道家系统,代表文官系统。
而佛家,代表阉党。(再次重复,西游记和宗教没关系,别说我侮辱佛教)
孙悟空,代表没有派系的人才。
齐天大圣更深层的代表涵义,则是代表着“民心”与“民意”。

为了防止有人说我辱佛,我再说明一下,阉党不是贬低:
如果对明史有了解就会发现,阉党并非是坏的。
事实上,明朝最后的灭亡,是亡于道貌岸然的东林党,
而从王振刘瑾到魏忠贤,都是真正忠于皇帝的,甚至可以说,魏忠贤的存在延缓了明朝灭亡。
明朝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就是皇帝和文官的战斗。

嗯,既然基调已经定下,那么我就开始说说西游里的故事,以及那些故事背后的意义。

玉帝最开始招安孙悟空,给他封官弼马温,其实是想将一个强力的打手收复到自己门下,成为自己的心腹。
然后一切被道家系统破坏了。
很多人都记得官封弼马温这个情节。
但是大家其实都不了解,这其实是天庭的政治斗争。

 

很多人都记得官封弼马温这个情节。但是大家其实都不了解,这其实是天庭的政治斗争。

原文如下,我慢慢解说给大家听。
  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
  …………
  当时猴王欢欢喜喜,与木德星官径去到任。他在监里,会聚了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人等,查明本监事务
  …………
  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

列为看官,你们看仔细了。
弼马温听起来似乎很儿戏,但是它的职位是什么?
“御马监正堂管事”
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人都是孙悟空的手下。

御马监是什么地方?明朝官员系统里,这是正五品的官职,是有兵权的官员。
御马监是什么样的职位?
明史记载,在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和御马监是值得重视的。沈德符说:司礼今为十二监中第一署,其长与首揆对柄机要。……御马监虽最后设,然所掌乃御厩兵符等项,与兵部相关。近日内臣用事稍关兵柄者,辄改御马衔以出,如督抚之兼司马中丞。
换成现代官职的话,大概比省长略低,比省交通厅要高点,
算是交通部里的重要位置,算是副部级或者正厅级的样子。
可以说,掌控了御马监,就掌握了骑兵系统的命脉。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事实上孙悟空确实也掌管了御马监,手下天马无数。
事实上,一个刚刚被招安的下界猴子,居然坐到了这样的官位,玉帝待猴子何其厚待!!!
这就等于一个无业游民直接坐到了交通部副部长的位置。
一步登天。

但是为何那些人会告诉孙悟空“不入流的小官”? 
为什么孙悟空手下的官员却会那么回答?

原因很简单:那些官员是道家系统的人,他们不想让玉帝用一个强大的心腹手下。
其实大家可以看的到,玉帝虽然说是至尊,但是他能真正动用,能听他的手下,其实很少。
从一开始到最后,真正听玉帝话的,只有托塔天王一系,
四大天王,巨灵神那样的三流神仙。
稍微有点档次的,比如杨戬等,都只是听调不听宣。
其他诸如四方天帝,南极仙翁什么的,包括八仙,都不听玉帝的。
为什么?
因为他们属于“道家体系”,玉帝指挥不了他们。
就好像明朝时候皇帝的圣旨只能算“中旨”,是不算数的,只有盖了内阁大学士印章的才算真正的圣旨。

四大天王听起来很厉害,其实实际上只是守城门的,算是城卫军。
托塔天王顶多算是锦衣卫指挥使。
其手下唯一厉害点的哪咤还不怎么听话。
至于巨灵神……呵呵……基本上就是一傻大个,除了一点力气,什么法力都没。
而真正的军权,都不在他手中。
原文中的神仙里,“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这些神仙,一个帮玉帝的都没。
二十八宿里仅仅下凡了一个奎木狼,就可以拿下八戒沙僧,当时的悟空虽然有放水,但是也居然能打几十个回合,那么整个二十八宿又如何?
所以很可惜,无论孙悟空怎么闹,玉帝能用的人就那么点。
因为天庭真正的权力,掌握在太上老君的手中。

以太上老君的权力,让几个小官说点假话骗下猴子,丝毫难度都没。
所以就这样,孙悟空被骗,和玉帝闹翻。
把一个御马监的大官当成小怪,最后玉帝面子上过不起,不得不出兵。

接下来自然就是打了一场,然后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但是是没有俸禄的。
注意原文,“玉帝道:“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
这其实反而说明,之前的弼马温,是有俸禄的。

而这样一来,事实上玉帝已经死了让孙悟空成为心腹的心。
玉帝知道,自己无法收复孙悟空了,孙悟空本身不愿意是回事,更主要的是,道家文管系统,不允许。
那么,既然无法收复……
就只能利用了。
可不能白被猴子闹一场。

那么,玉帝又是怎么利用猴子的呢?
虽然没有实权,但是玉帝毕竟是玉帝。
玉帝,可不是软柿子。

 

如果你是养鸡场老板,你会请黄鼠狼帮你看鸡么?
如果你是牧羊人,你会请一只狼帮你看羊么?
如果你是养鱼塘的,你会请猫来帮你看鱼么?

正常智商的都不可能。
那么,为什么玉帝会让一只猴子,帮他看蟠桃园?
玉帝傻的么?

玉帝当然不傻,相反,玉帝很聪明。
为什么?

且看下面的几段原文。
(说真的,吴承恩老先生的文笔太NB了,他用非常有趣的文字,将一些很隐晦的东西,分分明明的摆在你面前,只要你用心,你完全可以看出其中的奥秘。)
我摘抄出几段,大家看看其中的妙处何在,等你看懂了,你也就知道玉帝为什么要让一只猴子看守蟠桃园了:
       1
、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
  2、但见那——夭夭灼灼,颗颗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
  3、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4、王母问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 只有 两篮小桃,三篮 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想都是大圣偷吃了。
  5、四健将打扫安歇,叩头礼拜毕,俱道:“大圣在天这百十年,实受何职?”大圣笑道:“我记得才半年光景,怎么就说百十年话?”健将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

不知众位可看出一点奥妙没。

 

说一句题外话,我很讨厌那些自己看不出来,就说“其实谁谁写的时候根本没多想”这样的话。
本人也算是做文学的,出版过,也做过编剧,我这样的三流作家写东西,都会有意无意的写一些影射社会现实,或者反应心中所思的东西,我就不信那些大文学家会简简单单的“为了写故事而写故事”。
如果一个文学作品不能让人有回味的地方,那么只能说明作品档次偏低。
或许有些小学老师矫枉过正,但是真正的经典,必然会有影射有内涵。

好了,旁的话先不说,我这里就解说一下玉帝,蟠桃园和猴子的关系。

上面列举的5个小段我想大家已经看的很明显。
孙悟空再次上天,一共不过一百多天。
前面还没掌管蟠桃园的时间且不说多久,总之掌管蟠桃园的时间大概不超过150天。
按照没2,3天偷一次桃子,大概一共“作案”80次以下。
孙悟空的食量在后面有旁敲侧击过,总之不大,所以他才会嘲笑八戒的饭量。
以一只猴子的饭量来说,孙悟空一次吃桃子不会超过10个,甚至三五个都足够饱。
就算每次都是10个,孙悟空半年也吃的桃子顶多也就800.
3600
桃树,就算孙悟空只吃最后1200颗的,顶多10颗树的桃子就够他半年来的消耗,就算10颗不够,20颗总够了,再怎么,就算孙悟空吃一个丢一个,80颗桃树够不够?80不够100颗呢?
我就不信一棵桃树就只结十个桃子吧。那还谈得上“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么?
按照这样的描写,一棵树怎么也该百来个桃子吧!!!
孙悟空能吃多少个?
我算来算去,孙悟空顶多也就吃了10来颗树上的桃子,10/3600

但是最后呢?
王母问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两篮小桃,三篮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想都是大圣偷吃了。
好一个“都是”。

是啊,大家反正也不会怀疑,猴子嘛,哪有不偷桃的?
既然桃没了,那么肯定是猴子偷的嘛……

这孙悟空太不像话了,玉帝那么信任他,让他看守蟠桃园,他居然把准备给大家的桃子都偷了,何其可恶啊!

 

蟠桃是什么?

在西游记后面有关于金丹,人参果和修炼的描写:
“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你怎么说他的能值甚紧?天下只有此种灵根!”
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些金丹济入,不期道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

事实上,蟠桃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神仙的工资。
蟠桃园,就是国库。

神仙也有档次,修炼也需要资源。
一般的修炼,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
吃蟠桃、人参果、金丹可以缩短修炼时间。
说白了,就是网游里的经验书和等级书。
而玉帝之所以用猴子背黑锅,就是私下捞走了大量经验书和等级书。
那么用来给谁的?
当然是培养自己的班底。

嗯,既然找到了黑锅临时工,那么……接下来就当然是捉拿“元凶”了。
但是道家系统会看不出来么?
自然是看得出来的,以太上的老奸巨猾看不出玉帝那点花花肠子?
既然都看出了你的那点东西,怎么会让你玉帝得意?
然后,在道家系统全部看笑话的时候,忠于玉帝的那点人被猴子灭团了。

然而,玉帝的谋划可不是这么简单。
早就知道你道家靠不住,我也不求你,我让猴子大闹是假,让佛门正式登入这方世界才是最终的目标。

“快去请如来佛祖!”

当当当当!
玉帝真正的后手,佛门系统,正式进入天庭政治圈。

 

回过头来谈谈猴子。
毕竟,我家大圣才是主角啊主角。
很多人都说“喜欢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不喜欢斗战胜佛,因为后者已经臣服了”。
其实他们没看懂。

为什么我这么说?

因为……
齐天大圣孙悟空,
从来,
就没有屈服过!


孙悟空最大的魅力,就是——不平则鸣。
不仅要鸣,还要一棒子打碎所有的不公平。
事实上孙悟空的一生,就是反抗的一生,从一开始,就是在反抗。

他不屈服做一个平凡的猴子,所以他在当时还是一只普通猴子的时候,就敢去跳水帘洞。
他不屈服于命运(猴子短寿的规定),于是从平安安乐的花果山出发,去寻求长生之道。
他不屈服于死亡,于是他闹了地府。
他不屈服于权贵,于是他抢了龙宫。
或许有人觉得猴子抢龙宫有些“不好”,那是他们没看懂吴承恩其中的意味。
其他先不说,我就问“龙宫”代表了什么。
龙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就代表着底层的官员。

原本降雨是龙王应该做的,原文中李世民和魏征的章节就是说的这个。
(就好像让百姓安居乐业是官员应该做的,是本职工作)
但是龙王却把降雨变成了让人们向他屈服朝拜贡献金钱的权力。
(就好像明朝的官员利用权力贪污受贿欺压剥削)
大家注意一下,龙宫是水晶宫啊,是财富的象征,问题是,龙王的地盘是海里,他是怎么拥有那些陆地上的财宝的?
呵呵……这就不言而喻了吧。
所以,抢龙宫谈不上什么太坏的事情,无非就是“劫富济贫”,额,好吧,当时的猴子,还处于劫富济贫的初级阶段,只济了自己……当时的猴子,也还只是顽劣的猴子而已。

闹天宫,亦是为了反抗不公。

我就不信猴子在被玉帝陷害背黑锅后还想不到其中的诀窍,
猴子只是天真,只是没什么政治头脑,但是他不笨。
一个笨蛋怎么可能学会七十二变?
猴子能力一直很了得,不仅能打架,还能统兵,能养马,基本上任何工作丢给猴子,猴子都能做好(你要说偷蟠桃那就不说了,让猴子看管蟠桃和让狐狸看管鸡窝没什么区别。这不能怪猴子,也不能怪狐狸。)
孙悟空之前可有人统一七十二妖洞?
孙悟空之前可有联合七大圣?
事实上其他几个所谓的大圣都是扯淡,牛魔王更是看似豪勇,其实却只是一个帮太上老君做接盘侠养小三的帮闲罢了。
关于罗刹女是太上老君小三,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私生子的说法网上已经很多,我就不在这里复述了。其实大家自己心里分析下也能能猜出。

号称大圣的很多,但是真正敢于和天斗的,其实只有一个孙悟空。

 

很多人说孙悟空被压了500年就屈服了,
事实上有么?

孙悟空保唐僧,不是因为屈服,而是为了报答唐僧。
但是他不是盲从,他无视唐僧的命令打杀山贼就是明证,他不是怕唐僧,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在保护他。孙悟空有自己的思想,他保护唐僧,是恩怨分明,而不是对如来的畏惧。

被唐僧利用信任戴上金箍后,孙悟空怕了么?
他没有。
三打白骨精就是明证。
孙悟空在刚戴上金刚圈的时候似乎是服软,但那只是“好汉不吃眼前亏”,那时候硬来肯定是脑残。
但是孙悟空没有因此而丢掉自己的原则和做人风格。
遇到白骨精,孙悟空还是该打就打。
哪怕第一次打被念咒,第二次打被念咒,第三次遇到妖怪,孙悟空依旧毫不犹豫的一棒子打了上去。
是妖怪,就要打,哪怕唐僧不允许,
哪怕头上有金刚圈,但是猴子心中的“志”是不会变的。

后来的过程中,如果看原文就会很有趣,随着唐僧的脑残,孙悟空开始越来越狡猾,开始出工不出力……
每次求到菩萨那,孙悟空总会时不时加一句“菩萨,师傅不信我,你就把我头上这箍去了。”。

在西游记的结尾,吴承恩更是花费了些许笔墨,点出了孙悟空和其他取经人的不同——

在西行结束,四人都“功成名就”之后:“
长老四众,俱各叩头谢恩。马亦谢恩讫,仍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
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诸佛赞扬如来的大法。
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什么《紧箍咒》扌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列为看官,你们看仔细了,其他人都是谢恩后满足了,他们都从罪犯变成了体制内官员,他们都心满意足,但是猴子呢?
'
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
这一个却字用的好啊。

哪怕是被封斗战胜佛,孙悟空其实也只是在虚与委蛇,自从被设计戴上金箍后,他西行的真正目的,从那时开始到最后,其实只有一个……
都是为了那一个目标——
去掉金箍儿。

唐僧达成成佛目标欣喜不已,八戒满足于净坛使者,沙僧满意回到体制内……

只有猴子,在哪怕有了“斗战胜佛”这样的“官位”后,他在意的却根本不是什么佛位什么金身,他要的只有一件事“去掉我的金箍儿吧”

他要的只有两个字——

  自由!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然后这个世界上,威武不能屈的多见,贫贱不能移的也有许多,唯独“富贵不能淫”的,却是极少。
他老人家也说了,糖衣炮弹是最厉害的。

有多少人能抵挡糖衣炮弹?
有多少人能不被富贵腐蚀?

齐天大圣孙悟空,他就能。

成佛啊,多么辉煌耀眼的光芒啊。
寻常人若是能成'',还会管什么金箍?
别说带上金箍,便是做狗也是心甘情愿。
但是,有一只猴子却不这么认为。
他根本没有迷失在成佛的“事业”中,他在成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取下头上的金箍。

成佛,对猴子来说,为的仅仅只是取下金箍而已……

所以《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不是孙悟空。
因为真正的孙悟空,从来未曾屈服过。
猴子从蹦出石头的那一刻开始,就是自由的,
天生地养,何惧皇权?
猴子不会变成狗,
顶多……假装成一条狗而已……
PS:我喜欢星爷,但是更喜欢西游记原文中的猴哥。)

未完



编者按:今天本来要发的文章不是这篇,但是那篇反复审核不通过,修改几天都没能发出去,今天就准备一段一段的发,看看到底哪里有问题,结果第一段就不通过……也罢,不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悟空坚守弼马温岗位,能不能升职加薪?看他成为大圣后的遭遇
天宫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西游记:之所以小吏们讲弼马温官职没品,其实他们对孙悟空有怨气
西游记阴谋论
孙悟空为何只能给唐僧打工?看懂了你就会知道自己为何当不上领导
史马话西游|有一种智慧叫做若愚——猜不透的玉皇大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