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为称职的父母首先必备的条件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和外界谈论自己的父母。因为我觉得如果要找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只能是两个字—失败。

小时候,我父母的工作非常忙碌,经常把我独自丢在家里。我除了吃饭时间能偶尔看到父母,其余时间我不知道该去何处找他们。父母在童年长时间的空缺,导致我脑海里的人生道理几乎都来源于电视剧和书籍。父母对我而言,像是每天早出晚归带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饭桌上的吃饭钱和偶尔学校老师要求的家长签名是我印象中父母能给我的关爱。

我不知道是否该庆幸自己没有从亲生父母身上学习太多。因为从我懂事开始,我意识到我的父亲只是个喜欢赌博和家暴的恶棍,甚至他还会外遇包养小三。而我的母亲只会软弱地面对父亲,身上脸上总是带着淤青的她却没有选择果断离开。就算父亲已经玷污了婚姻该有的圣洁,舍弃了该承担的家庭责任,可母亲甚至用亲情绑架自己,不断给她自己寻找能继续软弱的借口。

复杂的原生家庭和不称职的父母在我内心里制造了自我困扰的阴影魔障。从小开始,我就妒忌着身边能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的小伙伴,眼红他们称职的父母,有时我甚至会偏激地去疏远他们排斥他们。我以为长大后,我就会改变。没想到,长大后的我不知不觉就变了一个偏执的人,我固执地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父亲,怎么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

忘了在哪本书上看到的话:孩子在童年时得不到所需的情感,长大后就会穷尽一生想去拼命填补那个空缺。即使我嘴上抗拒着成家为父,可是每次在书店路过家庭育儿的书架,或者收听到家庭育儿的广播和电视节目时,我总是会无意识停留片刻,我察觉到自己潜意识里正在不断想要填补那个空缺,而对于病态的我来说,这个空缺就是幸福美满的家庭。


机缘巧合下编辑送了我这本《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内心曾经渴望填补的那个空缺突然有了具体的想象,那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是郑渊洁老师的一家。我捧着看时瞬间让我回到了童年那个眼红偏激的自己,我嫉妒郑渊洁老师的两个孩子,甚至我看完后还不经意流出眼泪,看书时我的心里经常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郑渊洁老师会是那么称职的父亲?

郑渊洁老师的大儿子郑亚旗从小就辍学,18岁的他去外求职还因为学历太低碰壁,被人误认为是残疾。其实,郑亚旗辍学的起因是小学时他被老师骂“吃屎都接不到热乎的”,令郑渊洁老师大为惊骇,于是在郑亚旗小学毕业后就让其退学,郑渊洁老师接回家亲自培养,还为他编撰写了十本教材作为郑家的“私塾”教育之用。在旁人看来非常荒谬的选择,没想到郑渊洁老师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年入1.5亿的CEO,不断为自己所创造的童话故事建立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而现在,我手中的《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也是郑亚旗一手操办的书。

而郑渊洁老师的小女儿郑亚飞则与儿子不同。许多人看到郑式教育的成功,认为郑渊洁老师同样会让女儿辍学回家,去继续接受他个人的教育。没想到郑渊洁老师却听从女儿的意见,他的女儿想要读书,郑渊洁老师就让她读,并为她从小写教育日记,聆听女儿的需求,直到她的女儿以全校最高分的成绩毕业,并被美国六所名牌大学所同时录取,那时,教育日记的字数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字。不得不说郑渊洁老师的教育方针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过人的“学霸女儿”。

反观我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父母,对比起郑渊洁老师的家庭,可谓是极其可笑的另一端。复杂的原生家庭,糟糕的父母,这些都是我不敢去成为父亲的原因,甚至我一度认为就算我成家为父了,一定也会像自己的原生家庭一样重蹈覆辙。


可在我看完了《郑渊洁家庭教育课》后,我发现我错了。原来一直是自己在妄自菲薄。因为,这本书里的内容根本不是告诉读者该如何去教育,去培养一些出色的儿女,而是告诉我们该如何成为称职的父母。

引用郑渊洁老师的书中一段话——“我们知道,办任何事都需要资质。比如会计要考会计证,开车要考驾驶证,律师要考律师证。唯独当爸爸妈妈不需要考试以获得一个证书,证明有教育孩子的资质。”

父母是神圣的身份,可是成为父母却不需要应试和过多的社会门槛。虽然不代表我们能随意成为父母,但也证明了我们没有丧失成为父母的资格。人在成长的路上,某些抉择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就走进成为父母的道路。许多人成为父母前都会感觉恐慌,甚至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成为好的父母。

郑渊洁老师在书中说道:称职的父母不该是以管理形式去约束自己的家庭和儿女,而是以自身做示范,去引导自己的儿女。而郑渊洁老师自始至终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称职的父亲,所以他才敢把小学毕业的郑亚旗接回家教育,也放心让自己的女儿郑亚飞去上学追寻自己的梦。

我认为成为称职的父母首先必备的条件就是信心。不是说我们想让自己的儿女优秀,那儿女就该成为优秀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只有当父母合格了,孩子才能优秀。我们想让自己的儿女去成为怎样的人,那么我们就该成为怎样的父母。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心成为称职的父母,那么他的儿女怎么可能有信心成为称职的儿女呢?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资格去成为父母。或许我们过去的原生家庭有着各种不幸与悲哀,可我们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啊。或许我们的未来有着经济和时间的束缚,可成为好的父母不该被这些条件所束缚。

郑渊洁老师的幸福家庭或许很难复制,但《郑渊洁家庭教育课》有很多观点和经验都适合每一个“上岗”的父母去借鉴。这本书可谓是集结了郑家三代人的教育心血,分为40课分别以各种观点和趣事记述了我们该如何去成为称职的父母,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书。虽然一本书并不能彻底解决我们该如何成为称职父母的事,尤其我们都明白成为称职的父母的路是很长很远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去确信自己会成为称职的父母,那么永远都不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奇心,是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郑渊洁的家庭教育课:在外和颜悦色在家声色俱厉,孩子会怎么样?
郑渊洁的家庭教育课
走您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读《郑渊洁家庭教育课》有感
浅谈“包办代替的危害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小翻书党|郑渊洁家庭教育课: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