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业到底有多重要?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根本因素是什么?(一)

发了几篇博文,很多网友或评论或私信我,有的觉得球球之所以目前看上去学习不错,主要还是因为智商遗传,因为我本人还算是成绩不错,16岁作为全省仅有的2名中学生代表之一,飞去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江胡的接见合影有人觉得我之所以敢这么放手给自由,是因为我钱有底气,一般穷人是不敢这样的(单亲妈妈独自供房育儿的压力了解一下);还有人说,现在说是小天才还为时过早,哼,等个十年八年的,再来下定论吧。

我向来反对以成绩高低论英雄。“高分低能”以前是个很火的词好吗?我自己一路走下来,真心觉得,成绩好坏,真的真的,不算个啥。你看我当年学霸北大毕业如今不也过得一团糟吗?让孩子学习好,也从来不是我的育儿目标。讲真,孩子写不写作业,上不上学,在我心里,真不是个事儿!——我太清楚学习好是怎么回事儿了!

很多父母,之所以盯着孩子写作业,觉得孩子做事磨蹭,每晚为孩子的作业“河东狮吼”,担忧孩子不爱上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自身没有“学习好”的体验,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学习好,以为按时写作业按时上学才能学习好呢!今天就写写,以我个人的学习经历和有限认知,写作业在孩子的学习中到底是个什么存在?决定孩子成绩好坏的根本因素到底是什么?

声明:我不是神童,也不是什么奥赛金牌得主,更不是什么最强大脑里的记忆冠军。我,就是一个中国落后西部普通人家的大众智商的孩子,一个在公立教育中从小让父母省心别人家的孩子。我不仅学习好,我还兴趣广泛,书法(全国四段段位)绘画(我自己觉得超美哈哈)声乐(不止一个人跟我说我可以去酒吧驻唱)舞蹈(回头录一段视频你们就知道我没吹牛)演讲朗诵(只要我参赛没有不获奖的,获北大诗歌朗诵比赛一等奖)主持(中读书时大大小小的文艺晚会都是我主持)班长学生会主席。

我没那么自恋,都这把年纪了还把读书时的这些边边角角的特长奖项拿出来说事儿。说这些,是想说,学习好真没那么痛苦,不用那么费劲,一样可以边玩边学全面发展。真的。诸位看那些真正的学霸,你观察一下那些真正牛逼的人,哪个不是个人生活丰富多彩的。这说明,在“根儿”上搞对了,学啥都快,无师自通。连带我多年的老领导都评价我:学习能力特别强!啥东西拿过来钻研一番,很快就搞明白了。——后来听了李雪的课,当李雪说到她有一种“快速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时,我瞬间就get到,她说的是什么——就是我自己的这种体验。李雪说,她有一种能力,什么东西拿过来,翻翻看看,很快就能琢磨透,她这么说的时候,我特别有共鸣,心说哈哈我也有这种能力。

当然我在多年学习历程中有我自身的短板,比如我反应慢,对纯数据没感觉。我仅以我个人真实却有限的经历来说说,学习好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怎么样才能轻松地学习好?学习好是一种什么感觉?影响学习成绩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本文不探讨学习成绩好坏对一个人一生的意义啊影响啥的,学习成绩在人一生中到底重不重要啊之类的,不探讨啊)

先说核心观点——我认为,影响一个人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好坏的根本因素是:

一个人天然的、感知、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是的,就是李雪说的“直接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和全情投入灌注的专注能力。说白了就是get事物规律精髓的能力和投入的深度。

啥?说这么玄乎?到底是啥能力嘛?

唉,我也描述不清楚。大约是一种安然放松敞开内心感知客观世界的能力吧。投入地、无我地感知事物运动的速度、感知室外的温度、感知客观世界的粗糙光滑、感知物品的尖锐、感受对方的情绪能量、感受口中的酸甜苦辣、感受自身身体的协调性、感受手脚的力量,等等等等。并且这个探索和感知过程,不被干扰。主体能够全然的、专注的、心无旁骛而又持续的投入感受客观世界。

你们知道吗?我读书的时候有一种能力,就是如果我不抬头看老师看黑板,我要是低头看试卷课本,我只听老师说话,我就知道他是低头在说,还是面对黑板,还是看着同学们,或者看向窗外。我完全知道他面朝哪里,因为我上课时太专注太投入了,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老师发出的声音方向不一样。

我高三的时候,带我们的英语老师请假了两周,换了个别的年级的老师。她走进课堂大约5分钟吧,觉得大家比较吵不安静,就停下说了下专注是学习的基础,然后她说:你们别不信,我不认识你们这里面任何一个人,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知道你们谁成绩好。然后她指向了我:第四排靠墙的那个女生,来,你站起来,我不认识你,你告诉大家你上个月模考的大排名是第几?我说我排第一。然后这个老师说:我就知道我不会看错。从我进这个教室,我就能感觉到,从靠墙那个位置看过来的专注的眼睛,那是整个身心都完全投入跟着我走的状态,每一个细胞都在跟我同频,我一进来就捕捉到了。

我要说的,就是这种专注、这种投入,这种把全身心所有的能量都贯注到学习本身上的状态。甚至,太投入了,已经没有了学习的人,只有学习本身。这样的投入,如果再配上童年固有的天然的敞开和敏感地感知世界的能力,怎么可能掌握不了那些个科目的学习?

稍微先总结一下,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感知事物本质的敏感性敞开性,二是探索感知本身的专注能力。合在一起,就是感知事物本质的链接能力,因为这种链接,既需要敞开和敏感,又需要投入和专注。但总之就是这一个事儿。

这种能力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一种全然投入、无我的感觉。在那一刻,我头脑清晰、通体流畅,全身通达,我觉得自己是中空的,或者说我根本不存在,我完全地,和那个被探索的客体附着在了一起;阅读时,仿佛与百年前的作者在隔空对话;做题时,边读题脑子就边进入那个场景;看课本时,一路顺畅,眼里心里都是课本描述的情境;听课时,仿佛与老师是一体的。。。就是头脑清明、专注无我,整个人都与客体缠绕在一起。

现在再来说说作业和上学,以及怎么样保护(我不说培养或教育)孩子这种天然的链接事物本质的投入能力。

——哎呀,要不明天吧,感觉要去再看看我的购物车了。能原谅我吗?明天再说吧。本来觉得一篇文章可以说完,但写着写着,就感觉一篇说不透,还有好多话呢。明天再来吧,怎样?

你们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我也想知道大家对我这个观点怎么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结束,各地陆续出分了,问朋友孩子分数好不好?
看高考中的631规律
学习成绩好坏在于学习习惯不同
孩子是否有自学能力,决定了学习成绩好坏,自学能力未来也很关键
不懂唤醒孩子的内力,你累成狗也是徒劳!
孩子不愿做作业,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