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教师的说话



  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一直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也一直是好教师的标准。在许多人的眼里,教师是靠嘴巴吃饭的。如果有一天,教师不说话了,估计也就下岗了。如果站在讲台上,不说话或者少说话,教师会感到日子不好过,会感到很不习惯,似乎少了什么。

  现实中,许多教师苦练“脱口秀”,上课时说得头头是道,结果却弄得学生听得头头是“倒”,这是为何呢?细细分析,问题出在以下“语病”:

  一是“脱口秀”常常说得太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说得快,我们首先能够想到的好处是可以节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然而,教师说得快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学生来不及听、来不及想、来不及记。

  反过来,在教学中,教师说得慢又会怎样呢?其实,教师慢慢说并不会减慢课堂教学进程,很多情况下反而能加快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因为说快了,学生没听清,教师不得不重复再说,反而浪费时间。而慢言正好踏着学生的思维节奏,说一遍足矣。

  我曾经听到这样两节课,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设计,只是上课教师的性子不同。第一位教师,快人快语,结果课上得气喘吁吁;第二位教师,慢条斯理,结果课却上得优哉游哉。开始我还担心第二位教师,这样的慢性子来得及完成教学任务么?结果,时间尚且有余,担心纯属多余。

  二是“脱口秀”常常说得太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说得多,很容易让教学成为一言堂。首先,说得多就可能说得快,让学生来不及反应;其次,说得多可能就说得繁,夹杂着许多废话,对此,学生还得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增加了学习负担;再次,说得多可能就说得细,常常代替学生思考,使教学成为灌输。

  在教学中,言不在多。很多情况下,教师说十句顶不上只说一句的功效,因为边际效应递减告诉我们,多说无益,教师说得越多,学生越会产生不想听的心理抑制,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产生厌倦乃至厌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少说话,把时间留给学生去说、去想、去做。有时教师不说话,反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当学生开小差的时候,有时教师用语言提醒不如突然不说话更能引起他的警觉,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是“脱口秀”常常说得太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说得急,许多话语缺少深思熟虑,很容易导致说不全、说不对、说不好。另外,在遇到学生出现的思维问题或者思想问题时,想当然,急于下结论、出措施,不去细查和深究其中的原因。特别在面对自己没有预设到的学生生成的时候,一时情急,处理不当,就可能脱口说出一些让学生不解、误解的话,甚至说出一些让学生伤心的话。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三思而后言。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什么对象说什么话,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有讲究,都要推敲。特别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尤需注意自己的用语。例如有一位普通的学生有一次回答出了一位教师的普通问题,教师心里高兴,不假思索脱口表扬了一下“你真聪明!”,结果这位学生并没兴奋,反而很气愤,认为教师在敷衍他或者在讽刺他。所以,教师要慎言,不能随口一说甚至随口一夸,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四是“脱口秀”常常说得太直。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说得急,结果就可能导致教师耐不住心也狠不下心让学生自己花时间去尝试、去摸索,具体表现在藏不住话、放不了手,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学习的线路或者提供学生学习的工具,让学生能够以最短的学习路程和最快的学习时间到达知识的终点。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在引导学生利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许多教师都直接告诉学生“沿着高剪”的操作入口。如此明说,让教学跳过了“为什么要沿着高剪”这一关键问题和“怎样让学生想到沿着高剪”这一关键步骤,虽然可以节省探究时间,却也降低了探究难度,让探究活动变得不完整、不真实。

  五是“脱口秀”常常说得太死。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说得急,结果就可能导致教师不去也不能细加琢磨说法,造成不顾实际情况,简单、机械地沿用习惯的语言套路,结果让学生听不懂、答不对。

  例如一位数学教师教学《分类统计》一课,在对例题按“运动项目”和“动物种类”分类的两张统计表进行比较时,习惯性地问了一句:“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其实,这两张统计表显而易见的是不同点,所以应该先让学生比较,然后再比较其中的“合计”栏目这一细小的相同点。也就是此处教师应该改变语序,把问题改成“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又如一位数学教师教学《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一课,在学生分别采用顺向思考和逆向思考解决问题的两道练习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两题进行比较时,同样脱口而出“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结果学生对它们的相同点感到茫然。其实,教师在这里把问题改成“什么情况下顺着想?什么情况下倒过来想?”更有针对性。

  六是“脱口秀”常常说得太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说得美,主要表现在一味追求语言优美,尤其在公开课上。教师的语言首先力求没有疙瘩、没有废话,然后力求语词和语调的优美。站在会课比赛的讲台上,教师为了能够秀出自己,对说话的要求会更高,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会精心设计,不能有一点错误,不能有一丝松动。另外,说得美还表现在教师喜欢说好话,例如上面所述的那样,不管学生是否真的聪明,只要学生表现有一点好,就奉上“你真聪明”的美言。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知道,教师的讲课不是讲演,教师的表白不是表演,很多情况下,教学语言是“平常”的,并不需要特别华美的字词和煽情的语句,教学应该更多地依靠知识本身的美丽去吸引学生。曾经听一位形象特别优美、语言也特别优美的语文教师的公开课,尽管整节课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但只要听课教师头脑清楚,就不难发现优美的背后是学生丧失了说话的权利,这样的课只是教师一个人“脱口秀”的表演课,展示的只是教师个人的风采。

  我们还应该知道,很多情况下,教学语言是“正常”的,教师多说一个字、一句话甚至说错一个字、一句话,都是人之常情,难以避免,我们不能苛求教师,更不能因此而批评教师不会说话。因为教师不是金口,一旦说出了口就不能更改。只要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有哪个学生会因为教师说错了话而笑话教师,并且学习因此走入误区?

  七是“脱口秀”常常说得太响。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会拉大嗓门,这是为了让学生都能听到并听清自己说的话。一节课下来,教师说得喉咙发痛、声音发哑,但奇怪的是,仍然有学生没听进去。其实,教师说得响未必学生就一定听得进。物极必反,许多情况下,教师的轻声慢语、柔声少语反而能够让学生竖耳静听、竖耳细听,那种声嘶力竭、震耳欲聋的声音反而会让学生紧张、恐惧、压抑和排斥。

  综上所述,讲课不是讲演,讲台不是舞台。教学不需要教师“脱口秀”,学生不欢迎教师“脱口秀”。教师的口才并不是表现在自己“好说话”、“说好话”和“说话好”上,而是表现在能够说得学生肯说、敢说、想说、会说,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脱口秀”。

本文载于《精品》2017年12月

校长传媒机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教学习惯)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中)
教师的天职是上好每一堂课
浅谈教师体态语言在思品课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读《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摘记之二
语言交流基本功(四):使用无声语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