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往左!往左!”

“不对不对,往右!往右!”

“前面的船,让开!让开!”

虹桥上,行人如梭,热闹非凡,但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眼看就要发生。一艘商船正要从桥下穿过,船的桅杆似乎没来的及放下,船身因逆水而行横了过来,眼看就要与桥梁重重的撞上。

“快把桅杆放倒!”

“接住绳子!”

桥上的行人都跑过来观看,有些性急的找来绳子抛向大船,有的更是跃过桥的栏杆,想跳到大船上去帮忙。顷刻间,桥上和船上的人乱作一团。

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在《清明上河图》中的一幕。这一幕发生在汴水河上的虹桥,是整个画作的视觉中心和情节的高潮部分。

我们不去管这条船有没有成功的从桥下通过,先来看看这座“虹桥”的玄机。

“虹桥”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明朝李东阳的跋诗“虹桥影落浪花里”一句。这座桥梁全部是木结构,单拱横跨汴河,桥身并没有柱子支撑,使通过的船只免去撞柱的危险。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技术革新,挽救了无数通过汴河的商船,间接支持了北宋的GDP。

虹桥的结构在技术上称为叠梁拱。由五排粗大的巨木组成骨架,两端固定在横木上,五排拱骨相互搭叠,组成叠梁拱。

五排拱骨与横拱间用榫卯、铆钉、捆扎的方法固定,行人和桥身的重量通过层叠的拱骨向桥两侧分散传递,使虹桥既坚固又美丽。在桥下的河岸边沿,仅有四根木柱支撑桥梁,可是这四根柱子是绝不会使船只撞上的。

在北宋后期赵伯驹的画作《江山秋色图》中,也有一处桥梁是这种叠梁拱的结构,只是比虹桥的规模要小的多。

北宋灭亡三百多年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不世出的奇人也画了一座叠梁拱桥。就是不知道这位达爷有没有在《清明上河图》中得到点儿灵感。

虹桥在整幅《清明上河图》中处于中心的位置,也是一个明显的标志性建筑。而另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就是画中的城门

从这座城门杂木丛生的状态看,应该是一座内城城门,不需要承担抵御外敌的任务。城楼修的还是蛮威武的,顶部是单檐五脊顶,清代称为庑殿顶,是屋顶类型的最高级别,并设有脊兽、戗兽,正脊上设有鸱吻。

在城门洞的形式上,《清明上河图》中用了一种叫做“排叉柱”的做法。

排叉柱是立在城门洞内两侧的柱子,用于支撑木质的城门洞过梁,这是记载在宋代建筑宝典《营造法式》中的城门标准做法。

如果你仔细看,可以发现这个城门楼上只有一个人靠在栏杆上往下张望,并没有其他士兵在把守,而且城门楼里出现了一面鼓。所以后来也有学者说这个建筑不是城门,而是鼓楼。

当我在故宫博物院的武英殿里,看到画中城门上这仅有的一个人时,忽然觉得是我自己站在了这北宋汴梁城的城楼上,望着脚下的城郭市集,人流穿梭,一队队的商人、小贩,有的挑着担子,有的赶着骆驼队,匆匆而过,走向时间的另一面。

就像画在城楼上一排排的斗拱一样真实。

整幅《清明上河图》中有很多建筑都用了斗拱,其中城门楼上的斗拱规格最高,形制最复杂。屋顶下的斗拱形制在建筑上称为“七铺作双杪(miǎo)双下昂”,最上一层横拱不伸出耍头。

格扇门窗下面的一圈回廊称为平坐,一般供登临眺望用。在平坐下方也有一圈斗拱

平坐下斗拱是六铺作,比檐下斗拱少一杪。张大师竟然是严格按照《营造法式》的作法画的。

《营造法式》记载:“造平坐之制,其铺作减上屋一跳或三跳。”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虹桥旁边,有一种十分特别的建筑,像哥特教堂的尖顶一样,冲天而立。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这个建筑就是在北宋非常流行的一种店面装饰形式,叫作:彩楼欢门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北宋当时的酒店和大的商铺,门前都要用木杆捆扎成阁楼形状,规模大的还要分出“上檐”、“平坐”、“屋面”等部分。

彩楼欢门又称为“绞缚楼子”,在没有城管的北宋,大的商铺门前必定要搭一个以壮气势,还要在上面挂上无数绸缎、彩花甚至成片的猪羊。

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彩楼欢门的商铺不只这一处。下面我列出了几个不同规模的彩楼欢门,你知道在画中的哪个地方吗?

在《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用他高超的绘画功力为我们展示了无数间民房、店铺、酒家组成的城中景色。下面我们来看看在民居中还有哪些玄机。

在民居中,最能代表建筑特点的就是建筑的屋顶了,屋顶的形制和作法也代表了这个建筑的等级和重要性。但北宋时期还没有发展成明清时期那种变态的等级制度,一些高级别的作法比如歇山顶屋顶脊兽还是会出现在民居中。

上面这张图是画中“孙羊正店”酒楼的二楼屋顶,正脊、垂脊、戗脊、鸱吻、脊兽、博风板、悬鱼、惹草一应俱全,不愧是画中最气派的五星级大酒楼。

哦对了,顺便普及一下,看到上面画圈的地方吗,这是红色的栀子灯。在宋朝,如果酒店门口挂着这种灯,那就说明这个酒店里还提供一种特殊的服务...什么服务?恩,你懂的...

其他的一些民房大多数是没有装饰的清水脊,有的开有气窗,有的在转角建成十字脊顶,这里就不多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中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今天只是简单的挑了几个有特点的地方跟大家聊聊,有时间咱再继续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桥虹卧汴河渠,廊亭玉柱过雕轩——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建筑
中国古代城市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处处有惊喜——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北方筑墙城市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
“南楼北塔”耀三晋
中国古典建筑术语词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